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Thu, 02/08/2018 - 10:02

三十六计之二十九 树上开花

三十六计之二十九 树上开花 Thu, 02/08/2018 - 10:05
“树上开花”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九计。原文为:“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意思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使自已阵容显得充实强大,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树上开花,本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却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精心伪装,让外人不易察觉,使其认为达成了很困难的事情。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得强大,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达到欺骗敌人的效果,由此可慑服甚至出奇制胜,击败敌人。

临沂齐国历史博物馆内描写田单“火牛阵”的模型
临沂齐国历史博物馆内描写田单“火牛阵”的模型

 
即墨之战
 
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随后攻下都城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即墨大夫出战阵亡。即墨军民在守将战死之后,共同推举逃至即墨的齐国宗室田单为将,坚守抵抗燕军。当时田单原本只是临淄城的一名基层官员,与齐国的王宗虽属同宗,关系却相当疏远,但田单不负众望率领即墨全城军民抵抗,乐毅强攻不克,只好包围城市。
 
由于燕军围攻即墨和莒一年未下,乐毅遂改用攻心战,命燕军撤至距两城九里的地方设营筑垒。并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来的不加拘捕,有困难的予以赈济,以争取齐民。如此相持三年,两城依然未被攻破。
 
公元前279年,十分信任乐毅的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燕惠王早在做太子时便对乐毅不满,且对三年攻齐不下有疑,田单乘机派人入燕离间乐毅与燕惠王的关系,宣扬说,乐毅借攻齐为名,想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如果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惠王知道后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统帅。乐毅被迫出奔赵国。对燕国有大功的乐毅被撤换,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且使燕军将士愤慨不平、军心涣散。骑劫到任后,一反乐毅的做法,对即墨实施强攻。由于齐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未能奏效。田单的应敌之策也做出调整。
 
首先,田单要齐国军民每天饭前拿食物到门前空地上祭祀祖先。这样,成群的乌鸦、麻雀结伙地赶来争食,田单说,这是神派来教我的。以后发布命令,也都说是神师相助,果然振奋城中军民人心。而城外燕军看到飞鸟每天都定时朝拜,觉得非常奇怪,以为齐国有神师相助,弄得人心惶惶。
 
田单又用激将法,宣称齐人怕被劓刑(受刑人被割去鼻子),结果骑劫命燕军把齐人俘虏、投降者处以劓刑。而城中齐人看到齐国降卒都被割了鼻子,无不怒火中烧,更坚守城池,不敢稍有懈怠。田单还宣称齐人怕先人的坟墓被掘出来,更怕火烧尸体,若然这样,齐人必定投降,结果骑劫再度中计,把城外的冢墓全部掘坟焚尸,结果齐人在即墨城上望见后,都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异常愤怒,所有人都要出城与燕军拼命。
 
到了这个时候,田单知道军民都已怀有死战的决心,可以发动攻势。于是,田单一方面假装城中军力虚弱,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无力再战,快要投降;另一方面派人向燕军送信,大夸骑劫治军的才能,表示即将献城;又派人装作城中富户,带着金银财宝偷偷出城送给燕军,请求破城之时不要掳掠。燕军信以为真,确信齐国已无作战能力,更加麻痹松懈了,只等田单开城投降,而燕军统帅骑劫也嚣张到自称比乐毅更厉害。
 
由于齐军人数太少,此时即使进攻,也无十足把握取胜。于是田单暗中命人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画上五花彩纹、披上火红绸缎、牛角扎上利刃和牛尾绑了用油浸过的苇草。又命人凿开城墙十几个口,在夜间布置好,同时挑选五千名壮士,身上画满了油彩,犹如鬼怪。
 
一切就绪,一日夜深,田单下令放牛出城,并把牛尾上的苇草点着,这一千多头牛疼痛受惊,猛冲狂奔,突袭燕军大营,齐军五千死士随后冲杀。睡梦中的燕军将士被这些突然而来的怪物所惊醒,以为神兵天降,吓得魂飞天外,纷纷抱头鼠窜。田单又聚集妇孺齐敲铜器战鼓,响彻云霄以壮声势。一时火光通明,杀声震天。燕兵溃不成军,死伤无数,骑劫也死于乱军之中,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一败涂地。
 
齐军乘胜追击,大举反攻。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后,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各地纷纷起兵响应。田单领兵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了齐国沦陷的七十余座城,并把齐襄王从莒迎回临淄,齐国转危为安。田单可算是善于运用各种因素壮大自已声势的典范。
 
田单复国因功被封为相国,名为安平君,又加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万户,死后葬于安平城内。


 

千古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 (8)

千古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 (8) Thu, 02/08/2018 - 10:03
(接上期)
 
文/云中君
 
长孙无忌才智卓著 忠心不渝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劳的开国元勋绘图于凌烟阁,以彰其功,长孙无忌名列第一。长孙无忌出身名族,才智卓著,于唐朝有开国之功,于太宗为知己之臣。居相位三十余年,而忠心不渝,受命辅佐高宗,延续贞观遗风。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他不居功,不自傲,毕生尽力协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为唐朝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为一代忠臣。 
 
长孙无忌博学多才,又有谋略,少年时即与李世民交好。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进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东征西讨。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躲过杀身之祸。贞观元年,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功勋卓著,他是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虽然位极人臣,招致议论,但唐太宗仍多次表示对长孙无忌的信任。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封每人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坚决推辞不受,太宗不准,还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赐给长孙无忌,追思创帝业之艰难和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 
 
唐太宗认为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鉴于他的才行。长孙无忌在玄武门兵变中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胆识,太宗即帝位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贞观元年时,突厥因天灾人祸,内部矛盾激化,多部反叛,实力大衰,朝廷中许多大臣请求乘机出兵攻打突厥,但唐与突厥不久前刚订立盟约,太宗有些犹豫。长孙无忌说:“虏(突厥)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认为“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放弃了马上出兵的打算。 
 
又如,唐太宗十分仰慕周代的分封制,不顾许多大臣(如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的反对,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以赵州刺史长孙无忌为首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正式下诏,一般大臣不敢再谏,但侍御史马周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仍冒死谏诤,唐太宗不听。最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被封功臣呈递了抗封的表文,长孙无忌又通过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请求,说:“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唐太宗才不得不“诏停世袭刺史”。 
 
贞观十一年(637年)长孙无忌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李承干谋反被废,唐太宗欲立晋王李治,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密议,长孙无忌表示支持,次年李治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
 
贞观文臣虞世南文学宗师 忠直博学 
 
虞世南,浙江余姚人。贞观初年,唐太宗尊他为上宾,设立文馆,文馆中人才济济,但都推举虞世南为文学的宗师。唐太宗授予他记室的官职,同房玄龄一起掌管文化方面的事情。虞世南曾经受命书写《列女传》用来装饰屏风,当时没有现成的书,虞世南就凭记忆将书默写了出来,竟没有一点差错。 
 
贞观七年,虞世南提升为秘书监。唐太宗处理完政务,一有空闲就召见虞世南,和他畅谈历史,探讨治国方面的道理。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风,一副书生模样,性情却十分刚烈,志趣高远,每次谈论起历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够有所针砭,进行一番很好的评论和判断。 
 
唐高祖去世之后,唐太宗由于为他操办隆重的丧事而操劳过度,形容憔悴,国事有所耽误,文武百官无计可施。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形下,虞世南每次进宫进谏,唐太宗都欣然接受。从此以后,唐太宗对他也就更加亲近和尊重。唐太宗曾经对身边的侍臣说:“我一有空闲就与虞世南商讨古今大事。我一有好的见解,虞世南总是非常高兴,可是一旦我的观点有失偏颇,他就十分担忧。他如此诚恳,我非常欣赏。如果各位大臣都像虞世南那样,我哪还用得着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 
 
唐太宗称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辞藻,五是书翰。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失声痛哭,非常悲伤,为他举办了丧事,赐以丧具,并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唐太宗在写给魏王李泰的信中说道:“虞世南对于我,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他提醒和纠正我的遗漏和过失,一刻都不曾忘记。他实在是当代名臣、人伦道德的榜样啊。过去,我有一点成绩,他必定加以肯定,我有一点小过失,他必定冒着触犯我的危险毫无保留地指出来。现在他去世了,国中再无这样的人了,这怎不让我痛惜。”不久,唐太宗作了一首诗,凭借古人的事迹来发表感慨:“钟子期去世之后,伯牙失去知音,再也没有弹过琴。我这首诗,又写给谁看呢?”于是唐太宗让褚遂良把诗拿到虞世南灵帐外诵读并焚烧,可见他哀痛之深切。然后,太宗又下令将虞世南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画在凌烟阁内,作为永久的纪念。 
 
贞观文臣马周竭尽忠诚 秉公直言 
 
马周,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讲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合太宗心意。太宗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便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家里的一位叫马周的宾客代我写的。”太宗当天就要召见马周,马周还没有赶到,便派使者催促了四次。到谒见时,太宗同他谈得很高兴,便把他安置在门下省,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 
 
马周机敏善辩,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第一贤后长孙皇后撰写《女则》 垂范百世 
 
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八年,当朝的长孙皇后感染疾病危险疲乏。太子李承干进入服侍,悄悄地启奏皇后说:“医药全都用尽了,您的病情却未好转。请允许我启奏皇帝陛下赦免囚徒,度人入道,希望这样的做法能增添您的福寿。”皇后回答说:“生死有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增添。如果修福可以延长寿命,我从来就不做恶;假如行善没有效果,有什么福可求?赦免是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因为我一个妇人使天下的法度混乱?”承干不敢奏明皇帝,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把这件事告知唐太宗,太宗和侍奉左右的臣子都感动得抽噎不已。朝廷上的大臣全都请求赦免,唐太宗只得听从。但是长孙皇后知道了这件事后,坚持规劝,于是太宗停止了这件事。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在立政殿过世,时年三十六岁。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时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炼,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说“上览之悲恸”。太宗把《女则》托在手上,以示近臣说:“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此乃天命,伤悲也于事无补,但自此以后,入内廷不能再听到皇后的规谏之言,失去一位良佐,所以尤为痛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