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吹捧清零政策 评论翻车 网管急了 (组图)

发表:2022年07月18日
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
中国14日单日新增533人染疫,预估这波疫情已蔓延至少19个省市。(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14日单日新增533人染疫,预估这波疫情已蔓延至少19个省市。(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7月14日起,《人民日报》评论版刊登一系列文章吹捧清零政策,引发民间不满,网友纷纷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嘲讽、吐槽,导致网管将相关内容清理殆尽。仅据官方数据,中国14日单日新增533人染疫,预估这波疫情已蔓延至少19个省市。

官媒吹捧清零政策   评论翻车网管删贴

7月14日起,《人民日报》评论版刊登一系列文章,解说 “ 动态清零 ”,同时强调凝聚抗疫共识。首篇文章《毫不动摇坚持 “ 动态清零 ” 总方针》,引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湖北考察的说法,他说,“ 如果算总帐,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 ”,强调评价防疫政策的最重要标准是 “ 保护和挽救生命的成效 ”。

至于经济民生受到冲击,文章称,短期难免会造成一定的暂时影响,“ 放眼长远,将换来更健康持久的发展 ”。文章重申,疫苗接种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且各地医疗条件存在差异;强调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 可持续且必须坚持 ”。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7月14日起,《人民日报》评论版刊登一系列文章,解说“动态清零”,同时强调凝聚抗疫共识。(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7月14日起,《人民日报》评论版刊登一系列文章,解说 “ 动态清零 ”,同时强调凝聚抗疫共识。(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相关消息传出后,微博上以 “ 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效果最好 ” 为标签的话题成为热搜,吸引了279.8万人关注,近800条留言。

网友纷纷留言说,“ 自说自话 自吹自擂 自我欺骗 自讨苦吃 ”    “ 死在急诊室急救室外等待核酸结果的冤魂,听了都说好 ”    “ 要一条路走到黑?”    “ 成本?经济?百姓的生活呢?”    “ 只要遮住眼睛我们就是最幸福的。”    “ 文章写遍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 请问你们的 ‘ 最经济、效果最好 ’ 有数据支撑吗?核酸花了多少钱、这两年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小微企业倒闭、一刀切封医院导致多少人死亡,有数据吗?”

随着民间质疑声不断,网管展开删贴行动。截至15日晚间10时许,阅读量降为34.7万,留言只有60则。

截至15日晚间10时许,阅读量降为34.7万,留言只有60则。(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截至15日晚间10时许,阅读量降为34.7万,留言只有60则。(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截至15日晚间10时许,阅读量降为34.7万,留言只有60则。(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疫情蔓延19省市   清零遭重挫

根据中国卫健委官方15日通报,中国14日新增确诊病例113例,其中本土病例64例,分布在甘肃省30例、广东省17例、海南省7例、上海市6例、江西省2例、内蒙古与河南省各1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20例,在本土病例368例中,广西省165例、河南省51例、甘肃省41例、上海市39例、广东省39例、江苏省13例、山东省9例、江西省7例、福建省3例、海南省1例。

这波自安徽省爆发的疫情,伴随COVID-19变异株Omicron的亚变异,是传播速度更快且传染力更强的BA.5,《健康时报》8日曾报导,估计至少已蔓延至19省市,包括入侵经济重镇上海市与首都北京市等地。估计当局短短1年时间,耗费人民币1兆4500亿元,但迄今仍难断根疫情。

前波疫情重灾区上海市封控两个月,直至6月才解封,“ 健康时报网 ” 14日报导,截至13日24时,这波疫情上海市通报400多例新增本土病例。但此确诊数据普遍遭到民间质疑。

在上海浮现疫情卷土重来迹象后,上海人纷纷开始囤粮,澎湃新闻15日报导,若干知名线上买菜平台又公告运力吃紧及清晨6时30分开放预约。

疫情加剧的河南省新增病例52例;省会郑州市缩短核酸检测间隔,从原本72小时缩至48小时。而与这波疫情爆点泗县同样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怀远县,15日起实施封闭管理,期间除所有人足不出户外,同时执行全员核酸检测;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也实施为期3天的管控。

此外,甘肃省兰州市也因当前疫情宣布封城。健康时报网14日报导,这波疫情兰州市新增确诊至少193例,近期离开兰州市的民众,频繁往来于四川省、青海省与陕西省,是否造成疫情外溢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