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二十二 关门捉贼

三十六计之二十二 关门捉贼 Tue, 12/05/2017 - 21:25
“关门捉贼”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二计。原文为:“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意思是对弱小的敌人,要设法去围困歼灭。就像广袤的大地在吞没高山一样,对小股敌人就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追击或者远袭。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利用敌人的弱小和孤立,或者引诱他进入我方圈套,发挥自己的优势,断敌人所有的后路,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此计运用得当,甚至可以围歼敌方主力。
 
下面就给大家举个例子。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1年,秦国攻打赵国。缑氏、纶、上党相继被秦军攻陷,赵国名将廉颇奉命领兵二十万支援前线。根据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廉颇令赵军依托当地山崖地形构筑三层壁垒阻挡秦军。七月,秦军强攻赵军构筑的长壁垒阵地,夺取了西垒壁。赵军战败向东退入故关,依托百里石长城居高临下坚壁固守。石长城面向秦军的南坡山势陡峻,虽秦军百般挑衅,赵军却拒不出战。在失去重重天险后,赵军终于以坚壁成功遏制了秦军攻势。于是秦赵战事陷入僵局。
 
之后不久,秦王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用离间法让赵王怀疑廉颇,赵王本已恼怒廉颇数次战败,又怯战不出,如今更是怀疑,于是命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廉颇,于公元前260年夏,再领二十万赵军到长平与秦军决战。赵括到达后,改变廉颇原有的防守战略部署,撤换将领,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而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指挥秦军,并严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白起根据形势,也调整了部署:左侧依托长平关,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高岗构筑起长达十八公里的壁垒,准备引诱赵军主力来攻打;同时命一支2.5万人的军队迂回到赵军主力后面,切断其退路;又命另一支赵军5千骑兵切断赵军粮草、给养及与其后方往来通讯。
 
而此时的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开始进攻故关前秦军营寨。秦军节节败退,赵军步步紧追,就这样秦军把赵军主力引诱到自己精心构筑的壁垒前。赵括不知中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秦军营垒。与此同时受命于白起的两支秦军按照原计划行动了,于是赵军主力退路、粮草都被切断,百里石长城留守的赵军空守粮草辎重不敢增援,赵括决定向通往晋阳的主要隘口长平关突围。秦军乘势攻击,赵军主力被压缩到秦军防御壁垒所在的将军岭与韩王山之间狭小的低凹山谷——泫氏谷。
 
面对险恶战局,赵括下令原地筑壁坚守待援。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谷地。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主力已经被困、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弓箭兵器损坏也无法补充。赵括决定突围,他将剩余的赵军分成四队,冲击四、五次均未成功。于是,赵括亲率精锐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主将已死,剩余赵军伤病饿殍无法再战,向秦军投降。最终赵军阵亡20余万人,被俘20余万人,随后20余万降兵被白起下令全部坑杀,只有240名年少的赵兵被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秦将白起运用“关门捉贼”之计,使赵国45万大军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