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论坛

看论坛 Mon, 08/13/2018 - 20:10

高善文演讲 引发强烈反响 《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忧虑》

高善文演讲 引发强烈反响 《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忧虑》 Mon, 08/13/2018 - 20:17
【本报综合报导】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之时,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博士为山西证券做的演讲——《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忧虑》,迅速火爆金融圈,内容是探讨中美贸易争端的话题,全长70多分钟。尺度之大令人咋舌。
 
高善文博士于7月28日上午应邀参加了山西证券成立30周年的主题活动,并围绕中美贸易争端话题进行了演讲和交流,主要内容延续了他于4月11日在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相关演讲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中国生产的太阳能板(AFP/Getty Images)
中国生产的太阳能板(AFP/Getty Images)

 
活动结束之后,网络上开始疯传关于此次高善文博士演讲的各种笔记和解读,以及视频录音。
 
但高善文不肯认领网路上疯传的相关演讲稿,同时把其4月11日的演讲稿,重新在个人博客推送。
 
8月1日,经济学者何清涟在推特说,高善文否认演讲全文,但这份高善文不认领的报告,与清华许章润报告相同:主攻方向不同,但说的都是体制内人士普遍担心的问题。从信息含量与矛头所向来看,绝对有来头。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博士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博士

 
这份演讲稿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当初发动中越之战是外交上的投名状,使得美国彻底接纳了中共。对外开放,核心本质是对美开放。
 
二、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克林顿让美国主流相信我们会成为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并且价值观也会向美国那一套自由民主靠拢。
 
三、但之后的17年我们国有体制在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增加,意识形态也和美国一开始的期望有偏差,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觉得克林顿把他们忽悠了,中国从伙伴变为对手。
 
四、如今美国来势汹汹,我们准备不是很充分,这次中美交锋有可能会对未来30-50年的国家造成深远影响。
 
五、俄美最近走的比较近,这一点我们要警惕。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一些观点和词句表达的不够准确,最下面有原文供大家参考。
 
有分析认为高善文演讲中有一句话最刺激中国网友,47岁的善文说,我们都已经老了,无所谓了,但这次中美关系处理不好的话,30岁以下的年轻人回家洗洗睡。
 
公开资料显示,高善文,出生于1971年,山西临汾人,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央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前身)博士。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独立董事。
 
其它社会兼职包括: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北京大学北京金融校友会理事等。
 
高善文博士专注于追踪、分析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判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资本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其言论受到中国机构投资人和财经媒体的密切关注,党媒评论甚至认为其研报能够影响短期的大盘涨跌。
 
以下是《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忧虑》演讲节选:
 
中国人通常讲改革开放,但它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个词的边界。什么叫开放?
 
中国的开放政策的核心不是向伊斯兰世界开放、不是向拉丁美洲开放、不是向非洲开放,中国的开放就是融入到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
 
开放的准确含义,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打开大门,将中国的经济毫不犹豫地加速融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融入到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之中,这是中国的开放。
 
而在一定意义上,改革是为了适应这一开放的格局,把不匹配的制度安排改掉,使得中国能够完成这样的融入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40年能取得如此的成就非常不容易,其中开放政策是极其关键的。而开放最主要的就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体系开放。开放具有这样的限定,意味着开放不是单边的。如果中国加速向美国开放,美国加速把大门对中国关起来,中国的开放还有用吗?
…… ……
 
在第三个层面上,也是最实用主义的层面上,中国对美国的商业利益开始产生侵蚀、威胁或挑战。典型的证据是,美国商会(也包括欧洲商会)对华态度的显著转变,对中国营商环境变化的抱怨,由此推动美国政府对华提出一系列政策诉求,例如公平竞争、对等互利等。
 
美国的经济制度是一种自由经济制度。所谓的自由经济制度,就是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负责维持秩序,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样的技术去生产,全是资本家和金融体系的事,政府是不参与的。英美经济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在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制度。美国学者给中国扣了一个帽子,叫国家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安排非常不兼容,随着中国经济在技术上日益复杂化,规模日益扩大,两者之间的冲突势必愈演愈烈。
 
根本的原因在于,在美国的企业看来,中国的企业背后站着中国政府,政府和企业是捆绑在一起,无法分开的。在竞争之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财政补贴、准入限制、廉价信贷、乃至直接订单等手段支持中国的企业,这使得美国的企业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都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在太阳能板行业,早期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开始尝试做太阳能板,大家处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但是美国和欧洲企业做太阳能板的时候,企业家是拿自己的钱去投资。而中国的企业背后,有产业政策,有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廉价的银行信贷。
 
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有政府的大量补贴,很容易形成产能过剩。中国已经是这么大的经济体,中国一旦形成产能过剩以后,会把产能过剩出口到全球,英美的厂商就会面临廉价产品的竞争。这样一来中国的廉价商品导致欧美的厂商被迫退出市场。
 
尽管他们在竞争之中败北,但他们认为这是不公平竞争造成的,输得心不服,口也不服。
 
未来技术发展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一竞争过程之中,如果中国的产业政策搞对了,那么欧美企业无法跟中国竞争,因为在起跑线上就比中国落后。
 
中国把足够廉价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导致欧美企业破产,中国企业垄断了市场,等到达到足够的规模,中国企业开始赚钱的时候,欧美企业已经没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了。
 
如果中国把产业政策搞错了,中国这些企业都会死掉,但是中国这些企业死掉的同时,会把他们相关的欧美企业一起拽下来陪着中国企业倒闭。
 
因为中国国企倒闭的过程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背后有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廉价信贷,市场不能够及时的出清,始终能够维持存在,始终能生产比较廉价的产品。但是欧美的企业是自由市场制度,它在这些层面上相对中国企业没有优势,最后他也会被拖垮。
 
所以中国的产业政策如果搞对了,欧美企业没有好的结果;如果搞错了,欧美企业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中国的这套市场制度的安排,在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足够大,加入了全球的生产链,并且出口巨大的背景下,欧美相关的企业是认为中国存在不公平竞争的。
 
例如,现在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太阳能板的生产企业都在中国,就是因为2009-2010年开始的太阳能板的竞争,中国通过大量的政府补贴把欧美企业全洗牌,欧美在这场战役中已经完全输掉了。
 
再比如钢铁的例子。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在所有行业之中是最严重的。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大概占到全球的一半,中国的钢铁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果是把全球的钢价都压得很低,结果是美国的钢铁商、日本的钢铁商日子都很难过。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钢铁的产能过剩这么严重呢?是因为中国的钢铁领域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国企经营难以持续,但可以通过合并或者注资继续存活,受到的市场约束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它的财务资源不能说是无限的,但也远远超过了一般公司的资本所能支持的范围。
 
所以虽然产能过剩,但是他能在这个市场上勉强存活,中国钢铁以低价销售,导致美国钢铁厂商的产品卖不出去,他就只好关门倒闭。美国厂商关门肯定不甘心,因为这不完全是技术优势或者管理优势的碾压,是因为背后中国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美国企业的破产,它会认为遇到了不公平竞争。
 
最后举一个大飞机的例子。中国的大飞机目前还没有拿到适航证,就已经有800多架订单。如果中国的C919是一个完全私营的或者是按照欧美市场规则竞争的企业,有可能拿到这么多定单吗?对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来讲,可以认为C919的这种争取订单的行为是公平竞争吗?
 
中国一旦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大飞机出口到国际市场,波音和空客可能因为低价竞争而关门。波音和空客都会觉得这是不公平竞争,但是如果它去WTO控告中国,会发现中国不违反任何一条WTO协议的规则。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围绕国有企业、产业政策、政府补贴就没有制定规则。因为当时美国的意识里,根本没有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制度这个概念。所以在非常底层的层面上,中美之间冲突的核心,我认为是两种经济模式的冲突。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WTO是围绕自由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规则,中国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这两种制度的运转是不一样的,而且相互之间是不兼容的。两者的竞争中,任何一个单个的企业遭遇中国国企的正面竞争都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但是一定能说中国这个制度更有效率吗?中国这种制度的成本一定最低吗?一定能够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吗?一定能够获得更有效率的经济成长吗?这个是不一定的。
 
中国不那么在意所谓的投入产出的回报效率没有关系,但是中国参与了全球市场,在美国看来中国扭曲了全球市场的竞争。换言之,这对目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形成了挑战。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讨论完这些问题我们就容易知道和理解,对华在经贸问题上奉行强硬路线是美国朝野两党的共识,在美国国会享有广泛的支持,在美国社会也越来越享有广泛的支持。
 
纵观中美恢复交往40多年的历史,从1972年到1992年,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对抗苏联。所以尽管中美之间在很多领域存在不同,但是中美两国关系走得很近,大量留学生可以去美国学习,经济可以正常往来。
 
从1992年到2012年,美国的战略思想界希望把中国纳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并进而希望中国会由此变得更市场化、更接近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美国商人而言,中国市场广阔,可以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与此同时中国当时在技术上完全不足以对美国构成挑战。所以美国的战略思想界和工商界都支持与中国接触,美国商会对华态度友好,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压舱石。
 
2012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这些基石都动摇了,反对中国正在成为美国朝野的共识。
 
总结来说,美国国内有三种政治力量,在反对中国这个层面上有高度共识。
 
第一股力量是美国战略思想界,他认为中国的意识形态与美国背向而行,以前的对华政策是失败的。第二股力量是锈带地区的产业工人,他们认为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后,承接了大量制造业工作,导致他们失业。第三股是美国的工商界,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制度对他们构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侵蚀了他们的利益。
 
美国的战略思想界、锈带地区的产业工人和工商界,是三股相互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这三股相互独立的政治力量在反对中国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形成了广泛的共鸣。从美国的政治光谱上看,这大约是目前的现状。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双方相向而行,寻找和扩大利益的交集,需要把经贸关系视为最重要的共同利益加以维护和巩固,需要在涉及经济模式等关键问题上相互妥协,并形成制度化的安排,需要在各自的政治光谱上找到可靠的内外盟友。
 
需要担心的前景是,如果这些妥协无法达成,再加上在技术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在双向投资、技术转让、人才流动等领域,中美会从过去日益融合的局面走向未来不断分离的局面;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会分裂为中美各起炉灶的碎片化过程;中美关系由此变得越来越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