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本土确诊奔2000例 27个街道病例来源不明 (图/视频)

发表:2022年01月09日
记者:李木子综合报导
西安市累计本土确诊直奔2000例,27个街道病例来源不明并外溢多省。(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西安市累计本土确诊直奔2000例,27个街道病例来源不明并外溢多省。(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1月7日,陕西省西安市COVID-19疫情本土确诊病例再添46例,累计确诊达1959例,即使官方在5日高调喊出新造名词 “ 社会面清零 ”,近3天也增加了166例,仍有逾40000人被集中隔离,且有27个街道部分病例来源不明,并外溢多省。

据陕西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月7日0-24时,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6例均在西安市。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本土确诊1986例,其中西安1959例、咸阳13例、延安13例、渭南1例。上述官方数据无法求证,外界质疑数据的真实性。

西安疫情爆发以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有官员利用“疫情”,在强行“为人民服务。”

一位社区做批发的大姐想办法搞到蔬菜、面包等生活物资以低价卖给社区,结果被社区人员取缔了,说是未经批准非法卖菜。然后社区就开始专门“为人民服务”指定配送。看这样的菜,居然60元一袋。 pic.twitter.com/5Ul4gbtWDD

— RICHARD FULL (@RICHARD08999364) January 7, 2022

西安市27个街道部份病例来源不明,外溢病例涉及几个省。

央视新闻7日报导,陕西省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截至2021年12月下旬,西安已有10个区27个街道出现病例,并且有些病例来源不明。多个街道、小区出现聚集性疫情,说明已经发生社区传播并出现逐步扩散的趋势,而且有向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发展的风险。同时,几个省份报告发现西安外溢病例。

截止1月6日18时,西安市仍有45760人被集中隔离。

新浪陕西8日消息,截至1月6日18时,西安在用431个隔离点,隔离45760人。目前,密接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期间每日 “ 双采单检 ”,第14天进行1次核酸平行双检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组织处副处长宋汶洮,因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西安百姓的悲哀:为什么有人不惜违法、冒死也要逃离西安?》,被免职。文章内容大意为批评西安的防疫措施野蛮粗暴,甚至导致西安人“担心的不是染病而死,而是在没有碰到疫情之前就已病死、饿死了“。 pic.twitter.com/R0PNwwxzzg

— 中国文字狱事件盘点 (@SpeechFreedomCN) January 7, 2022

《陕西都市快报》消息,1月8日下午西安市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通报,自2021年12月9日0时至7日24时,西安市累计本土确诊病例1959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治愈的180人均在西安秦皇医院隔离康复。现有1779例确诊病例在市胸科医院、市第四医院航天院区、长安区医院隔离治疗,患者总体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其中重型19例。

1月8日9时起,西安市进行新一轮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共设采样点3147个、采样台6669个、流动采样队2137支,采样人员有15185、其他服务人员46694人,重点区域应检尽检,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網傳隧道擺滿鐵床 西安市民:到處建方艙
西安當局下令「社會面清零」,大批居民被拉走隔離。有西安市民透露,西安疫情嚴峻,到處在緊急建方艙醫院。網傳視頻顯示,在一個隧道裡,工作人員正在擺放鐵床,不清楚是用做方艙醫院還是隔離點。 pic.twitter.com/Zxb0btgO56

— 小婷 (@ttingxiao) January 4, 2022

所有封控区上门采样,一户一管,所有管控区(含郭杜街道全域)采取10混1方式采样,10个重点城中村全部上门采样,单人单管,雁塔区、高新区全员采样,集中隔离点采取上门采样,鼻咽、口咽双采单检。

截至2022年1月8日,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55个。

1月5日,西安官方已经按照之前声称的 “ 4日清零计划 ” 宣布达到了 “ 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引发网民极大关注和质疑,有网民说,“ 病毒也要服从裆中央的安排。” 有大陆网民讥讽地说,“ 把城中村确诊的、密接的、隔离的都拉出西安,当天就可以清零!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全中国有疫情的地方同时这么做,就可以同时清零!好样的!”

西安疫情期间,当地“普通”小区没菜吃时,盒马公司不仅不涨价,还全力供货,以至于老百姓要“抢”,下单晚几分钟就抢不到的那种程度。好了,正因为盒马在封城期间还敢为人民服务,政府开始找借口惩罚盒马了。西安市民出来挺盒马了。这tmd的什么政府?历史上最黑暗的啊! pic.twitter.com/pssDWetvyx

— Jam (@Jam79922967) January 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