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文件曝光地方政府动了歪脑筋 (图)

发表:2022年08月18日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

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文件显示,地方政府以罚款的方式进行创收。同天,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前7个月财政数据显示,非税收入大幅增长19.9%,其中包括罚没的资产和资金。

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文件下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按照文件的解释,行政裁量权基准是行政机关应该以特定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施行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但文件显示,各地区各部门仍存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主体不明确、制定程序不规范、裁量幅度不合理等问题。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061365611/1000
地方政府起了歪脑筋,违规出台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图片来自:pixabay)

文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 “ 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格禁止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者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 明确具体情节、适用条件和处罚标准。”

不过,从财政数据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

8月17日,中国财政部公布财政收支情况。从收入端来看,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人民币,下同),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税收收入被称为经济的 “ 晴雨表 ”,更能反映经济现状。

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02667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3.8%。各大税种中,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前7个月收入约2.37万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2.3%。

受楼市低迷等影响,与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受前期汽车销量下滑和车辆购置税减税政策影响,车辆购置税也出现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数据显示,1-7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2.2万亿元,增长19.9%。

按照中国官方的定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它收入。

《看中国》特约评论员唐新元指出,财权上收,事权下放,是最近十年来中央和地方矛盾的焦点。中央掌控七成的财权,而地方政府恰恰相反,活干的多,收入却越来越少。近年来,地方政府由于贪腐、巧立名目花钱等因素,导致财政不足的问题一直都比较严重。地方政府的收支都严重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土地财政也玩不转了。

楼市疲软导致依赖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收入大减,而地方政府就动起了歪脑筋。

去年底,一则国务院督查通报登上了新闻热搜:河北省霸州市违规出台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向下辖乡镇下达非税收入任务,组织开展运动式执法,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0月1日至12月6日期间,霸州市的罚没收入达到6718.37万元,其中11月份当月入库罚没收入4729.57万元,是1至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

无论是乱收费、乱罚款还是乱摊派,种种乱象的背后源头都指向了一点:财政缺钱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也显示,未来几年财政缺口规模将扩大趋势,预计到2025年,财政缺口将达10.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