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二十一 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二十一 金蝉脱壳 Thu, 11/30/2017 - 11:55
“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一计。原文为:“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意思是保持原有的外形、具备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友军不怀疑,敌军不敢动。犹如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
 
金蝉脱壳本意是:蝉蜕变后,本体脱掉皮壳离去,只剩下蝉的皮壳还留在原处。此计用于军事是指:两军对垒,战局与我不利之时,保留形式,稳住对方,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脱离险境。
 
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曹魏。第六次北伐时,诸葛亮由于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使蜀军安全地退回汉中,诸葛亮临终前向蜀汉名将姜维密授退兵之计。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依计,严密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他带着灵柩,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率军跟踪追击,却见蜀军帅旗飘扬,诸葛亮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原来是姜维命工匠模仿诸葛亮雕了一个木人,以假乱真。这时,蜀军又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
 
司马懿远望蜀军阵容雄壮整齐,又见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于是怀疑蜀军又要耍什么花招,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急令魏军后撤,观察蜀军动向,不敢再轻举妄动。姜维趁司马懿策马收兵的大好时机,马上下令蜀军迅速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要追击,为时已晚。
 
悬羊击鼓 饿马提铃
 
南宋开禧年间,金、宋之间多次交战。公元1206年,南宋名将毕再遇率领宋军与金军对垒,虽有小胜,但金兵又增调兵马,要与宋军决战。宋军渐渐处于寡不敌众的局面,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审时度势之后,决定撤退。
 
然而,两军对垒,如果金兵知道宋军撤退,势必会追杀,宋军损失也一定会惨重。如何做到不让金兵发觉,又可以让宋军全身而退呢?毕再遇苦苦思索。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半夜时分,宋兵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擂鼓聚将、要趁夜劫营,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和宋兵决战。却不见一个宋兵出营。就这样不管白天、黑夜,宋军军营都听到马嘶铃响,鼓声不断。宋军天天击鼓,金军天天调兵,搅得金兵日夜不得休息。起初金军以为宋军采用疲兵之计,于是不予理会。但几天后,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金军将领觉得宋军将士已经疲惫、士气大减,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进攻,便率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地靠近宋营。金兵见宋营毫无防范,于是冲进了宋营,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的金兵都傻了眼,这竟是一座空营!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士兵把铃吊在饥饿战马的蹄子上,并且困在营中;又命士兵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吊在树上,前蹄之下放了几十面战鼓。这样一来,饥饿的战马营中乱跑寻草,铃声不断;倒悬的羊难受得使劲挣扎,前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此时看到这些,金人才发觉中计。这也是著名的“悬羊击鼓,饿马蹄铃”掩护撤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