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名将 宋国公萧瑀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开国名将 宋国公萧瑀 (上)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Fri, 06/08/2018 - 12:56
文/云中君
 
萧瑀(音yǔ),字时文,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名鲕,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萧瑀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郡王,年轻时以讲孝道闻名。他幼时学习勤奋,很会写文章,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他也爱好佛学,一向注重静心养性,隋炀帝的萧皇后是萧瑀的姐姐,他作为外戚虽是隋炀帝的重臣,曾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后来却因为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之后受到薛举进攻,奋力抵御。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萧瑀归附唐朝,善理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他做事兢兢业业,又铁面无私,无论谁犯有过失,必加弹劾,故而为人所惮怕。唐贞观年间多次被罢相,却仍为唐太宗所重视。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他说:“性情耿直超过古人,但善恶过于分明,不免有时失误。”后来唐太宗因为敬佩萧瑀的忠诚与胆识,特赐他诗一首,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萧瑀画像
萧瑀画像

 
唐贞观初年,萧瑀任尚书左仆射,仍为宰相。李世民同时又起用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为相,与萧瑀一起分理国事。萧瑀由于出身显贵,曾与唐高祖李渊同为隋朝大臣,因此他看不起出身低微的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和魏征等人,在论政事时常与他们发生争执,即使在唐太宗面前也经常对众臣出言不恭。萧瑀秉性鲠直狷介,难容他人之短,一见房玄龄等人有过失,就痛加弹劾,并时常贬低他们。李世民曾多次劝告,他则不以为然。李世民为此对他产生不满,他任宰相期间,时而被罢免,时而又复职,先后曾被授予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常卿、晋州都督、河南道巡省大使等职。房玄龄、魏征、温彦博曾犯小错误,萧瑀上表弹劾,但竟然没有被追究,反给自己造成损害。为这事被罢免了御史大夫,改作太子少傅,不再参与朝政。
 
唐贞观六年(632年),萧瑀被授予特进这个闲散官衔,行使太常卿职务。贞观八年(634年),萧瑀任河南道巡省大使,有个应当审问判罪的犯人不肯交待犯罪情节,于是放在铜格上用火烤,用绳索捆绑吊打,一直整死了,太宗特地使得萧瑀免于处分。
 
贞观九年(635年),萧瑀被调回朝廷任命为特进官衔,参与朝政。他的生性好斗,经常和同僚们争吵,多次触怒太宗。但是,唐太宗尊重他的行政经验,以及廉洁耿直的品质,数次被罢免或降职之后又重新启用。 
 
萧瑀作为一个前朝亡国皇家的后裔,在唐朝的政治生涯,屡任宰相,与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善始善终。他始终在朝廷的权力中心,其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唐高祖李渊为帝的武德朝。入贞观朝后,五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共有8人为相,与唐朝荣辱与共,可谓兴旺发达,这个结果是历史上罕见的。 
 
压轿郎官 九岁送姐出嫁 
受封为王 联姻大隋皇室 
 
在大隋朝晋王王妃的送亲队伍中,有一个小孩,年纪只有九岁,他却是使团中级别最高的“压轿郎”官。他就是萧岿的儿子萧瑀,跟随姐姐一起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隋朝都城长安。这一“行”决定了他与姐姐的光辉前程,对曾祖父昭明太子萧统这一支萧氏家族以后数百年的兴旺发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和姐姐都成了这个家庭至关重要的人物。 
 
作为皇子的萧瑀在父母的呵护下,在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他离家以“压轿郎”官赴长安时,刚刚被封为新安王。晋王大婚热闹过后,独孤皇后很快就了解到王妃儿媳妇孤寂的这种心情,很快就与丈夫皇帝隋文帝杨坚商定:把萧瑀留下,一方面姐弟相伴,可以略免儿媳妇王妃的思乡之情;另一方面,可以让萧瑀在隋朝皇室中成长、接受教育。于是,萧瑀被留在长安,与姐姐和姐夫晋王杨广一起生活。这样生活了五年,萧瑀与姐夫晋王杨广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后来,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兄弟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使萧瑀跟大隋皇室的关系更加亲近。 
 
隋炀帝杨广当太子时,萧瑀被任命为太子右千牛。杨广登基为帝之后,萧瑀改任炀帝主管衣服的尚衣奉御,加了个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的头衔。
 
有一天萧瑀突然患风湿病,却不让家属请大夫治疗,还说:“如果老天给我一个晚年,就用这病作为退隐的理由。”他姐姐知道后前来开导他:“凭你的才智,完全可以播扬名声光耀父母,怎能轻率地损害身体去求退隐呢?如果这事受到追究,那么就会犯下大罪。”
 
疾病将要痊愈时,他姐姐又来鼓励他,因此他再次立下了任职进取的志向。连续升任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凭着皇后弟弟的亲近关系,炀帝把机要政务都交给了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