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国家的 最高行政机关为 “内阁”?

为什么称国家的 最高行政机关为 “内阁”? Sun, 07/01/2018 - 20:44
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内阁”这一名称,来称呼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那么,“内阁”这个称呼是如何产生的呢?
 
唐玄宗末年时设置了翰林学士,是由擅长文词的朝臣所担任。翰林学士并无品秩,是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只在宫内学士院轮值,以备皇帝不时宣诏,代其草拟诏诰文书。当时撰拟诏敕原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只负责非正式的特别诏命,所以他们只是皇帝的私臣,也仅是应和诗赋文章而已。在代宗大历年间,翰林学士仍是人员少,地位无足轻重。

北京故宫文渊阁。明朝文渊阁为内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
北京故宫文渊阁。明朝文渊阁为内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

 
到了德宗即位后,翰林学士便日渐受到重视,不仅被称为“内相”,后来更获得“知制诰”的头衔,除了取代中书省中书舍人部分职权,并整日在皇帝身边,常有进言机会,还成了草拟机密诏制且能参与政务的要职,而至最终担任宰相。因此,日后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宋朝沿唐制也设翰林学士院,宋代翰林学士的地位更是受到推崇,皇帝将这些饱学之士视为智囊,实际上就是皇帝的顾问,备受礼遇。因此,其地位也与掌有实权的中书省、枢密院“二府”的地位平等。
 
明代时,明太祖鉴于历代宰相职权太重,对皇帝权位构成威胁,于是在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一职。太祖将三省之制全废除,改由六部尚书分担国务,但六部彼此各不相属,且直辖于天子,由皇帝总揽政务,因而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但皇帝日理万机又兼任宰相之职,国事繁琐,根本无法管理所有政事。于是洪武十五年仿宋制成立殿阁学士,即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这些殿阁皆在内廷,他们常在皇帝的宫殿内与皇帝进餐,又经常侍奉于皇帝殿阁之下,进而起到辅佐的作用,为避宰相之名,故称“内阁”。故所谓“内阁”就是皇帝的秘书处,办公的地方设在内廷的殿阁,故称内阁,秘书就是内阁大学士。而殿阁学士大多翰林院出身,少数也有朝中大臣或硕德宿儒担任。内阁制度于此时期开始萌芽,由此可知明代内阁是由翰林官发展而来。
 
不过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并不高,品秩不过是五品,其任务是随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为皇帝处理奏章诏书而已,并不参与政务。直到明成祖永乐初年,大学士开始可以参与政务,并有了正式“内阁”的名称,后内阁职位渐重,逐渐把持朝政,大学士又成为实质上的宰相,故称为辅臣,为首者则称首辅。在唐代时,中书、门下省官员常互称“阁老”,也因此明代大学士就被一般人尊称为“阁老”。
 
清朝沿袭明制,仍设内阁。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之职掌又为军机处所夺,遂不再干预政务,其地位及权力就日益低落。直到宣统三年,旧军机处并入内阁,恢复内阁的形式,再度成为最高行政机关。而内阁由明代发展至清代,逐渐由皇帝私臣演变成宰辅,再演变成政府机关。从此,“内阁”就成为政府最高部门的代称,人们也多习惯用此称呼各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