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届毕业生求职之路难上加难 (图)

发表:2023年07月19日
来源: 上报 / 作者:李允

中国山东省国营企业近期释出征才资讯,招募约1,000名聘雇人员,但求职人数超过预期数量,启动AI人工智能面试进行首轮筛选。另一方面,根据 “ 智联招聘 ” 人力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失业率与2021年相比增加近20%,而科技、房地产、电玩等重要产业亦受政策与疫情影响释出之职缺数锐减,在种种政、经难题相互叠加下,中共恐又将迎来新一轮失业高峰期。

中国就业市场结构转型

高阶技术人力不足

求职现场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求职现场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21年6月中共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计划于2021年至2025年间,加速推动中国由 “ 制造大国 ” 朝向 “ 制造强国 ” 转变。但根据中共人社部2022年9月公布的 “ 最缺工 ” 职业,目前仍以高科技产业人力短缺为主,占当年度的6%,面对高阶技术人才缺工问题,中共近年来虽不断释出相关福利与培训措施,但至今仍无法缓解在推动产业转型上所面临的缺工问题。

清零政策导致产业外移

中共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凭借着低价劳动力与市场强劲需求等两大优势下,吸引许多外资企业赴陆设立生产据点,但随着2019年的新冠疫情爆发以及中共发布 “ 清零 ” 封控政策之后,让被誉为 “ 世界代工厂 ” 的中国大陆遭到严重冲击。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于2022年7月发布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约有59%的外资企业考虑将生产据点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尽管目前中共当局已将 “ 清零 ” 转向 “ 共存 ”,但政策的不稳定性仍难以挽留外企留陆发展意愿。

中共整顿民营企业

派遣驻点官员

今(2023)年1月14日,中国陕西省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选派25名重要官员进驻民营企业担任 “ 第一书记 ”,同时撰文刊登于《陕西日报》,宣布未来将按照中共政府发布之《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与当地企业发展现况,制定符合民企发展的领导体制,将 “ 党建 ” 纳入企业文化之中,构建符合 “ 中国 ” 特色发展的民营经济体系。

针对企业内部进驻 “ 第一书记 ” 问题,至今已有不少经济学者提出质疑,倘若中共仍持续派官员进驻民营企业,除破坏原有自主经营权外,作法恐如同前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腾讯创办人马化腾及百度创办人李彦宏等民企老板一样,面临提早卸任的下场;质言之,在直言中共执笔下的 “ 共同富裕 ” 序幕中,民营企业已被设定为 “ 56789 ” 这一角色,既要与资源丰沛国营企业竞争,又要应对排 “ 中 ” 效应、产业外移、订单流失与防疫清零等因素影响,使得还在观望的外国投资者裹足不前。

以 “ 反垄断 ” 名义整顿民营企业

2021年中共将 “ 强化反垄断 ” 与 “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 定调为年度政府工作重点,陆续针对科技、房地产、补教等产业进行审核与整顿(如表1)。2021年4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遭国家市场监管局通报旗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触犯《反垄断法》第十七条扰乱市场公平交易支配原则,向注册卖家做出 “ 二选一 ” 垄断行径(附表2),勒令阿里巴巴集团暂停旗下电商平台运作,处以罚款182.28亿元人民币,并向该集团发布《行政指导书》,限期3年内向监管单位递交 “ 自查合规报告 ”,而阿里巴巴也成为《反垄断法》的首起开罚案例。

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指出,中共《反垄断法》的实施目的,旨在借机加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监管与控制,该作法与先前选派官员进驻民企做法一致,短期内虽有助于平衡市场运作,但从长期来看恐扼杀民营企业发展与可能性。

大学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

重复性科系限缩供给来源

中共自开办高等教育以来,长期重沿海、轻内陆的办学政策,如 “ 985 ”    “ 211 ” 工程等知名院校皆坐落于沿海一线地区;其中,在科系方面,许多院校更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重复性质系所,导致相同科系毕业生大量地涌入单一就业市场。今年3月湖南大学某名应届毕业女大生于微博上表示,因科系性质不符合企业需求而落榜,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黄姓女大生也因上述之经历最后选择拾荒度日;近年来,中共虽试图缩减整并系所重复性问题,但在 “ 菁英工程 ” 办学教育引导下,使得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无法衔接业界聘雇需求,此举无疑是从供给层面加剧了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藉 “ 摩擦性失业 ” 一词回避高失业率问题

自2022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人大关后,中共国家统计局首次针对大学生失业问题,套用劳动经济学专有名词,将其统称为 “ 摩擦性失业 ”,并认为造成此现象之主因,皆与大学生不愿放下身段、从事低阶劳动力工作有关。瑞士《新苏黎世报》驻京记者马蒂亚斯 • 坎普(Matthias Kamp)日前更针对中国就业市场问题撰写专题报导,指出中国大陆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主因,源自于先前的极端性防疫、封城与监管企业运作措施有关,如今却运用文字游戏,将失业率甩锅给大学毕业生混淆民众视听。

中国应届毕业生的影响

“ 孔乙己文学 ” 风潮盛行

受疫情、产业结构转型与民营企业职缺减少等因素影响下,青年失业率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在此期间更将 “ 内卷 ”    “ 躺平 ” 等自嘲用词,形容2022年至2023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此前,某名毕业于211工程(Project 211)女研究生,透过社群平台分享自毕业后四处碰壁的求职经历,后因碍于生计选择担任清洁人员,引起陆民热议。面对就业市场的型态改变,以及 “ 蚁族 ” 低度就业,目前在微博上,有许多大学生更借用近代文学作家鲁迅之作《呐喊》书中 “ 孔乙己 ” 一角,透过反讽短文与自嘲的方式,描写近两年来的 “ 躺平 ” 心声。

最难就业现象

面对就业市场的快速转变,让一向被视为铁饭碗保证的公务员考试,成为近两年来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首选。目前,具美国《纽约时报》报导,中共因疫情延至今年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共释出3.7万职缺,但申请报考人数却高达260万人次,是近10年来报考人数的首冠;对此,香港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国俊指出,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委靡不振,让许多年轻人在择业标准上越趋于保守,为争取竞争激烈的铁饭碗工作,而耗费更多时间准备考试,此举亦更导致中国劳力市场出现严重停摆与断层。

结论

中共以 “ 反垄断 ”、促进 “ 共同富裕 ” 之名,分别针对不同民营产业进行司法、党政、金融监管,让不少民营企业选择缩减运营规模,日本软件银行、苹果、三星等著名外资企业选择迁厂或停止在陆投资项目,使得中国大陆近年来整体就业市场受到结构性的严重打击。

期间中共透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内宣手法稳定企业信心,更透过官媒邀请21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针对此前提出的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 与 “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 ” 等两大议题进行讨论;然而,该专访节目的内容,却让许多专家学者感到不解。其中,“ 中国 ” 首席经济学家魏加宁指出,中共鼓吹 “ 经济光明论 ”,实际上是一种画饼充饥的做法,此举不仅揭露中国大陆就业市场萎靡不振的事实,更让就业焦虑充斥着整个中国大陆,然而造成此现况之主因,皆离不开中共政府一手独揽大权操控市场的政治心理,倘若中共仍无法有效翻转产业现况,中国大陆未来面临严峻求职挑战的青年民众,将成为内部社会问题与压力的一大隐忧。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