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调查揭中国 “ 地下论文工厂 ” 猖獗 20年暴增50倍 (图)

发表:2023年05月12日
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

近日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科学》发表一篇长文,披露科学界论文造假以及地下论文工厂氾滥的现象。其中,中国学术抄袭造假成为重灾区,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论文工厂造假猖獗    中国是重灾区

5月9日,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科学》发表一篇题为 《虚假论文问题正变得触目惊心》 的长文,披露科学界论文造假的氾滥现象。文章开头写道,“ 当神经心理学家伯恩哈德 • 萨贝尔(Bernhard Sabel)使用他的 ‘ 虚假论文测试器 ’ 对约5000篇论文进行分析后,他被结果给吓住了。分析显示,发表于2020年的神经科学论文里,约有34%疑似为虚假或者抄袭作品。医学论文里,这个比例达到24%。这些数字远远大于十年前的发现。”

最新调查披露中国学术抄袭造假成为重灾区。示意图。(图片来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最新调查披露中国学术抄袭造假成为重灾区。示意图。(图片来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伯恩哈德 • 萨贝尔就职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同时也是医学期刊《恢复性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的主编。他对《科学》杂志说,“ 这一现象令人难以置信,就好像有人告诉你,你吃的东西里有30%都是有毒的。”

萨贝尔之后也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表示,虽然论文造假现像已经存在已久,但没人重视,只有少数人关心。他强调,“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无法信任科学论文,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医疗制度都会受到影响。”

4月13日,总部位于荷兰的 “ 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 ”(STM)宣布推出一款基于Web的应用软件,专门用于检测某些学术论文是否来自于 “ 论文工厂 ”。

报导指出,总部位于英国、致力于规范出版业道德标准的非营利组织COPE(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把 “ 论文工厂 ” 定义为 “ 追求利润、非官方且很可能非法的组织 ”    “ 生产并且出售冒充真实研究的虚假稿件 ”。

STM联合COPE于2022年6月发布了一篇名为《论文工厂》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论文造假、虚假作者、论文买卖现象正变得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学术界的声誉,也给大量期刊杂志带来审稿和出版困难。

中国 “ 地下论文工厂 ” 已成规模产业

根据位于美国的科学信息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科学论文总发表量23%来自中国,约为370万篇,仅次于美国的440万篇。同时,中国论文被引用的频率也在不断上升。

伯恩哈德 • 萨贝尔指出,“ 我可以确定的说,中国是造假最严重的地区 ”    “ 你如果去查看那些被撤回的论文,或者观察一下已公开的虚假论文,你会发现大部分来自中国。当然,中国不是唯一造假的地区,还有其它重灾区,比如俄罗斯。”

他说,“ 在有些中国的网站上,你甚至可以看到已经完成、有具体题目的论文,你只要去挑就好了。这简直像去商店里挑选购买一件你喜欢的体恤衫,太可怕了。”

5月8日,萨贝尔联合其他学术界人士在医学健康学术论文网站medRxiv发表一篇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间,“ 疑似造假论文 ” 发生的比例从16%上升到28%。仅从2020年来看,生物医学界的虚假论文数经估算大约超过30万。从国家来看,本国造假论文发生率最高的是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埃及和印度。但是单从数量来看,中国由于庞大的论文数量,造假论文占全球总数55%。

报告还指出,地下论文工厂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如果以平均每篇假论文售价1万美元来计算,此行业的年 “ 营业额 ” 可以高达30至40亿美元。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不光是论文工厂从中获益,甚至有些小杂志的编辑出版人员也向作者收取报酬。

萨贝尔也透露,他本人就曾被论文工厂试图招募,报酬此次可观。

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前心理学家大卫 • 比姆勒(David Bimler)曾揭露吉林大学以及中南大学2014至2020年间超过280篇学术论文造假,日前他也表示,“ 论文造假现像已经成为了一个生态链 ”。 “ 不光是地下论文工厂,还有大量中介。有人需要论文时,他们去社交媒体上就能找到这些中介。购买者只需要和中介联系,不需要直接找操刀人。”

比姆勒说,“ 这也是个巨大的资源浪费问题。中国在医学科研上投入很多资源,如果这些资源没有浪费在造假上,完全可以用来干很多事情。全世界都是这样。”

中国医院假论文数量20年暴增50倍

根据中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科研者透露,中国医学行业造假行为最为猖獗。“ 医生晋升必须要发表文章,至少国内这些年都成了这幅样子。你没有文章,到主任,到正高,可能是没法晋升的。这导致了很多论文工厂什么的被弄出来。”

但同时他也说,“ 医学领域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医生们自己也没有时间,尤其是年轻医生要晋升的时候。他是做临床的,他也要写文章,他可能真的未必有时间去做。所以可能会出现 (造假) 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早于2021年3月,英国知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出自中国医院的假论文数量迅速暴增,在过去20多年里增长50倍,非常惊人。

此外,同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旗下的3个期刊,1月也撤回70篇来自中国医院的研究人员所撰写的论文,并重话指出 “ 该学会已成 ‘ 系统性论文造假产业 ’ 的受害者 ”。

调查人员并警告,目前被揭的 “ 论文造假产业化 ” 的状况或仅是冰山一角。除了医学领域,中国工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等都可能存在相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