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Sun, 06/17/2018 - 13:26

中国首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中国首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Sun, 06/17/2018 - 16:42
文/意文
 
广济桥座落在广东省潮州市东部,横跨于滚滚韩江之上,东傍笔架山,南眺凤凰洲,西临东门闹市,北仰金山,直对广济门,因而得名。
 
另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立于桥畔的传说,又俗称“湘子桥”。该桥以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同时是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桥梁。 

左图:广济桥;右图:广济桥中间的浮桥,是由18艘木船连接而成。(123RF)
左图:广济桥;右图:广济桥中间的浮桥,是由18艘木船连接而成。(123RF)

 
广济桥的雏型——康济桥 
 
康济桥全长517.95米,分为东、中、西三段。西段始建于宋干道七年(公元1171年),潮州太守曾汪,以架舟为梁,置大船86只,用以连接东西两岸,拴以大绳,成为一座浮桥。康济桥是最早的广济桥雏型。 
 
康济桥建成后3年,于淳熙元年时毁于洪水。继任的太守常重修筑之,将浮舟增加至106只,十分壮观。桥成后尚有余资,遂建“杰阁”于西岸,就成为西岸的第一个桥墩。
 
由于此桥墩的创建,开启了自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工程。 
 
西岸桥墩的兴建,自淳熙元年至绍定二年,历时54年,其间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诸位太守,相继完成十座桥墩。因丁允元筑墩最多,为纪其功绩,西岸为此而称“丁侯桥”。 
 
东段建于宋绍熙五年(公元1195年),太守沈宗禹为始,经陈宏规、林会等太守的筑建,直至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共筑成十三座桥墩,历经16年完工。遂命桥名为“济川桥”。 
 
据记载,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至此,整个广济桥的全格局才完全定下。 
 
此后,该桥时毁时修,又经历了二百多年风雨,直至明代中叶,才开始辉煌灿烂的时期。 
 
广济桥 
 
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桥又被洪水冲毁。于是,叠石重修,凡墩颓者补之,石梁中断者易之。所以又增建五个桥墩。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49丈5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三洞,计长86丈。中空工17丈,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更名为“广济桥”。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成后,原来桥面上立“亭屋”126间为市场,酒肆茶亭,问卦占卜,摩肩擦踵,车水马龙,各色迎风招展的旗幡,十分热闹。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又在桥墩上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俨然成一条街市,使广济桥的繁华美丽远近驰名。故有“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 
 
明正德六年(公元1506年)又增建一个桥墩,合计二十四墩。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广济桥遭遇台风损坏,又增筑一墩一楼,而减去浮舟六只,成为桥墩二十四座,其中,东段十三座,西段十一座。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 
 
广济桥的特色 
 
梁舟结合,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浮桥。这真是一绝妙的建筑设计。
 
每日定时解开浮船,木筏等船只便可由中间通行。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舟摆渡。 
 
从结构上说,启闭式桥梁的启闭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同时还有关卡的作用,由东西岸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可说是一举数得。 
 
桥两边以花岗石砌成的石墩固定,桥墩、桥梁均以花岗石块卯榫垒筑。桥墩长度由11~22米,宽度为6~13米不等。桥墩总长度207米,约占全桥长度的40%。桥面亦以大小两种石板铺架,小石板长12米,宽0.8米,厚1米,大石板长18米,宽1米,厚1.2米。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筑有亭阁,桥墩上有24对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126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名之,桥楼的设计至此乃造其极。规模之大,形式之多,装饰之美,确实是罕见。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知府张自谦铸铁牛两只,置于石桥墩上,意为“镇桥御水”。然而在历经400多年风雨后,桥上的亭台楼阁已不复在,两只铁牛亦只剩下一只。铁牛1980年重铸,于1982年已复原。 
 
至今已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屡遭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又遭战乱的摧残,有史可考的就有数十次。广济桥虽已失去往日华丽风姿,但至今风骨犹存。 
 
广济桥的奇特结构,形式殊异,集石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不但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特例,别具一格,更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价值。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 Sun, 06/17/2018 - 16:43
民间有句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三九天,最热是三伏天。那么,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呢?
 
据《史记•秦本纪》中载:“(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另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由此可知,伏日的说法历史悠久,最早是源于秦国。
 
此外,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四》曰:“伏,藏也。”及《广韵》:“伏,匿藏也。”这是古人对“伏”的解释,那么何谓“伏日”呢?有下面三种说法。
 
一说是,据《历忌释》上记载:“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此说是以“五行生克”与“四季”变化之道为依据。根据五行学说,古人认为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四季交替循环。因此,立春为春之木代冬之水,水生木;立夏为夏之火代春之木,木生火;立冬为冬之水代秋之金,金生水,如此循五行相生。
 
其中唯一不同的是立秋,夏属火,秋属金,故夏、秋的交接非五行相生,而是相克,就是火克金,又庚属金,所以到庚日就是金气要潜伏的日子,“伏日”之说由此而生。
 
另据《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因为小暑之后,接着就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也是阴气被阳气所压制而隐藏时期,故称为“伏日”。
 
还有一说,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孟康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认为黄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为酷热时节,劝人在此段日子隐伏避暑,故称“伏日”,此说最为简单易解。
 
谈完伏日的由来、含义,我们再谈何谓三伏?古人怎么推算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约在西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之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止,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太阳直照的日子并非一年中最热的,当夏至后,每天地面吸收太阳的热气多,散发的热气少,地表层的热气就越积越多,也就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后,地表层累积的热气达到最高峰,因此天气就最热。
 
古人使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干支纪日法”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在十天干中排第七个,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因此,自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称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此即“三伏”。如《阴阳书》中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
 
通常初伏、中伏、末伏各为十天,但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十天,若出现五个庚日则为二十天。故中伏至末伏有时十天,有时为二十天,而初伏、末伏都为十天。
 
这三个伏日、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十天(或四十天),故又称为“三伏日”、“三伏天”。
 
伏即藏伏,所以最热三伏天,就是说在伏天要用隐蔽伏居的方式来避开盛暑之热,而且不要在烈日下过度曝晒,注意生活饮食起居的卫生,才能防止中暑或引发其它疾病。


 

开国名将 宋国公萧瑀 (中)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开国名将 宋国公萧瑀 (中)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Sun, 06/17/2018 - 16:40
(接上期)

萧瑀画像
萧瑀画像

 
献计炀帝赦免高丽成功脱围 
被贬河池力战盗匪顺天归唐 
 
隋炀帝杨广跟萧瑀共同生活多年,从晋王到炀帝,他看着萧瑀成长,跟萧瑀感情很深,关系很好,萧瑀长大成人了,一表人才,学问知识更是第一流的,就让他官至内史侍郎。可是萧瑀秉性耿直刚烈,对隋炀帝的骄奢无道,屡次劝谏,炀帝对此大为恼火。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炀帝巡行北部边塞,突厥始毕可汗侦得此事,便亲率几十万精锐骑兵图谋袭击隋炀帝。隋文帝年间以皇室宗女身份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暗派快使将此消息报告炀帝,炀帝赶忙避入雁门关内坚守该城。突厥大军层层包围雁门关,形势十分危急。萧瑀劝谏炀帝,赦免高丽,并求救于义成公主。
 
然而,突厥大军撤走之后,隋炀帝却出尔反尔,懊悔听取了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当即免去萧瑀内史侍郎之职,贬他任河池(今陕西凤县东北)太守,并且要他立即赴任。 
 
当天他离开京城到达河池之后,发现一万多个山林盗匪抢劫奸淫,肆无忌惮,萧瑀秘密招募勇士,定下奇计进行剿灭,当场制服了这些盗匪。所缴获的财物,全部赏给有功人员,因此人人竭力为他效劳。
 
叛军首领薛举派遣他的小儿子薛仁越率领几万兵众到河池郡骚扰,萧瑀迎头截击把他们击溃,从此叛军盗匪都不敢进犯,河池郡恢复了安宁。 
 
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则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当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席间,李世民恭敬地说:“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说着将信取出,交给萧瑀。
 
萧瑀拆信一看,只见李渊说道:“……瑀弟胸怀万机,才智过人……请速来京师,共辅社稷……”萧瑀放下书信,对李世民说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表哥相召,怎敢违命……”
 
家宴一结束,萧瑀当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接着收拾行囊,立即启程。河池所有兵马,均交给李世民。李渊见萧瑀夫妇来到,十分高兴,盛宴款待。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即礼部尚书)。
 
当时李世民担任右元帅,进攻洛阳,任命萧瑀为秦王府司马。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任内史令。当时军务国政处在开创时期,边境还没有平定,高祖竟把最机要的事情都委托给他,凡是各项政务,没有不让他参与主管的。每当高祖到殿前处理政务,一定会赐他坐上御榻。
 
由于萧瑀是独孤氏的女婿,谈话时就亲切地喊他为“萧郎”。国家的典章制度,朝廷的礼仪,也交给萧瑀主持制订,萧瑀勤勤恳恳,毫不懈怠,揭露和纠正过失错误,人们都畏惧他。他经常提出几十条建议,多半被采用。唐高祖亲手写诏令给他说:“您的意见,有利于国家。您贡献机智的谋略,用才能帮助我成就好事;我采纳批评意见,用金银酬谢您的美德。现在赏赐一函黄金,来感谢您,不要推让。”
 
萧瑀坚持推辞,高祖没有同意。那年,要在七个州设置官署,必须选拔才能声望都优秀的人担任职务,太宗担任雍州牧时,任命萧瑀为雍州都督。 
 
巧谏高祖用心良苦
善劝立贤力挺秦王 
 
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草拟了一份政令,交给萧瑀承办。萧瑀阅后,发现其中有几处考虑不周,于是,就暂压了下来,没有发布。按当时朝中规定:“在皇帝命令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妥之处,臣僚应该向上奏明,加以改正”。萧瑀的做法是符合上述规定的。但唐高祖闻后,心中不悦,于是召见萧瑀,责问他为何不按时发布政令。萧瑀慷慨陈词,用隋朝“内史宣勅”、“前后相乖”致使“百司行之,不知何所承用”的史实,来说明唐高祖所拟政令“不经审勘”的危害。接着,萧瑀又陈述了他在皇帝“每授一勅”之后,“必审勘,使与前勅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迟晚之愆,实由于此”。李渊听后,也只好说:“卿能用心若此,我有何忧!”
 
唐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为继承皇位明争暗斗,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继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就向李渊诬陷秦王李世民。两个儿子都来告状了,而且李渊本人偏心长子李建成,曾打算惩治李世民,由于萧瑀的努力劝阻,才让李渊打消了这个念头。此后不久,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中成功,李渊虽然内心不太情愿,但是在萧瑀的劝解之下,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