看文史

看文史 Wed, 07/26/2017 - 23:44

“狗咬吕洞宾”的 来历

“狗咬吕洞宾”的 来历 Thu, 07/27/2017 - 00:26
文 / 晓均
 
吕洞宾,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生于蒲州永乐县,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有一个歇后语“狗咬吕洞宾”常常被人所引用,用来比喻受人恩惠者却不识好坏,不分好歹的意思。这个歇后语从何而来已不可考,大家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倒是饶富兴味,引述如下:
 
吕洞宾三阻新婚夜
 
吕洞宾年轻时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便对吕洞宾说:“我想把愚妹许配给苟杳,你看如何?”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动了心,就对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慧,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愣,但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
 
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
 
苟杳好不容易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前三夜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俩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苟杳回敬金棺材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一晃八年过去,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了,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
 
吕洞宾和家人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家人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突然看到吕洞宾出现,惊恐万状。
 
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这才知道是苟杳为了他当年新婚夜的捉弄,所耍出来的报复手段。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和“狗咬”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Thu, 07/27/2017 - 00:24
文/曾允盈
 
《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故事也很精彩,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场军事战役──桂陵之战。
 
桂陵是今天的河南长垣,“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军事专家孙膑,对兵学有兴趣的人应该对他不陌生。其实,这个流传后世的英雄人物生卒年不详,孙膑也不是他的本名,只知道他是撰写《孙子兵法》的孙武的后代。
 
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形象里,孙膑和庞涓的斗智最常被着墨。孙膑和庞涓同样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因为才能远不及孙膑所以心怀妒嫉,他当上魏国大将军之后,召孙膑到魏国,设下阴谋,对他施以“膑刑”,也就是砍断他膝盖以下的双足,并以墨染刺他的面额,还将他关押起来,简直惨无人道。

孙膑的画像(维基百科)
孙膑的画像(维基百科)

 
后来一名齐国的使者暗中会见孙膑,偷偷将他救出来,偷渡到齐国为齐王效力。
 
“围魏救赵”的故事就发生在庞涓还不知道孙膑到了齐国的时候。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庞涓所在的魏国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慌忙向齐国求救。
 
此时孙膑献出计策,认为直接派兵增援恐怕两败俱伤,因为魏军攻打赵国,精兵锐卒势必倾巢而出,国内就会只剩下老弱残兵。他建议田忌“击其虚处”,只要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魏国被掐住了要处,必然会回兵自救。这就是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策略。
 
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果然魏军知道大梁被围之后,慌忙回师。此时田忌将人马埋伏在桂陵地面,魏军回师途中就和齐军碰上了。两军交战了几十回合,齐军先是假装战败而走,魏军不敢穷追。庞涓来到之后发现齐军战败前锋却没有追上前,于是率兵匆匆追赶。
 
追行三十里后,突然看到前方齐军摆出阵势,庞涓一看,竟然是死对头孙膑的阵法。他心想,田忌如何懂得摆此阵?莫非孙膑去了齐国?
 
此时田忌出声,问庞涓认不认识这个阵法?庞涓说道:“我乃鬼谷子门徒,兵书阵法,安得不晓,你在何处窃取一二,转来问我,岂不羞乎?”
 
“你既识此阵,能攻我此阵否?”庞涓被田忌激怒,于是催马入阵。没想到刚入阵中,看到八方旗色不停转换,到底哪一个是生门,哪一个是死门根本认不出,庞涓总是杀不出去。正在汗流浃背之时,忽然看到四下呐喊,八方竖起旌旗,写着“军师孙”的字样,庞涓这才大惊原来孙膑正在齐国,大叹:“我中计矣!”庞涓最后落到在树下自刎的下场,也不免让人感叹,实在是妒嫉心害了自己。
 
桂陵之战虽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但确实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
 
“围魏救赵”的原文是:“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与其正面攻打强大集中的敌人,不如退到敌人虚弱的后方攻其不备。孙膑不与庞涓正面冲突,选择智取,最后更两次击败魏国,帮助齐国成就霸业。


 

京剧知识浅谈(2)

京剧知识浅谈(2) Wed, 07/26/2017 - 23:46

清朝沈容圃的人物画《同光名伶十三绝》(公有领域/维基百科)
清朝沈容圃的人物画《同光名伶十三绝》(公有领域/维基百科)

文/园丁

(二)京剧的兴衰
 
上次谈了京剧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背景,这次讲京剧的兴衰,也就是京剧的发展历史。京剧历史包括形成阶段在内跨越200年。京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几个阶段。 
 
1、成熟阶段(1880~1917年) 
 
从光绪六年到民国六年,这37年间京剧日益发展成熟。 
 
1880年京剧的创始艺术家程长庚去世。他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是当时梨园的领袖人物。但是在这年也诞生了王瑶卿(1880~1954),他后来成为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和教育家。人称他为“桃李三千众”。京剧成熟时期正是清末民初,也就是跨越了光绪、宣统(溥仪)和袁世凯在位期间。 
 
京剧成熟表现在它的戏剧语言采用北京语音,演出剧目已经规范化,表演艺术也程式化,并且在这时期名演员层出不断。 
 
京剧到它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剧种时,它的戏剧语言,从念白到唱腔的音韵已经规范化了。并且讲究四声、十三辙、尖团字。 
 
在表演方面,昆曲和其它地方戏,扮演戏剧人物的演员分为生、旦、净、丑几个行当。到京剧形成以后,演员的分工更细,如生行分为老生、小生、唱工生、做工生、翎子生、扇子生、穷生等。旦角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净行分为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分为文丑、武丑、蓑衣丑等。 
 
京剧的成熟还表现在演员服装和化妆也已经规范化。比如不同戏剧人物的穿戴不同。蟒、帔(pei)、靠、褶(zhe)、衣、靴、盔等都不能乱穿乱戴。比如帝王穿蟒,蟒袍又分为男蟒、女蟒,按花色分也有好几种蟒袍,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戏剧人物穿不同的蟒袍。 
 
又比如褶子,也就是袍子,文小生穿花褶子,穷小生穿素花褶子,武将穿武生褶,儒将穿武小生褶。 
 
头上戴的分为冠、盔、巾、盔头、帽多种。龙冠只能帝王戴,皇后妃子戴龙凤冠,太后戴老旦凤冠。将帅戴帅盔,武将戴倒缨冠,官员戴纱帽,江湖侠客戴罗帕等等。 
 
京剧艺术形成流派也是京剧成熟的标志,上次我提到《同光十三绝》,就是在道光年间就已经出名的十三位名优。这十三个人是:郝蓝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到清末又出了老生前三杰,即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位老生名演员。 
 
程长庚是徽班出身,他在艺术上融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在道光年间他是三庆班班主,他的代表剧目有《文昭关》、《群英会》、《捉放曹》、《战长沙》、《华容道》等。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都受其教益,在其后成名。程长庚卒于光绪五年,享年69岁。 
 
余三胜是道光年间春台班的台柱子,同治年间转入广和成。他精文墨,善口才,京剧中的花腔,反二黄就是他首创。余三胜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击鼓骂曹》、《乌盆记》等,他卒于同治五年,享年60岁。 
 
张二奎擅长演帝王戏(王帽戏),扮相庄严,唱工独具,他用北京音演唱。他的代表剧目有《打金枝》、《金水桥》、《大登殿》等,他卒于同治三年,享年50岁。 


谭鑫培《定军山》剧照(维基百科)
谭鑫培《定军山》剧照(维基百科)

 
2、鼎盛阶段(1917~1937年)
 
在老生前三杰之后,一脉相承又出了老生后三杰,即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 
 
孙菊仙(生平1841~1931年),他师从程长庚,票友出身,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四进士》、《逍遥津》、《完璧归赵》等。马连良是他的弟子,此外,尚小云、冯广和等也曾拜他为师。 
 
谭鑫培(生平1847~1917年),在三庆班时被程长庚收为义子,得到程的亲授技艺,除此之外他擅长吸收别人的长处,他的唱腔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等唱法之大成。并吸收青衣、花脸、昆腔、梆子、大鼓等音调创立了谭派。他在光绪年间,进宫演戏得到慈禧赏识,清末他已经名扬全国,其代表剧目有《空城计》、《李陵碑》、《击鼓骂曹》、《定军山》、《战太平》、《武家坡》、《四郎探母》、《洪洋洞》、《捉放曹》、《打渔杀家》等。后人学谭派事业有成者有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汪笑侬、周信芳等。 
 
汪桂芬(生平1860年~1906年),曾为程长庚操琴,光绪六年搭春台班唱戏,晚年信佛。他的唱腔深得观众喜爱,称他是“长庚再世”。他的代表戏有《文昭关》、《天水关》等,他的弟子是王凤卿。 
 
清末,除了老生行外,王瑶卿在旦行异军突起。王瑶卿多才多艺,戏路广,旦角各行无一不通。慈禧指定他进宫演戏,常与谭鑫培合演,人称“双壁”,意思是他俩演戏珠联璧合,配合默契。他的代表戏有《十三妹》等。他的传人有荣碟仙、朱碧云、朱琴心等,后来成名的四大名旦均得到他的授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喜连成科班在北京成立,后来改名为富连成。总教习为肖长华。民国期间许多京剧人才,如候喜瑞、裘盛戎、袁世海、毛世来等都是这个科班的学生。以前的戏院不准妇女看戏。到民国初期,允许妇女看戏了,观众增多,戏园子的生意也兴隆起来。这个时期四大名旦登台,创造了各自流派。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梅兰芳(生平1894~1961年),出身梨园世家,其祖父梅巧玲是名旦。其父工京昆旦行。梅兰芳早年丧父,他伯父梅雨田把他抚养成大,梅雨田是谭鑫培的琴师。梅兰芳10岁登台演戏,后来他得到王凤卿指导,在上海演穆桂英一举成名。在京剧兴盛时期,他还到日本、俄国、美国演出。他的代表戏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贵妃醉酒》、《洛神》、《打渔杀家》等。 

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
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

 
程砚秋(生平1904~1958年),满族,生于北京,曾拜梅兰芳为师,1932年创程派。代表剧目有《武家坡》、《玉堂春》、《汾河湾》、《游龙戏凤》等。其弟子有新艳秋、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等。 
 
尚小云(生平1900~1976年),北京人,幼年入三乐班,师从孙怡云,出科后,与杨小楼、王瑶卿、余叔岩、马连良等同台演戏。他的代表剧目有《祭江》、《祭塔》、《三娘教子》、《二进宫》等。他很重视培养人才,在北京办荣春社。最盛时学生有400多。为办学筹措经费,变卖房产在所不惜,被梨园行传为佳话。尚派继承人有徐荣奎、李肃春、尚长麟、关喜莲等。 
 
荀慧生(生平1900~1965年),河北人,七岁学梆子,1910年进京,搭正乐班学京剧,师从陈德霖、王瑶卿。1928年入正群戏班,与梅兰芳合作专演京剧,先后与杨小楼、余叔岩、王瑶卿等合作,攻青衣正工,名声大振。他的代表戏有《红娘》、《金玉奴》、《荀灌娘》、《钗头凤》等。他的弟子有童芷苓、关素秋、刘长瑜、宋长荣等。 
 
京剧传入上海的时间是在同治年间,到光绪年间京剧就已经在上海扎根。辛亥革命后海派形成,主要演员有汪笑侬、王鸿寿、欧阳予倩、麒麟童(周信芳)等。 
 
清末民初京剧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在天津,有名老生演员有孙菊仙、纪玉良,旦角有童芷苓、于庆云。武汉地理位置居中,辛亥革命以后南北都有京剧团到此演出。如北方演员孙菊仙、陈德霖、杨小楼、程砚秋、盖叫天、俞振庭、龚云甫、余叔岩、马连良等都到过武汉演出;上海的演员刘永春、王鸿寿、汪笑侬、麒麟童等也到武汉演出。梅兰芳也曾多次到武汉演出。 
 
1914年青红帮主杜月笙为他家祠堂落成,举行盛大堂会,邀请全国名优演出,四大名旦及杨小楼等都到上海。仅《龙凤呈祥》一戏的演员阵容就有梅兰芳、马连良、杨小楼、谭小培、高庆奎、龚云甫、金少山、肖长华等。 
 
在民国以后,京剧演员还到河南、南京、福建、台湾巡演。1931年梅兰芳到国外演出;1933年程砚秋到欧洲考察。鼎盛阶段的又一标志是注重京剧人才培养。各地相继建立了戏校。 
 
1919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南通伶工学校。请梅兰芳任名誉校长,欧阳予靖任教导主任,学生一切费用由校方承担,有别于以往的科班,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学生除了学戏以外,还学习文化课,学制三年。 
 
1930年在北京开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是焦菊隐,学制六年,开办10年,学生达200多。该校学生后来成名的有宋德珠、李和曾、王和霖、周和桐、王金璐、李玉茹、候玉兰、高玉倩等。 
 
在山东济南赵太华创办了山东省实验剧院,在这里学习过的有马军介(袁水拍)、崔嵬等人。京剧的繁荣除了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精益求精以外,剧作家编写好的剧本功不可没。例如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欧阳予靖、翁偶虹等都是有名的剧作家。京剧剧本不同于话剧剧本,剧作家要有较深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造诣,文字功底深,并且精通京剧规范程序,懂得京剧文武场音乐,掌握演员特点等,才能写出好的京剧本。  

(未完待续)


 

仲由负米

仲由负米 Thu, 07/27/2017 - 00:25
周朝春秋时候有一位鲁国人,姓仲,名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非常孝敬父母。小时候和父母过着简单而贫穷的生活,他们几乎每天吃的都是一般的野菜。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仲由不计劳苦,不管是严冬寒风刺骨,还是炎炎夏日,必须要走到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他奉养双亲,一年又一年,如此的艰辛,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就到南方游历,到了楚国时,楚王非常敬慕他的学问和人品,就聘请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每次他出外时,跟随他的车马有一百多辆。所吃的饭菜很丰盛,家中积存的米粮丰富,享用不尽。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如今自己有能力让父母享福,但父母却已不在人世了,不禁长叹道:“现在虽然富贵了,就是想过以前那种吃野菜,为父母到百里之外背米回来的生活,也无法办到了。这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孔子知道了就说:“仲由奉侍和孝顺父母,可以说是生前尽了力,死后也尽到追思了。”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徒留遗憾。


 

陈世美是负心汉? 千古骂名太冤了!

陈世美是负心汉? 千古骂名太冤了! Thu, 07/27/2017 - 00:22
颐和园长廊彩绘——秦香莲(Shizhao/维基百科)
颐和园长廊彩绘——秦香莲(Shizhao/维基百科)


文/看中国网
 
看过《秦香莲》或《铡美案》的人,无不对那个喜新厌旧的驸马陈世美切齿痛骂,以致后来“陈世美”三字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但凡某人发达后抛弃糟糠,就会被骂作“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陈世美?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陈世美的真实身份
 
戏剧《秦香莲》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而在中国古代,只有明朝和清初,湖北湖南才被称为湖广行省。宋代则把省级区划称为“路”,湖北叫荆湖北路,湖南叫荆湖南路。既然陈世美自称是湖广人氏,也就说明他所处的年代在明清之际,而不可能是包公生活的北宋。据均州(现丹江口市)地方志记载,清朝本地确实有陈世美这么一个人,他的原名叫陈年谷,出身于仕官之家,顺治八年(1651年)中进士,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得到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至于秦香莲,原名秦馨莲,是陈世美的第二个妻子,两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从未遭陈世美抛弃。如此他何以背负“嫌贫爱富、杀妻灭子”的恶名呢?
 
恶名来自他人诽谤
 
陈世美升任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后,很多同乡故人来投,意图捞个一官半职。陈世美虽然多次盛情接待,但都拒绝了他们的不合理请求。后因来投的人太多,应付不过来,就嘱咐管家一律谢绝。而正是这一谢绝竟为他惹来了千古骂名。
 
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学胡梦蝶,以前和他一同进京赶考,并资助过他钱财,现在陈世美飞黄腾达,自己却穷困潦倒,因此也来找陈世美。没想到遭陈府总管回绝。他心生怨恨而去,恰巧走到河南南阳碰见当地一个戏班子在演出《琵琶记》,于是仔细听起戏来。
 
《琵琶记》是我国古代的一出悲剧,创作于元代,讲的是河南书生蔡伯喈辞别父母和妻子,进京赶考,历经波折、高中状元的故事。后又被当朝丞相看中,入赘相府。蔡伯喈只顾贪图荣华富贵,全然忘了父母和妻子。不想家乡连遭大旱,父母双亡,妻子赵五娘生活没有着落,只有怀抱琵琶沿街卖唱,靠乞讨要饭为生。
 
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胡梦蝶心生一计,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将《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男主人翁换成他怨恨的陈世美,女主人翁则换成秦香莲,编造了一出自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即后来的《赛琵琶》,又名《秦香莲抱琵琶》,陈世美的恶名由此传播开来。
 
清朝的陈世美为何穿越到了宋朝
 
起初,整个剧曲中并没有包公铡美的情节,那这又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个戏班子在河南演出《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不过瘾,抱怨声此起彼伏。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了出《陈州放粮》的短戏,然后再演《秦香莲抱琵琶》。秦香莲的戏唱到中途,陈世美的家将奉命追杀秦香莲,但出于怜悯,放走了她,随后自刎。这本是一出戏,却激怒了台下的观众。看戏的人迟迟不肯离去,大声齐喊:杀了陈世美。义愤填膺的观众一边喊一边向台上演员扔石块,弄得场面难以收拾。掌班的急得团团转,溜到后台不敢露面。
 
这时,唱包公《陈州放粮》的演员还未卸妆,他灵机一动,推着他们到前台,演员们不禁质问:“我们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怎能同台唱戏?”掌班说:“管他相隔多少年,关键是要平息观众的怨气。你们将包公的铡刀摆上戏台,直接铡了他。”于是,演黑脸包公的演员只得重整衣冠,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穿越”到清朝,直接将“陈世美”按到铡刀下给铡了。如此一来,《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了今天的《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清朝的陈世美由此跟宋朝的包公扯上了关系。
 
陈世美的恶名流传了几百年,而且还会一直延续下去,对其后人确实是“伤不起”,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样一个万世骂名却也有积极意义,他已经成为拷问那些为图富贵、抛妻弃子的人的鞭子,时刻鞭策他们不能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