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赴海南考察 透露其最大的心病 (图)
上海封城因各种次生灾难远超疫情灾害本身引发巨大民怨之际,4月10日,习近平到海南三亚考察,习近平强调,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有分析认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习近平最大的心病。担心被脱钩,中共已经在全球市场抢购粮食,而乌克兰战争令中国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习近平赴海南三亚考察
据中共官媒报导,习近平4月10日到海南三亚调研,开启今年第三次国内考察。在三亚市,习近平先后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南支持种类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等情况。
报导说,习近平在考察期间说:“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疫情敏感时刻,习近平赴海南考察。
近期习近平频繁谈及 “ 粮食安全 ”。今年3月初的中共 “ 两会 ” 上,习近平将 “ 吃饭问题 ” 看作最大的事情,是 “ 战略问题 ”,称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 ”。
去年11、12月,习近平曾接连在中共内部会议中明白谈及要 “ 确保粮食安全 ”,甚至询问官员 “ 那么粮食怎么办?”
为什么习近平频提 “ 粮食安全 ” 问题?纵观历史,粮食短缺多次引发了民众动荡,从而推翻王朝。两岸智库研究院李释钊曾撰文指出,忧虑社会混乱的阴影,始终盘绕在中国共产党员的脑袋中。他们每天忧虑、害怕着被推翻。
中共发 “ 内循环 ” 文件 担忧被脱钩?
4月10日,新华社公开发布中共《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再次提出 “ 国内大循环 ”。新华社称这是 “ 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 的 “ 一个很好的支撑 ”。
中共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的底线。习近平去年底也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舆论认为,这与中国的粮食缺口逐渐扩大有关。
4月11日,李克强在江西召开座谈会,除了江西省委书记、省长,还召集了辽宁、浙江、广东、四川的省长通过视频座谈经济形势。李克强说,“ 要高度警惕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 “ 高度重视当前物流不畅对经济循环的影响 ” “ 要加强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跟踪研判,及时研究制定应对预案 ”。
时事评论员杨威撰文表示,习近平和李克强的话,都公开表达了对外部形势的担忧。中共此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重提 “ 内循环 ”,既透露了无奈,应该也试图向外展示准备与西方继续对抗的态度。
杨威指出,中共的 “ 内循环 ” 能否真正能应对外部脱钩,中共高层应该心中也多少有数。告别市场运作带动的经济高增长,回到失败的计划经济老路,显然不是中国未来应该选择的发展之路。“ 清零 ” 防疫自乱经济之后,“ 内循环 ” 和 “ 统一大市场 ” 恐怕是中国经济另一个更大规模的政治自残。
俄乌战争加剧中国粮食危机
乌克兰素来被称为欧洲以及世界的粮仓。据报导,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占乌克兰出口量的30%、小麦占其出口量的28%。CNBC报导说,2021年乌克兰取代了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商。
台媒《自由时报》4月11日引述《经济学人》的文章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粮食危机,这意味着中国饭碗里的食物恐怕会变少、变贵。
《经济学人》文章表示,去年中共病毒疫情、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水患威胁中国的粮食供应。中共与澳洲、加拿大关系紧张,中共官员担心,来自这两国的大量粮食供应或许有一天断供。
文章说,乌俄战争让中共感到惊恐的另一原因是,西方国家对俄国的严厉制裁让中共忧心,若其入侵台湾,恐面临类似惩罚。
由于近年来中国天灾频发,粮食危机本来已经迫在眉睫,乌克兰战争更加剧中国粮食危机,中共加紧囤积粮食。美国农业部预估,截至今年年中,中共将握有全球69%玉米储备、稻米60%、与51%的小麦储备。
美国之音4月11日报导,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表示,乌克兰战争一方面导致中共在国际市场上抢购粮食;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它会到其它国家租地耕种,可以说,战乱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相当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