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现象: 变成大山的一粒时代灰
方方是居住在武汉的作家,她在武汉1月23号因肺炎疫情蔓延失控而突然封城后的第三天开始写日记记录当天重要事件,不仅成为民众了解武汉生活和民意关注热点的重要信息来源,也通过犀利、脍炙人口的文字将武汉人和所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人难以承受之痛之伤之重通过文字宣泄排解出。来。她被称为 “ 武汉良心 ”,进而成为一种现象,大受民间欢迎,但也无可避免地为她带来不少非议和非难。
在信息不透明国家,突发事件引发的往往首先是官方的英雄激情主义,或称 “ 暖心 ” 的正面宣传。好人好事,领导英明形象充斥着官方报刊版面,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无法获得信息造成的茫然与无措感,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带来的恐惧而导致的 “ 悲情主义 ” 的蔓延。武汉封城后民众的情绪需要发泄的窗口和机会犹如聚集多年的火山岩浆。 这种情况下,任何与众不同的举措都会成为舆情的关注焦点。方方日记现象应运而生。
方方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在她的简介中说: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生于江苏南京,现居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最新长篇《是无等等》《软埋》等。
方方从1月25日,也就是武汉封城后的第三天,写下了第一篇 “ 封城记 ” 后,就几乎从未间断,记录下了一座千万人大都市突然沉寂后的点点滴滴,逐渐成为外界了解武汉封城后生活和网友们宣泄情绪的出口。
在1月25号,大年初一那天写下的第一篇封城日记中,方方写道:“ 前一阵,因为反对年轻人街头集体爆粗口,导致微博被封。尽管如此,但我现在仍然坚持她的观点:就是表达爱国,也不能以街头集体爆粗为荣,因为这是文明问题!就在准备就此永远不再开微博了之时,没料到现今武汉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导致武汉成为全国的中心,导致封城,导致武汉人到处被嫌弃,也导致我被封在城里,又恰住在中心区内。很多人来询问,也有人私信,大家都在关心和问候,让我们这些被封在家中的人倍觉温暖。有友人叫说不妨写写 “ 封城记 ”。闻此始觉,如果我还能继续发出文字的话,我还应该继续下去。也好让大家知道武汉真实的近况。”
就这样,方方坚持每天写,她的日记成了大家了解武汉的窗口,也成了新冠疫情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社会乃至网络舆论现象。
实际上,和所有900万武汉人一样,在封城期间她也没有了随意走动的自由,因此日记里的内容主要包括当日的天气和心情,医生或其他朋友同事发来的信息以及网上讨论最多的有关武汉疫情的话题,这些信息加上方方的理解分析后,就变成她的情绪和感慨。作家本能让她从现象和表现背后看到问题实质,质疑体制管理弊端和社会现象瑕疵所在。她吐出胸中闷气的同时,也起到了让读者们一解心中怨气的作用;这也许就是方方日记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上百人每日精神食粮的原因之一。
新冠肺炎导致全球六大洲中招,疫情爆发地武汉和湖北付出了巨大的人员损失,疫情蔓延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感染和死亡人数每天成倍上升,横扫之处,医疗体系受到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前景黯淡。但这场疫情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武汉湖北或中国最高层在疫情初发阶段有隐瞒之嫌,最终在无法隐瞒之时才在最高层指示下突然下了封城令,谁要为此负责?是体制的问题还是官员失责?都是民众希望了解但或许永远都不知道的真相。
这也是方方在她日记中多次提出的问题和质疑,从每一篇的题目看,都是有情绪的。
对领导的不满及质疑的就包括:
湖北官员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官员平均水平的表现;病毒是不会介意谁是平民谁是领导的 ;他们根本没有推诿的余地;线索来了,该查的就顺着查吧;引咎辞职,从中心医院的书记和院长开始:记住,没有胜利,只有结束;检验你的只有一条,就是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你也要给我们大家一个说法 ……
有关注民生和呼吁民众自律抗疫的,哀叹人生之艰辛和对生命的珍惜的,包括: 拯救他人的同时,也拯救自己;我们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再一次觉得自己命大;抗疫战还在持续,我们也还在坚持;生活那么艰难,但办法还是有的;转机随时可能出现;民在疫中泣,相煎何太急;死亡的幽灵,依然在武汉徘徊;待在家里别出来,否则我们就白拼命了;是的,活下来就好;所谓早春,总会有几天这样的日子;不止你一个人痛苦和艰难,人活着有很多方式;眼下就这样活着:团购、追剧、睡觉;我们的眼泪还没有流完;时代的一粒灰,放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也有为民请命而发出怒吼声的,比如: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中;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武汉人的痛,不是喊喊口号就能缓解的;或许那时他们才会懂得百姓;秉持人道精神,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常识;这种僵持还有多久?一旦走到这一步,如何是好?蔓延难以控制,看来这真的是个难题 ……
发表方方日记的是 “ 二湘的多维空间 ”,从最初的单位数维度一直后来的十一维,原因自然在和删帖的网警们玩躲猫猫,到了十一维看你们怎么办!?无可否认,这次新冠肺炎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观察和透析,从为高层捧场转达指示的官媒的表现,疫情发展、医疗进展、舆情民意指向、老百姓的日常等多个方面,方方的日记展示出来是多维度,用最普通的话道出种种现象,自称风格,是这次武汉抗疫期间一道独特风景线。是大众了解武汉生活,疫情救治,当日最重要时间的窗口。
她的笔下流出的是浓浓的情谊,是对武汉和对武汉人的深情、是对现实的无奈、对岁月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她的文中能感到冬日的阳光、人情的冷暖和疫情的残酷以及对现实的批评的无奈。
和官方在中共政法委的指令下,数百名官媒记者进入武汉,加大所谓 “ 正能量 ” 宣传,报导与武汉疫情有关的 “ 有温度、有泪点、有人情味的暖新闻。” 之际,方方日记真实体现了武汉封城后当地人多维生活空间。相比之下,境界和见识高下立见。悉尼的中国作家何与怀评论认为:“ 方方 ‘ 封城记 ’ 中的这些不加修饰的文字是对虚谎的控诉,也是对盛世的诘问,它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个体的渺小。”
下面介绍几篇方方日记:
2月7日,最早向外界披露新冠肺炎疫情的 “ 吹哨人 ” 之一、武汉眼科医生李文亮病逝,得到消息的武汉人通过夜晚熄灯,吹哨子的方式纪念这位医生,在中国网路世界掀起了一场尤为罕见的 “ 我们要言论自由 ” 的舆论浪潮。
方方日记连续两天关注李文亮,分别以 “ 现在,全武汉的人都在为他哭泣 ”,以及 “ 在沉沉的暗夜,李文亮就是这一束光 ” 为题。
在这两天的日记中她写道:“ 说出真相的李文亮,受到责罚,丢了性命,到死都没人向他道歉。这样的结果,今后是否还会有人敢说?…… 昨天李文亮死了。我很难过。当即发朋友圈说,今晚全武汉人都在为他哭泣。哪知,整个中国的人都在为他而哭!眼泪多得在网上涌起惊涛骇浪。这一夜,李文亮是在人们的泪水中渡到另一个世界。今天天气阴沉,不知道是否苍天也在向他致以哀悼。其实,我们对苍天已然无语,毕竟苍天又奈其何 …… 在沉沉的暗夜,李文亮就是这一束光。这么久了,武汉人能有什么办法化解自己心里的郁闷、悲伤和愤怒呢?或许,这只能这样。”
2月16日,方方这样描述武汉当下的灾难:
“ 灾难不是让你戴上口罩,关你几天不让出门,或是进社区必须通行证。灾难是医院的死亡证明单以前几个月用一本,现在几天就用完一本;灾难是火葬场的运尸车,以前一车只运一具尸体,且有棺材,现在是将尸体放进运尸袋,一车摞上几个,一并拖走;灾难是你家不是一个人死,而是一家人在几天或半个月内,全部死光 …… ”
在武汉封城第30天的日记中,方方感慨道
“ 武汉一位叫肖贤友的病人去世了。临终前,他写下两行共十一字的遗言。但是,报纸宣传时,却用了这样的标题:《歪歪扭扭七字遗书让人泪奔》。让报纸泪奔的七个字是:“ 我的遗体捐国家 ”。而实际上,肖贤友的遗书还有另外四个字:“ 我老婆呢 ”?更多的百姓为这后四字而泪奔。报纸标题为什么不能写《歪歪扭扭十一字遗书让人泪奔》,而要特意去掉后面四个字呢?会不会编辑认为爱国家才是大爱,爱老婆只能算小爱?报纸是不屑于这种小爱的?”
三月七号的日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今天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聊天中的一个词,叫 “ 感恩 ”。武汉的领导要求人民向党和国家感恩。真是奇怪的思路。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的存在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相反。不明白领导们天天学习,怎么学反了向?…… 今天的傍晚,一个著名作家给我发了一个短信,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 感恩 ’ 这个美好的词语,它的未来会满身污秽吗?而今天,它会成为敏感词吗?”
有网友评论说:这短话让人不禁落泪。
方方坦然诚恳的写作方式也让一些人感到不安,网上不断有对她发出的攻击。3月13号,她日记题目就为 “ 有人试图要挟警方对我进行打击吗?” 她指出,“ 一个被封在疫区的写作者,一个人受困家中,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该称赞的就称赞,该批评的就批评,这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但让我更难理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份并不激烈的日记,会遭到那么多人的恶意辱骂和围攻?是什么人挑动起这些辱骂的?辱骂者主要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大体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甚至,他们的学历以及成长背景是什么样的?从事什么工作?网络有记忆,有心人查询和调研一下,或许便有真相。这是件颇值研究的现象。我自己也蛮好奇。”
但面对阻力,方方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方方仅说:
“ 我每天记录一点事情,并在同时加入一点想法和情绪,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一份纯粹的个人记录,以日记体的方式。它本来就不可能宏大叙事,也不可能记下抗疫中所有的人事,更不可能用文青们热衷的语言。它就是随心所欲式的,把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下来而已。不是新闻,更不是小说。而这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不会跟所有人相同,也不会符合每个人的标准。一个人的记录,哪能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这不是常识吗?有些人,为了这本日记,花掉那么多的精力来恨我,来骂我,把自己的快乐时间都浪费掉了。可惜。当然,恨我和骂我如果就是他们的快乐,那我就成全他们好了。”
最后,我们用方方日记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次节目: 2月28,在学会独立思考一文中
方方说:“ 我们的脑袋不是长在老师的教导中,也不是长在报纸上,更不是长在会议文件里,它是长在自己的肩上。我们的脑袋要用来独立思考才更有价值。所以,无论极左骂或极右批,都不会改变我自己看这个世界的目光,也不会动摇我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方方的日记每一篇都非常精彩,3月18号的 “ 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 中,针对yi位 “ 高中生 ” 给 “ 方方阿姨 ” 的信更是言辞犀利,从她们那一代人的经历点出宣传造成的人性扭曲,再到鼓励当今年轻人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重蹈历史罪恶覆辙,娓娓道来,入情入理,读之令人动容。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介绍,听众朋友和网友们可以到法广网站上阅读日记连载。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在欧洲以不可阻挡之势肆虐,各国采取了二战以来做严厉的防空策略。多国已经采取封城封国的政策,试图阻止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前进的步伐。或许,欧洲人都要写各自的封城日记了。
发表时间: 19/0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