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史

看文史 Wed, 08/08/2018 - 20:22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是什么意思? Wed, 08/08/2018 - 20:25
孔子周游列国时,楚国的叶公遇见子路了,就请问子路说:“孔子是怎样的人物啊?”时常陪侍孔子左右的子路,竟然不知从何角度,才能得体地描述高深莫测的老师。后来,子路向孔子禀告此事,孔子就教子路:“你为何不这样讲:‘我们老师一发愤学习,连吃饭的事也忘了。学习产生了乐趣,最忧愁的事也不见了。甚至不知自己已将迈入老年,却像年轻小伙子一样积极奋发呀!’” 
 
孔子曾经自述每十年都有新的境界,正是来自他一生“学不倦”的精神。我们要把握年少的黄金岁月,努力向学,往“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的境界前进。这五个阶段,虽然不能一蹴可及,也正告诉我们目标尚远,应该力学不辍,不可半途而废! 

孔子画像
孔子画像

 
那么孔子到底如何形容自己的每一个阶段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意思就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全心定在求学上;到了三十岁,学业有了根底,能立住不会摇动;到了四十岁,遇到任何变故,都能权巧应付不被困住;到了五十岁,就能知道上天的命令;到了六十岁,听到任何一句话,都能明白它的本义;到了七十岁,顺从自己内心的欲望做事,都不会超越规矩法度。”最后,我们再来仔细地认识认识这五大阶段吧! 
 
三十而立 
 
古人三十而立称作壮年,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遇事能独当一面,不为风雨所动。 
 
四十而不惑 
 
不但不为风雨所动,还能明辨事理,通晓日月四时的运行规律,不为外界的纷繁事物所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 
 
中国古代把天视为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能知天命者,必然会明白自己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这显然是比不惑更高一层的境界。不惑还对利害得失有所计较,而知天命则超越了利害得失,直接指向了人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就是天道赋予人的使命。 
 
六十而耳顺 
 
六十而耳顺则是任你狂风暴雨,我自波澜不惊,不仅事理清楚,连喜怒哀乐皆恰到好处,没有不顺的地方。知天命是尽己之道,而耳顺是既能自己知天命,又能使自己和顺于外物,不逆于他人,这又是一层境界。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从内心到行动上都合为一致了。就像鱼在水里可以自由地游,却感觉不到水的存在。鸟可以在天上自由飞,却感觉不到风的存在,人在按天道行事,达到了中庸的“至德”,能够从心所欲。孔子注重仁德,注重礼仪,其实仁和礼不仅不是对身心的束缚,恰恰是对身心的保障。越是将自己和道德礼仪融为一体,获得的大自在也就越多,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其最高境界。 


 

历史典故中的羹汤

历史典故中的羹汤 Wed, 08/08/2018 - 20:24
文/梅媛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新嫁娘》,其内容中提到的“羹汤”可说是一道华人所熟悉的家常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羹汤”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料理,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既重要又有趣的角色。像是“闭门羹”跟唐朝名妓史凤有关;“分一杯羹”来自于汉代刘邦的故事;“东坡玉糁羹”竟然是因为苏东坡的儿子为了孝顺他所做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关于汤羹的典故很多。
中国历史上,关于汤羹的典故很多。

 
这些有趣的历史典故,都是中国昔日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闭门羹:吃完了请走
 
“闭门羹”一词,常用于被拒绝的场合,那么为什么是吃闭门“羹”而不是吃其他的菜或汤呢?这得从唐朝名妓史凤接客的历史故事说起。
 
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她不仅拥有沉鱼落雁之貌,而且能歌善舞,方圆百里之内的贵胄子弟、风流才子,都以一睹史凤芳容为快,妓院因此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然而,史凤恃才甚高,她重才不重金,所以把前来求见的人,以品貌才学分成三六九等,对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若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之辈上门她则赏他一碗羹汤,后来,上门求见的人只要一看见羹汤,就心领神会,知道史凤不愿接待,知趣地离开告退。
 
“闭门羹”也就由此事而得名并流传至今,后来“闭门羹”成了拒绝客人的代名词。如今,“闭门羹”还是安徽沿江一带的传统名菜呢!
 
分一杯羹:保住刘邦父亲一条命
 
从某件事中得到一些利益时,会说“分一杯羹”,但又为何是羹,而不是分一杯茶或一杯酒呢?这其中的典故则跟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有关。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刘邦被封为汉王前,一直居于沛县。楚汉相争之后,沛县为西楚领地,刘邦派人去迎接父亲,却被项羽手下阻挡,几次攻守交战之后,刘太公与刘邦之妻都被楚军抓起来当作人质。
 
在持续对峙之际,项羽心生一计,想利用刘邦的父亲来要胁刘邦,于是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投降,我就烹杀你的父亲。”没想到刘邦却回答道:“你我因为楚怀王的命令而结拜为兄弟,所以我父即是你父。你真的要把你老爸煮成羹汤,那也分我一碗吧!”
 
刘邦看出项羽不会真正动刀,而说出了这一段话,这一招也因此让他父亲保住了一条命。“分一杯羹”一词从此流传于后世。
 
东坡玉糁羹:人间无此味
 
苏东坡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一位美食家,不但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一道道以东坡命名的食物,更留下了许多描写食物的诗词歌赋,许多美食经他品尝后,便宛如飞上枝头的麻雀,从此名声大噪,“东坡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绍圣四年(西元1097年),已经62岁的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岛儋州,当时生活非常艰困,当地居民只能以山薯充饥,苏东坡也入乡随俗,吃着山薯。跟随苏东坡到海南的三儿子苏过,见年迈的父亲身体不好,就想办法将山薯弄碎,做成羹汤给父亲吃。
 
苏东坡吃完后心情愉悦,便即兴做了一首诗,题为“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意思是说,传说中的天上美品“酥陀”是虚幻不实的,其味如何不可知,无法与玉糁羹相比,但人间佳味,即如隋炀帝所极为称道的“金齑脍”,却是不能与“玉糁羹”相比的。
 
就这样,一道简单清淡的“玉糁羹”,在超然自得的苏东坡笔下成了一碗“人间难得几回有”的圣品,“东坡玉糁羹”的美名也因而流传至今。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4)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宗室名将 河间王李孝恭 (4)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Wed, 08/08/2018 - 20:23
(接上文)
 
建丰功 镇守扬州 
遭诬告 宠辱不惊 
 
李孝恭所任职的扬州大都督府是东南重镇,辖地广阔。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就在此建筑城池,称为邗城。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在广陵设置扬州总管府,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扬州总管府,改设江都郡,扩建城池,并征调淮南一带的壮丁十几万人,一举将邗沟开挖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水面宽阔达四十步,河道旁修有御道,路旁种着柳树,后人称之为“淮南运河”。隋炀帝接着又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开凿广济渠(即汴河)与永济渠;在今江苏、浙江境内开凿江南运河,从而形成了沟通江、淮、河、海的南北大运河。这条大运河自隋代以后,历时一千几百年,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交通的命脉,也是扬州得以繁荣的首要条件。大运河的通航促进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扬州真正意义上的繁华由此开始。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李孝恭的画像
清康熙年间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中李孝恭的画像

 
当时的扬州,地临邗沟、滨长江,又接衔大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扬州是直接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繁荣,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中的佼佼者。隋唐时期的扬州已经取代了六朝时期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地位,成为江淮地区最大的政治中心。 
 
扬州地处江淮,在隋唐统一的新版图中,位于南北交流要地,临长江,滨大海,衔运河。自三国以来三百六十多年的南北分裂,把淮河流域分割为对峙的两大部分,有时甚至是多方割据对峙。隋唐统一后,迫切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南北交流的政治经济形势给扬州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扬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通向沿海地区和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隋炀帝即位前曾任扬州总管,即帝位后,曾三次巡幸至此。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604─618年),在扬州前后住了两年多,营建了江都宫,并提高江都太守的品秩,与长安、洛阳的京兆尹、河南尹相同。李孝恭出任扬州大都督,足显唐高祖对他的信任。 
 
李孝恭成为北起淮水、南至岭南广大地区的一方统领。他想以威名震慑边远地区,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住宅,宅前设置非常森严的防卫设施。不料,有人就此借机诬告李孝恭要谋反,唐高祖召他到长安,经查无据,就把他留在京城,担任宗正卿。宗正卿是宗正寺的最高长官,负责处理宗室事务。
 
大唐宗室是唐代社会显赫的勋贵阶层,为了加强宗室管理,充分发挥宗室藩屏皇权的作用,唐王朝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唐初依隋制设立了宗正寺,宗正寺为唐朝九寺之一,主要负责宗室事务,是唐代中央专职宗室管理机构。唐王朝十分注重宗正的人选,尤其是宗正卿和宗正少卿多由德高望重、戚属尊贵的宗室担任。 
 
李孝恭后来又担任过梁州都督、晋州刺史。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授予李孝恭礼部尚书之职,改封为河间郡王。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在一次宴会上,饮酒过量,不幸去世,享年五十岁。李孝恭逝世后,唐太宗为之痛哭,亲自穿上素服为他举哀,下诏赠司空、扬州大都督,陪葬于唐高祖的献陵。
 
李孝恭的后人也为巩固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勋。其长子李崇义袭爵为谯国公,曾任益州大都督长史,甚有威名,后来卒于宗正卿任上。其次子李晦,曾任营州都督,善理政事而闻名,深受唐高宗器重。一次,唐高宗准备巡视洛阳,令李晦留守,行前对他说:“关中之事,全部托付给你了。相机治事,不必事事请示。”武则天执政后,李晦又担任户部尚书,死后赠幽州都督。 
 
结语 
 
李孝恭是宗室诸王中统一江南的主帅,功列第一,德才兼备。他的指挥才能和为人作风,有以下三点足以为后人典范: 
 
一、长于谋略,善采众议。 
 
李孝恭奉命南下,抵达汉水流域时,击败盘踞于此的农民军武装。他从战略全局出发,力排众议,释放俘虏,为唐军迅速平定巴蜀地区奠定了基础。在攻萧铣之战中,他又下令将缴获的大批战船全部放入江中,以造成唐军已攻占萧梁首府的假象,达到了预期效果,顺利占领江陵。在指挥大军作战过程中,李孝恭常召集诸位将领议事,多次采纳大家的正确建议,几乎是战无不胜。在担任扬州大都督之后,针对扬州地域广阔,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举足轻重的形势,他修建威武官府,以震慑四方。至于后来因此被人诬告,则是他始料未及的。 
 
二、平易近人,礼贤下士。 
 
李孝恭虽然贵为王室宗亲,但他为人谦恭,平等待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在平定萧铣之战中,唐高祖安排李靖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实际上将剿灭萧铣的军政指挥大权交给李靖来担负。这一安排具有较大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主帅与长史争权,难能可贵的是李孝恭宽宏大量,李靖谦让,两人都不贪权争功,所以同心同德,配合默契。平定江南后,李孝恭声名甚盛,但他能宽恕退让,没有骄矜自伐之色。因而,唐太宗待他也较宗室诸王亲近,无人能比。 
 
三、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李孝恭居功不骄,宠辱不惊,对爵位、官职、财产看得很轻。他深知自己功高望重,容易受到猜忌,引起祸端,所以就纵情游宴,后房有歌姬舞女多达百余人,企图借饮宴歌舞,以表示自己无争夺名位之心。他对住地京城高祖赐予的豪华宅第,常心中不安,曾对亲人说:“我所居住的宅第壮丽非凡,但这本不是我内心所追求的东西。我想把它卖掉,另建一座简易朴实的宅第,大致够用就行了。我死以后,儿子们如果有才干的话,自然可以另立功业,守住这样的产业也就够了,如果无才败家,他人也不会算计这普通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