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8)

发表:2018年11月18日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三字经
三字经

原文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字词解释

(1) 曰:称为、叫做。
(2) 四时:四季,四个季节。
(3) 运:运行,运转。循一定轨迹周而复始的转动。
(4) 穷:终极、尽头、停止。
(5) 四方:四个方位、方向。
(6) 应:对应、相应。
(7) 乎:在、于。
(8) 中:中央。

译文参考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季各有特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不断地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循环不已。

东、南、西、北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这样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读书笔谈】

也许有人会困惑,为何上一篇,一开始讲知识的时候,要从数字开始呢?(“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这一篇的春夏秋冬的四季,不是更接近生活吗?其实这里体现的是道家的自然宇宙观。是《道德经》里老子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界万物是从一个混沌的状态开始,经过漫长岁月演变成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第三种物质,进而变成自然与世上的万物。所以上一篇的数字从“一而十”最后说到“万”指的不仅仅是一到万的数字本身,而是古代道家宇宙观的体现,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从无到有,从一到万,为的是教给孩子一个庞大的宇宙观,了解我们人在整个自然界,在天地万物之间所处的位置和联系,是不可分开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从数字的一到万开始进入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因此《三字经》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维扩大到整个宇宙。把人的眼界抬到很高的位置。信息量非常大,每一个角度要打开,都是深不可测的广博学问。但这只是启蒙,因此点到为止。很快再从宇宙回到人的生活,于是紧接着讲到这一篇的四季的变换和地理的方位。

一年四季:春天是生的季节,万物生发,适合农家耕种播种,错过就会失去生机;夏天是迅速成长壮大的季节;秋天收获;冬天就不适合活动,就要好好保养了。人的养生和农家的耕种,都要顺应四季,否则,农作物长不好,人的身体也会受损,人的活动要紧跟整个自然的节奏,而自然的节奏就反应在四季的变化,不可逆天而行。

四季的更替也蕴涵着一天作息的道理,一天之中,也有四季的节奏。早上有如春天,要早起,让自己富有生机;中午前后的白天有如夏季,热烈而活动旺盛;傍晚有如秋季,活动收敛;夜晚有如冬季,人们入睡休息,藏好养好精力,准备第二天的到来。

而今不少现代人违背自然规律,不按时作息,吃的不是应季食物,引发了各种现代病,遗忘和抛弃了祖先的教导。三字经的学习,不仅教人善良聪慧,还会使人懂得很多传统的养生观,引发对传统医学、农学和天文地理的广博的兴趣。

至于地理方位的学习,有何意义呢?辨别地理方位非常重要,在战术中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走到陌生的地方,懂得地理知识,就不会迷路,直到今天,这些基本的常识,都非常实用。

《三字经》教给孩子的东西,都是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看看下边的故事,就会更加明白了。

黄帝和指南车
黄帝和指南车

【故事天地】黄帝和指南车

在指南针未发明前,人类赶路,辨认方向全靠天上的太阳和星星。当时的古人,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白天则利用日影来分辨方位。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四项重要的发明。其中指南针的发明是最早的。两千多年前,当时的人们就知道把磁石制成“司南”,利用它来定南北方向,所以“司南”可说是指南针的前身。不过,同样可以辨认方向的指南车,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

大约在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族群和部落。黄帝是当时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那时候,在东方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不仅十分强悍、凶猛,还对黄帝心怀怨恨,不愿服从黄帝的指挥。后来,蚩尤联合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和黄帝展开大战。为了对付这个拥有各式各样铜制武器的顽强敌手,黄帝苦思对策,终于发明了战斗的锐利武器──弓箭。又因为北方风沙大,时常刮起阵阵的大风沙,为了不使士兵们迷失方向,黄帝的部下,成功地制造了“指南车”。

两军在涿鹿交战,蚩尤的士兵虽然勇猛,但遇到黄帝的军队,却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退。这时战场上虽然没有刮起大风沙,可是却起了浓雾,白茫茫一片,两队人马,根本就分不清东西南北。

而黄帝的“指南车”上放着一个铁做的人,铁人的手永远指著南方,靠着“指南车”指引方向,黄帝的军队能在大雾中辨明方向,将蚩尤打败,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涿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