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Sun, 07/01/2018 - 20:41

为什么称国家的 最高行政机关为 “内阁”?

为什么称国家的 最高行政机关为 “内阁”? Sun, 07/01/2018 - 20:44
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内阁”这一名称,来称呼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那么,“内阁”这个称呼是如何产生的呢?
 
唐玄宗末年时设置了翰林学士,是由擅长文词的朝臣所担任。翰林学士并无品秩,是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只在宫内学士院轮值,以备皇帝不时宣诏,代其草拟诏诰文书。当时撰拟诏敕原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只负责非正式的特别诏命,所以他们只是皇帝的私臣,也仅是应和诗赋文章而已。在代宗大历年间,翰林学士仍是人员少,地位无足轻重。

北京故宫文渊阁。明朝文渊阁为内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
北京故宫文渊阁。明朝文渊阁为内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

 
到了德宗即位后,翰林学士便日渐受到重视,不仅被称为“内相”,后来更获得“知制诰”的头衔,除了取代中书省中书舍人部分职权,并整日在皇帝身边,常有进言机会,还成了草拟机密诏制且能参与政务的要职,而至最终担任宰相。因此,日后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宋朝沿唐制也设翰林学士院,宋代翰林学士的地位更是受到推崇,皇帝将这些饱学之士视为智囊,实际上就是皇帝的顾问,备受礼遇。因此,其地位也与掌有实权的中书省、枢密院“二府”的地位平等。
 
明代时,明太祖鉴于历代宰相职权太重,对皇帝权位构成威胁,于是在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一职。太祖将三省之制全废除,改由六部尚书分担国务,但六部彼此各不相属,且直辖于天子,由皇帝总揽政务,因而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但皇帝日理万机又兼任宰相之职,国事繁琐,根本无法管理所有政事。于是洪武十五年仿宋制成立殿阁学士,即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这些殿阁皆在内廷,他们常在皇帝的宫殿内与皇帝进餐,又经常侍奉于皇帝殿阁之下,进而起到辅佐的作用,为避宰相之名,故称“内阁”。故所谓“内阁”就是皇帝的秘书处,办公的地方设在内廷的殿阁,故称内阁,秘书就是内阁大学士。而殿阁学士大多翰林院出身,少数也有朝中大臣或硕德宿儒担任。内阁制度于此时期开始萌芽,由此可知明代内阁是由翰林官发展而来。
 
不过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并不高,品秩不过是五品,其任务是随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为皇帝处理奏章诏书而已,并不参与政务。直到明成祖永乐初年,大学士开始可以参与政务,并有了正式“内阁”的名称,后内阁职位渐重,逐渐把持朝政,大学士又成为实质上的宰相,故称为辅臣,为首者则称首辅。在唐代时,中书、门下省官员常互称“阁老”,也因此明代大学士就被一般人尊称为“阁老”。
 
清朝沿袭明制,仍设内阁。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之职掌又为军机处所夺,遂不再干预政务,其地位及权力就日益低落。直到宣统三年,旧军机处并入内阁,恢复内阁的形式,再度成为最高行政机关。而内阁由明代发展至清代,逐渐由皇帝私臣演变成宰辅,再演变成政府机关。从此,“内阁”就成为政府最高部门的代称,人们也多习惯用此称呼各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


 

云南的双龙桥为何又称为“十七孔桥”?

云南的双龙桥为何又称为“十七孔桥”? Sun, 07/01/2018 - 20:43
云南省南部“建水”古城,自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唐时期,筑有一条“通海城路”,就是从云南通往越南(古称安南)的,因此,历朝历代建水古城一直被视为军事重镇。 

云南双龙桥(123RF)
云南双龙桥(123RF)

 
建水城内的双龙桥 
 
如今的建水城堪称“古建筑博物馆”。因为在市区中,就可以看见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东城门朝阳楼(也称迎晖门),其建筑形制像北京天安门,但是却比天安门早建成28年。
 
还有元代的建水文庙、明代学政考棚,以及目前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民居,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是研究建水历史文化的古民居实物。
 
除此而外,建水城西有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古桥梁——双龙桥。 
 
造型奇巧、雄伟壮观的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三公里处,它横亘于南盘江支流的沪江河与塌冲河的交汇点上,桥下的泸江、塌冲两河,犹如双龙盘曲相连,故该桥称之为“双龙桥”。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当时只建成三孔石桥,后常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成灾,河床被冲积而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已无法横跨两岸,于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续建造十四孔石桥,与原建的三孔石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为“十七孔桥”。
 
整座桥梁由数万块巨型大青石修砌而成,全长148米,桥面宽3-5米,平坦宽敞。桥身使用约500块打凿平整的石块镶砌而成,桥的两侧堆垒条石为护栏。 
 
双龙桥最具艺术价值特色的,要算是桥上的三座楼阁,其造型独特而别致,布局得体合宜,打造工艺精湛。 
 
珍贵的传统石拱桥 
 
位于中间的大楼阁为主阁,是三重檐方形造型,高约29米,边长16米,层檐重叠,檐角飞翘交错、玲珑秀丽。楼阁层垒为三,高耸云霄,底层为桥身通道,可拾级登楼而上。建前后两阁互相辉映,益添其美。但是于咸丰六年间(1856年)三楼阁全部毁于战火之中。 
 
该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新修建,至二十四年(1898年)完成,又重建了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旧建更为宽敞、气势更为恢宏。尤以中间一楼更是壮观,其楼阁垒叠为三层,高约20米,呈方形三重檐造型,铺设精美的黄瓦琉璃。
 
其底层为桥面通道。第二层楼阁顺势在四角隆起处建四个小顶。顶层建有小楼,一楹三间,呈“山”字形排列,顶檐呈现“品”字状的三个歇山小顶。桥西端的楼亭是为二层建筑,为重檐攒尖顶型式,与中间的高大楼阁相互辉映。可惜桥东端的楼亭已毁。 
 
人们走上石拱桥,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桥中间的楼阁,都令人惊叹,整座楼阁架层叠梁、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飞檐交错、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双龙桥,它承袭了我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完美的融合桥梁建筑与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先民们高超的技术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是我国传统石拱桥中的珍贵杰作。 


 

百官楷模 申国公高士廉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百官楷模 申国公高士廉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Sun, 07/01/2018 - 20:43
文/云中君
 
高士廉(575年~647年),本名高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他祖上世代为官,曾祖父名飞雀,在北魏被追认为太尉。祖父名岳,在北齐官至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
 
高士廉的父亲名励,别名敬德,在北齐官至乐安王、尚书左仆射,在隋朝官至洮州刺史。高士廉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高士廉的画像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高士廉的画像

 
唐贞观五年(631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奉命主持编撰《氏族志》,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贞观十二年(638年),改封为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书右仆射。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高士廉任太子太傅,辅佐皇太子监国。 
 
高士廉去世后,唐太宗执意要求到高府去哭灵。房玄龄等人极力劝谏,太宗说:“高公与我并非只有君臣关系,还有故旧、姻亲的关系,岂能听说他的噩耗而不去哭灵呢?你不必多说!”说完就带领随从人员从兴安门出宫。
 
此时长孙无忌正在高府灵堂,听说太宗要来,出门拦住御马,劝谏道:“陛下正在服用丹药,不能哭丧,为什么不为宗庙社稷考虑而自珍自重呢!而且舅舅临终遗言,不愿因自己的死,而让陛下屈驾前来。”太宗不听。长孙无忌跪在道中,流着眼泪执意谏阻,太宗只得返回东苑,望南痛哭。 
 
志向高远 隐居终南山 
贬官岭南 大败宁长真 
 
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
 
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先前嫁给了隋朝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了一个儿子长孙无忌和一个女儿。
 
609年(隋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后,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们接回家来居住,他们情谊深挚。他见尚未显贵时的李渊次子李世民具有超常的才德,所以把外甥女长孙氏嫁给李世民为妻,她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613年(隋大业九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高士廉因与斛斯政有交往,受到牵连,被贬为朱鸢县主簿。高士廉事母至孝,因岭南地区瘴疠严重,不能带母亲同行,便将妻子鲜于氏留下,代自己奉养母亲。他又想到妹妹没有着落,就卖掉大住宅,买了小住宅安顿妹妹,并把剩下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自己轻装上路。 
 
当时,天下大乱,朝廷诏令难以到达岭南,交趾太守丘和便委任高士廉为司法书佐。高士廉长期在岭南,不知道母亲的情况,回家的心情越来越急切。
 
有一次午睡,梦见母亲跟自己交谈,完全像是坐在母亲身边,醒后热泪纵横。第二天果然得到了母亲的音讯,人们认为这是他孝心的感应。 
 
618年(唐武德元年),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军进攻交趾。丘和打算开城投降,高士廉劝道:“宁长真兵马虽多,但孤军深入,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再说城中兵力足以抵御敌军,为什么要投降他呢?”丘和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让他迎击宁长真。
 
宁长真后来大败,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
 
归附唐朝 辅佐明主 
治理蜀地 政绩斐然 
 
后来,高士廉随丘和依附萧铣。621年(唐武德四年),丘和、高士廉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朝见萧铣,途中听闻萧铣被唐军主帅李孝恭击败,便转而投降李孝恭。
 
622年(唐武德五年),高士廉与丘和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当时,李世民正担任雍州牧,因高士廉是自己妻子的舅舅,而且素有声望,对他非常器重。 
 
626年(唐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防患于未然。
 
其后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协助在玄武门之变中受困的李世民。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 
 
627年(贞观元年),高士廉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后来,黄门侍郎王珪将密奏托付给高士廉,让他呈递给唐太宗。
 
由于高士廉将密奏扣下,因此获罪,被贬为安州都督,后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当时,蜀地民俗轻薄,百姓都害怕鬼怪而厌恶病人,对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亲自伺候,用棍棒挑着食物,远远地递给他们吃。高士廉到任后,因势诱导,使得风俗得以改观。
 
高士廉还在秦时李冰疏浚的汶江之外,又挖掘一条新渠,让蜀地百姓大获其利。
 
此外,高士廉又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以致蜀中蓬勃办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