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捂紧荷包不消费 习近平放狠话起反效果 (图)
疫情三年、经济下滑,中国民众在 “ 清零 ” 防疫政策压制之下,不愿意去消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推经济内循环,表示会出现极端情况,更让百姓心慌。
在深圳举办的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6月14日直言,“(中国)今天发生的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没有消费欲望,这是行业今天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推经济内循环,表示会出现极端情况。
在经历三年疫情后,消费反弹不及预期。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4月至18.4%,但2023年的两年复合增长率在4月放缓;同时,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具体到食品饮料行业,据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数据,和2020年比起来,低温酸奶、饼干、啤酒、奶酪在2022年的消费频次分别下滑14%、11%、5%、6%。
法国《世界报》报道,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表示,“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因素是,工资水平没有好转:失业率略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很小。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的工作不稳定且加薪的前景不佳,他们就不会大笔地消费。”
中国经济数据在第一季度表现靓丽,然而有一点越来越明显,那就是进入第二季度之后经济不断放缓,特别是恢复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元气可能长路漫漫。除非北京当局愿意采取更果断的行动,转变经济结构去发展,然而,目前仍在大幅增加直接债务的举债规模。
自上月底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各部门为 “ 极端 ” 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中美竞争加剧之际,他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来暗示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
习近平5月30日在国家安全高层会议上说:“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随后,习近平将这一理念延伸到经济领域。上周在视察内蒙古的一个工业园区时,习近平说,“ 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习近平此前多次表示,要加速构建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的新发展格局。
香港《明报》解读习近平的言论认为,他所说的 “ 极端情况 ”,意指中国面临被 “ 全球产业链彻底脱钩 ”,须作最坏打算和准备。
习近平还说,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秘书长吴建忠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习近平希望拉动中国内部经济。中国面对国内大循环问题,人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宁愿现金在手,可见当局开错药方。
美国之音的文章认为,中国最近几个月出现的各种迹象显示,收入的下降导致内需疲软。北京当局预期的疫后 “ 强复苏 ” 已经变成了 “ 雾中花 ” “ 镜中月 ”。人们看到的是:全国各地政府债台高筑,彻底躺平,指望中央政府出手解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出口持续下跌,大量企业倒闭,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内消费陷入深度疲软,通缩阴云越来越浓。
通货紧缩(通缩,deflation),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减少,但也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通货紧缩时,会使无急迫需求与耐用品的消费延后,造成消费支出收缩,影响商家与企业的营收,并反过来造成消费力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经济衰退。
时评人士唐新元撰文《中共极力否认经济通缩是在掩盖什么?》指出,对于中国经济现状的分析,各界众说纷纭。在全球通胀(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下,中国通胀数据处于低位甚至还在下降,因此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通缩(通货紧缩)。但是,中共官方和官媒接连否认。
文章指出,中国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共控制下的变异经济体系,因此很难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通缩和通胀特征来判断目前中国经济的状态。通缩在货币方面也可体现在人们倾向于持有货币,而非投资或消费,人们需求不足、收入降低影响消费意愿。所以,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 “ 非典型通缩 ”。实际上,中共极力否认经济通缩是在掩盖经济衰退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