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会面 重提“血脉相承” 接受“中华民国”?
【记者岳超报导】日前最引发全球媒体关注的,就是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11月7日新加坡的会面了。两人在媒体记者镜头前长时间握手,并分别致词5分钟,之后就进入约1小时的闭门会谈。会后,双方分别举行了记者会。几乎全球主流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了此次的“习马会”。
之前,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陈以信在台北时间11月3日晚对外表示,马英九总统11月7日将在新加坡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并称马英九此行目的是要“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不会签署任何协议,不会发表联合声明。”
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FP/Getty Images)
此次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双方是“自然会面”,还是经过“事先筹划”,有不同说法,但此次会晤本身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和期待。
事实上,习近平在上任后已经和国民党高层有过多次会面,例如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同年6月在北京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会面;今年5月在北京与国民党新任主席朱立伦会面等等。今年北京举行的“九三”大阅兵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出席并再次同习近平会面。然而此前的这些会面,都没有本次的“习马会”那样引发全球媒体和政界的关注,此次的会面被称为“历史性的会面”。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习马会”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是因为此次会面马英九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马英九是中华民国总统,但不是国民党主席;而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5月与习近平会见时,曾宣布自己不竞选中华民国总统。也就是说,此次马英九同习近平会面,代表的是中华民国总统,而不是代表国民党;在会面前,也是由中华民国总统府发出声明,宣布了此次会面的安排。而习近平接受这次会面的安排,相当于认同了中华民国政府,这是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回顾历史,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正式成立,经历军阀割据时期、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后,1949年被迫离开大陆,退守台湾,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中华民国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1971年前一直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71年联合国席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并决定退出联合国后,中华民国虽然在国际上逐渐孤立,但作为实质意义上的国家政体形式,一直没有灭亡,存在至今103年。而中共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历届中共领导人都宣称:台湾是中共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并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因此此次习马会面,外界认为习近平是颠覆了以往中共领导人的做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分析人士称,习近平的这种改变此前早有迹象。此前曾在2014年11月29日召开对台事务内部会议时,针对台湾当天“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的选举结果,点名批评前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认为他从1997到2008年担任11年的国台办主任期间,所采取的方法、方向、策略是“完全错误的”。
此外,习近平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的大阅兵时,选择9月3日中华民国的抗战胜利日作为阅兵的日期,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政日10月1日,实际也是隐含了对中华民国的一种正向认可,也为11月7日的“习马会”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另据报道,当天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会谈期间,习近平首先发表讲话,并称呼对方为“尊敬的马英九先生”。习近平说,两岸对峙66年,许多同胞隔海相望,造成无数家庭的伤痛,但是隔不断兄弟亲情与家人团聚的期望。
习近平说:“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马英九也在会谈中提出“巩固‘九二共识’,维持两岸现状”等五点主张,并强调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后代的幸福”,并表示“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在双方的会谈中,习近平多次提到两岸人民之间的情感和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实际上表达了中华民族“同一文化,血脉相承”的民族概念。
实际上在对待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念上,习近平近来也连续“语出惊人”。在今年9月9日去北京师范大学慰问祝贺时称“去中国化很悲哀”,并指出目前大陆小学语文教材把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是错误的。
在9月24日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时更指出“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等。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此次和马英九的会谈,实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他没有以中共总书记,中共领导人的身份和马英九会谈,而是以一个国家的代表和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会谈;习近平重提中华民族的血脉关系。这些迹象表明,习近平政府正在逐渐改变对台政策。在这个方向上习近平政府能走到多远,媒体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