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Tue, 05/29/2018 - 10:54

为什么古代把 女孩称为“丫头”

为什么古代把 女孩称为“丫头” Tue, 05/29/2018 - 10:59
在古代小说中常看到把女孩儿喊为“丫头”,其实现在有些华人地区还沿用这种称呼。如《红楼梦•第十五回》有:“忽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丫头丢了纺车一径去了。”但为什么要把女孩儿称为“丫头”呢?
 
古代“丫头”一词,最初并非用来代称女孩,而是专指幼童头梳丫髻的发式。如唐朝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又宋朝杨万里《入建平界》诗:“溧水南头接建平,丫头儿子便勤耕。”古代不只是女孩儿梳双髻发式,男孩儿也都将头发编扎成两束,盘在头顶左右两侧,因形状类似兽的两只角,故称为“总角”,后来被用来代指未成年男女。

绘图/牛牛(看中国)
绘图/牛牛(看中国)

 
古代女孩子在束发插簪举行“笄(音jī)礼”后,便将头发留长。女孩们会在头上梳起左右对称的两个发髻,这双髻就像个“丫”字形,也因此就把“丫头”代称为女孩了。如唐朝刘禹锡的《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意思是脸上有许多装饰的十三、四岁女孩儿,迎著春风姿态柔美婉约的对着人。
 
“丫头”不只代指女孩子。古代的婢女常梳着丫形发髻,故婢女又称为“丫头”,据考证早在宋朝就有这种叫法了。如《水浒传•第四五回》:“迎儿这个丫头,已自做一路了。”另《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另外,婢女也可以叫“丫鬟”,因为梳双髻叫“丫头”,而髻是实心的;鬟则是把头发绾成环形中空的发髻,所以叫“丫鬟”或作“丫环”、“鸦鬟”了。如《红楼梦•第三回》:“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其实“丫头”还可以是父母对女儿,或是长者对晚辈女孩亲切的称呼。如《红楼梦•七十一回》:“贾母:‘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另外,在古代只要是未出嫁的女子,就算是老年都还可以在头上梳双髻。


 

古代有哪三种喊冤的方式?

古代有哪三种喊冤的方式? Tue, 05/29/2018 - 10:57
文/毛茸茸整理  
 
现代人打官司,都是委托律师走走法律流程,若是对于法院的判决不服气,还可以再次上诉要求重新审理案子。如果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又该怎么办呢?放心,他们自然有妙方。在此给大家介绍古代最典型的三种喊冤方式,包准你看了会直呼自己早就知道了!

绘图/志清
绘图/志清

 
虽然古代社会有皇帝统治,可是皇帝就算再有空闲,也不可能事事躬亲,况且天高皇帝远,各地就算衙门再多、官员再广,里头自然不乏对民生疾苦视若无睹的贪官污吏。爱财贪权的官僚自然是不会信守公生明,廉生威等金科玉律,贫苦百姓若遇上他们,不免再为衙门添上一桩冤案。然而,有钱有势的民众则是可凭钱财与人脉买通官员,为自己翻案或将其他平民胡乱定罪。因此,民间不乏揭露这种恶状的谚语:“千里为官只为财”、“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莫怪乎晚清李伯元于谴责小说《活地狱》中写道:“唉!朝廷为着百姓,立了座衙门,谁知倒开了他们生财的捷径,你道可恨不可恨呢?”至于那些含冤未雪的百姓,可就得自己找法子去伸冤了。
 
多年前的连续剧《包青天》中,告诉了大家几种古人喊冤的方式。例如,“击鼓喊冤”与“拦轿喊冤”这两种方式,您绝对很熟悉,至于第三种的“临刑喊冤”,大家可能就比较没听过了。
 
登闻鼓
 
“登闻鼓”制度源自于汉代,也就是指:吏民“击鼓喊冤”。衙门左侧都会放置一个大鼓,提供给有冤者击鼓喊冤。一般来说,击鼓者多是蒙受冤屈而被关押的犯人家眷。当这些家属击鼓完后,再由官员记载并上奏上司。
 
“登闻鼓”制度的由来
 
传说刘邦当上皇帝不久,他的侄子就仗势欺侮一位民女苏小娥。当时,街上有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他看不惯弱女子被一群人这样欺负,就仗义执言。可是,大汉却惹怒了皇侄,双方遂动起武来。结果,侍从本要挥剑刺杀大汉,却给大汉灵巧地躲过,反倒是皇侄就这样给刺死了。皇族自然是不会放过那名大汉,大汉被告到了官府,还被判了死刑。
 
受到大汉帮助的苏小娥,决心为他申诉昭雪。当时戒备森严的衙门是没有大鼓可供击打喊冤的,为了能顺利喊冤的苏小娥想到一个妙招,她和妹妹各持小鼓与小锣,两人跑到衙门前猛力敲击,还连连大喊冤枉。这件事情是闹得满京城的人都知晓,连刘邦也知道了。后来,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汉被无罪释放了。
 
从此以后,各级官署大门就开始设置一鼓一钟。朝廷还规定钟鼓一响,官员必定得上堂,以利民显德政。击鼓鸣冤制度就流传了下来,直至清末。
 
拦驾喊冤
 
影视作品出现过不少民众跪地拦轿或阻挡乘坐马匹的官员继续前行的桥段,这就是“拦驾喊冤”所衍生来的故事。
 
“拦驾喊冤”多半是由喊冤者手持状纸,双膝下跪于帝王、高官重臣或地方官员所乘坐的车辆或轿子会行经的路途上。百姓之所以拦驾,无非是希望冤情得以昭雪、洗清罪名,在正义伸张后,善者能被护佑,恶者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临刑喊冤
 
这一种听起来最危险,因为“临刑喊冤”指得是:要被行刑的囚犯在临刑时喊冤。您想想,都要被执行死刑了,突然大喊冤枉,官员还会多加理会吗?没错!的确有人被重新翻案的,可那种例子实在罕见。因为,官员也是经过审核才定案,若遇到刑犯临刑前喊冤,要求监斩官明察秋毫,厘清冤情,官员多半也是不再理会了。


 

开国名将 陈国公侯君集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开国名将 陈国公侯君集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Tue, 05/29/2018 - 10:55
文/云中君
 
侯君集,祖籍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以才力雄豪著称。少时侍奉于秦王李世民幕府,随从征讨屡立战功,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在玄武门之变爆发之际,侯君集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居功甚大。秦王李世民即位为皇帝之后,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贞观大将李靖,食邑才只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中,侯君集的功绩远大于李靖。贞观四年(630),侯君集迁任兵部尚书,不久又任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他出将入相,以杰出的才干获得了大唐王朝的赞誉。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击败吐谷浑。此后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国。凯旋回朝后因私吞高昌国战利品而被御史弹劾,为此他一直怏怏不乐,耿耿于怀。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侯君集的画像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侯君集的画像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洛州都督张亮密告侯君集煽动自己谋反。唐太宗对张亮说:“你与君集都是功臣,君集单独把这话告诉你,没有别的人听见,如果把这事交给主管官吏处理,君集必定说没有这事。两人相互对证,事情无法弄明白。”于是就不再追究这件事,对待侯君集像当初一样。不久又把侯君集与众功臣的肖像一同画在凌烟阁上。 
 
此后,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同魏王李泰争嫡日烈,各有党羽。侯君集亲近太子,策划兵变,事发被捕。定罪后,唐太宗于刑前,亲往质问,对以“朕因汝从此不登凌烟阁”。侯闻言动容,拜倒大嚎,最后求皇帝念旧,允留侯门香火。(当时论罪理应灭族)唐太宗许赦免其妻及一子(后迁岭南),侯君集亦甘心受刑。 
 
辅佐李靖讨伐强敌 出谋划策大获全胜
 
唐贞观四年(630年),侯君集迁任兵部尚书,参与朝廷政事。当时准备讨伐吐谷浑慕容伏允,唐太宗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命侯君集及任城王李道宗一起为副帅。贞观九年(635年)三月,唐军驻扎在鄯州,侯君集对李靖说:“我大军已到,贼寇尚未逃到险要的地方,我们应当选拔精锐兵力,长驱疾进,敌贼没有料到我军突然到来,我们必有大利。如果这个计策不能实行,贼寇必定暗中逃跑到很远的地方,山隔路阻,讨伐贼寇实在是很难的了。”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计谋,于是选拔精锐骑兵、轻装深入。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李道宗在库山追上了吐谷浑的逃兵,击败了贼军。慕容伏允胆战心惊。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不给吐谷浑军喘息之机。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建议,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途中经过破逻真谷,翻越汉哭山,途经二千余里,行军在茫茫沙漠,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经过星宿川,到达柏海,屡次与吐谷浑交战,都获得大胜。侯君集部穿越两千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与长孙无忌等开国功臣一同受到世封,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第二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侯君集出自军队,平素没有学问技艺,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决定考核官吏成绩,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唐太宗曾命令有“大唐军神”之称的李靖教给侯君集兵法,过后君集却上奏说:“李靖将会谋反,兵事隐微之处,不肯告诉我。”太宗为此责备李靖。李靖说:“如今中原无事,臣所教之法,足以制服四夷,而君集却想学尽臣之谋略,这是君集想要谋反。”李靖为右仆射,君集为兵部尚书,一同回省,侯君集乘马过门好几步才发觉,李靖对人说:“君集大概有什么异谋吧?”后来果如其言。 
 
风驰电掣讨伐高昌 浩浩荡荡取胜凯旋 
 
高昌国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唐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在来回的路上,他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唐朝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忍无可忍,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薛孤吴儿等将领讨伐高昌国。
 
高昌王鞠文泰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因为他料定唐朝不会真的出兵。他曾笑着对群臣说:“唐国离我们有七千里之远,沙漠盐碱地二千里而无水草,冬风刺骨,夏风似火,行商到此仅百分之一,怎能通行大军呢?如果屯兵于坚城之下,不过一二十天,食尽必溃,我就可以捆缚他们了。”可是,事实给了鞠文泰无情的一击,唐军风驰电掣,浩浩荡荡,已经逼近了高昌国。鞠文泰顿时六神无主,急火攻心,竟然活活吓死,鞠文泰的儿子鞠智盛即位为新的高昌王。 
 
侯君集的数万兵马已经到达柳谷,听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军中议论纷纷。有人主张趁机偷袭,侯君集没有同意,“大唐皇帝因为高昌傲慢无礼,才兴问罪之师,如果我们趁人发丧,偷袭敌人,非大国雄师所当为。”于是,唐军鼓行而前,从容进军。 
 
等鞠文泰丧礼已毕,唐军开始攻城了。抛石车和冲城车轮番作业,巨石像冰雹一样飞向城墙,城墙上的高昌守军被砸得血肉模糊,冲城车猛烈撞击城墙,一下,二下,三下,城墙出现了缺口,缺口越来越大,唐军并不急于入城,只是一下又一下的撞击,让高昌人胆战心惊。尽管高昌城坚墙厚,也无法阻挡唐军进军的步伐,唐军攻城掠地,俘获高昌男女七千多口,长驱直入,将高昌都城团团围住。鞠智盛惶惑无计,赶紧写信给侯君集,“得罪大唐天子的人是先王,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智盛刚刚即位,不知个中情由,希望尚书哀怜”,侯君集的问答是,“想要避祸,马上投降”。鞠智盛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侯君集不再迟疑,率领唐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高昌本来与西突厥约定里应外合,西突厥援兵听说侯君集已经兵临高昌,竟然不顾盟友,西逃千余里,只留下高昌军队孤身面对唐军。 
 
唐军填平了城壕,抛石车开始了照常作业。又建造了十丈高楼的巢车,可以俯视城内,指挥抛石车的落点。巨石所至,血肉横飞,吓得高昌人纷纷躲进屋内。冲城车撞击城墙,城墙一片片坍塌,高昌人眼睁睁地看着,却丝毫无能为力。鞠智盛看着、听着,终于精神崩溃,他黯然出城,向唐军投降。侯君集调兵遣将,攻下高昌的其余地盘,高昌国灭亡了,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国并入了大唐的版图,唐军得高昌三万七千七百人,克高昌二十二城。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在高昌旧地设置西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设置安西都护府。
 
史书上曾记载了一则轶闻,预言了高昌国的消失,这就是曾流行于高昌国的一首童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