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和贤臣辨

明君和贤臣辨 Thu, 09/21/2017 - 12:16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魏征的绘画
魏征的绘画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
 
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器重魏征的胆识才能,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
 
然而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史鱼黜殡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贤人,姓蘧名瑗,表字伯玉。他德才兼备,外宽内直,生性忠恕。但当时的卫灵公不用他,却重用着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弥子瑕这个人品德败坏,是卫君的男宠。当时卫国大夫史鱼劝告卫灵公要重用蘧伯玉,而不要用弥子瑕,但卫灵公没有听他的话。史鱼内心很是忧虑,将这件事当成了一块心病。 
 
等到史鱼得病快死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卫国,不能推荐蘧伯玉,贬退弥子瑕,这是我作为臣子的失职。我活着的时候不能帮助君主行正道,那么死了之后,也不能根据礼的规定来掩埋我。所以我死以后,你把我的尸体放在窗户边,对我来说就够了。” 
 
史鱼死后,史鱼的儿子就按照他说的做了。 
 
等到卫灵公前来吊丧,看到了这种情况,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中的原因。史鱼的儿子就把他父亲说的话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惊愕得容颜失色,深为感动,于是,叫人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并随后提拔了蘧伯玉,贬退了弥子瑕。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古时候的谏者,死了就算了,没有像史鱼这样的人,死了,还要用他的尸体进谏。” 
 
《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劝谏君王,是为臣的本分。
 
(出自《孔子家语》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