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国名将 英国公李勣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大唐开国名将 英国公李勣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Sat, 04/14/2018 - 08:20
文/云中君
 
李勣(594年-669年,“勣”音同“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大唐开国名将,被封为英国公,与“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并称大唐双璧,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大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大破东突厥、灭国高句丽,功勋卓著。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勣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其一生经历了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被称为“三朝元老”。他沉稳、机敏、料事如神,但却从不居功自傲;他节身自律、善始善终,不仅深得朝廷的信任和重任,也为世人所敬仰,被誉为“国之长城”。 

《南殿障子圣贤之图》中的李勣画像
《南殿障子圣贤之图》中的李勣画像 

 
李勣早年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让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之后他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唐高祖李渊称为“纯臣”。此后李密因为叛唐被杀,李勣深念旧情,上表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骸。唐高祖念其忠义,准许将李密遗骸送到李勣的属地黎阳。李勣穿上重孝,三军缟素,为李密举哀。他又命令手下人建造了特别高大的坟墓,建成之后才脱下丧服,为此朝野上下都称赞他对故主之忠。 
 
遭窦建德进攻后,李勣因其父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此后从李世民东征西讨,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剿灭徐圆朗,随李孝恭打败辅公佑。李勣帮李世民破王世充时,他昔日的生死兄弟单雄信已归顺了王世充。王世充战败降唐后,手下的大将包括单雄信在内都被定为死罪。李勣拼命向李世民保举单雄信,并愿意以自己的财产官爵赎回老朋友的性命,但李世民坚决不准。行刑前,李勣在法场生祭单雄信,哭着说:“我以前跟兄长结拜,发誓同生共死。但是我已经以身许国,没法同时兼顾义和情,况且我死了,谁来照顾兄长的老婆、孩子呢?”于是取出佩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请单雄信吃下,说:“希望你吃下我的肉,让这块肉伴随兄长入土,就当作我没有辜负从前的情分!”单雄信果然吞了李勣的肉,两人大哭永别。众人都夸奖李勣义薄云天。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之后任命李勣为并州总管,他坐镇北方与李靖一起攻破东突厥。唐太宗任命他为兵部尚书,还未赴京上任,继突厥而起的漠北薛延陀真珠可汗又趁机造反,李勣被委任为朔州行军总管,追击薛延陀,俘虏其五万多人。李勣攻下城池之后,总是把所得财物都分给部下,因此下属都愿意追随他。此后十六年他负责唐朝北边防御,边疆太平安定,唐太宗大赞他的功劳远胜长城。李勣每次行军作战,用兵筹划,临敌应变,都能做得很确当。自贞观以来,李勣奉令讨伐突厥颉利可汗和薛延陀、高丽等,都把他们打得大败而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临终时,因太子李治无恩于李勣,所以故意把李勣贬到甘肃去,并告诉太子即位之后一定要把他召回。后来李治即位后,李勣果然被召回,官拜尚书左仆射,成为唐高宗最忠心的大臣。 
 
李世民死后他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国,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唐显庆二年(657年)李勣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另又有《脉经》一卷,也是李勣自撰之书。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唐名将,后来终因征伐劳累于唐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而亡,享年76岁。高宗皇帝为此辍朝七日,亲自为他举行了葬礼,并加封他为太尉,谥号贞武,陪葬昭陵。所造坟墓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故事,形似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矗立在陕西礼泉县九嵕山下。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把他与李靖一起,誉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 
 
兴兵瓦岗反隋建功  厚葬李密事主以忠 
 
李勣出身于山东土豪之家,“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他为人慷慨,仗义疏财,与他父亲“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聚众反隋。这时,只有十七岁的李勣也前来参加。他劝告翟让说:“东郡于公与绩皆为乡里,人多相识,不宜侵掠。荥阳、梁郡、汴水所经,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资。”翟让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军西进,很快攻入二郡境内,掠取公私商船,因而“资用丰给,附者益众”,队伍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瓦岗军的发展与壮大,引起了隋王朝的恐惧与不安,立即派荥阳通守张须陀率军前来镇压。翟让用李密的计谋,于荥阳大海寺附近同张须陀交战,李勣与李密将隋兵团团围住,经过浴血奋战,杀死张须陀,壮大了瓦岗军的声威。 
 
后来,李勣见李密的才干胜过翟让,便与王伯当共同劝说翟让推李密为主,于是李密被尊为魏公,成为瓦岗军的最高统帅。不久,李勣以奇计于洛水大破隋将王世充军,因功被封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发生了严重的水灾,饿殍满野,隋炀帝虽命令开黎阳仓救灾,但由于政令紊乱,仓吏又不能及时散发,致使每天饿死数万人。李勣遂向李密献计说:“天下大乱,本是因为饥饿,现在如果得到黎阳一仓,我们的大事就可以成功了。”(注3)李密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率本部五千人马向黎阳仓进发,在其反隋军的配合下,当天即攻占了黎阳仓,并迅速开仓济贫,任民所取,因而博得了饥民的热烈拥护,纷纷加入了瓦岗军,“一旬之间,胜兵二十万余”。从而迅速地壮大了队伍,开创了瓦岗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隋义宁元年(617年),瓦岗军发生内讧,李密设计杀死翟让,李勣也被门卫砍伤。李密将李勣扶入账内,亲自为他上药,并让李勣与单雄信等人统率翟让旧部,“中外遂定”。事后,李密骄傲自大,又不抚恤士兵,仓粮虽多,但府库无钱帛,战斗获胜,又无所赏赐,兵士不满。李勣见军心不稳,一再提醒李密,指出他的失误。李密很不高兴,遂命他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 
 
宇文化及于江都缢杀隋炀帝后,率十万大军北上,奔东都洛阳而来。越王杨侗刚即帝位,自度抵挡不住,遂诱降李密,命他讨伐宇文化及。李勣奉命守仓城,于城外掘深沟,加强守备。宇文化及来势汹汹,架设攻具,四面攻城,但受深沟所阻,不能到达城下。李勣又于沟中挖地道,出击敌人,宇文化及大败而去。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入关降唐,李勣仍据守黎阳等十郡之地,未有归属。后听从魏征的劝说,决定归唐。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于是派人至长安献于李密。使者初到京城,唐高祖听说没有表奏,唯有给李密的信函,感到奇怪。使者奏明了李勣的本意,高祖十分高兴,并称赞他“感德推功,实纯臣也”。即诏授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加右武候大将军,封曹国公,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其父李盖也受到了封赏。并令李勣统“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 
 
不久,李密叛唐被杀。李勣崇尚义气,上表请准其收葬。高祖归还了李密尸体,李勣备君臣之礼,“大具威仪,三军缟素”,安葬于黎阳山。礼毕,才与将士脱下丧服。他的这种“事君以忠”的举动,再次博得了人们的赞许,“朝野义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