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富士康欲全部搬出中国大陆 (图)
富士康上海总部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外加苹果iPhone等产品订单的支持,再加上中国国内的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大陆的人口红利,富士康终于在中国成功了,并带起来一个巨大的供应链产业。
近年来,随着苹果加速推动产业链迁出中国、迁往印度,富士康也开始全心全意地押注印度市场,例如,它在卡纳塔克邦打造的新工厂,累计投资达到了约258亿人民币。在员工人数方面,富士康也是急速扩张,其在印度一线工厂的员工人数如今已累计达到了4万人,并计划未来三年内再增加16万人,旨在每年生产2000万部智能手机,把产能提升到与郑州富士康相当的水平。
反观大陆市场,富士康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则不断缩减业务规模,陆续辞退了超30万名大陆员工,并宣布要在2026年之前搬走约3000亿的产能。至于大陆市场的就业问题,郭台铭可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iPhone手机等硬件业务的代工制造外,郭台铭还宣布参与印度制定的100亿美元半导体生产激励计划,且已经向印方提交了在当地建立芯片工厂的申请,以助其完善半导体产业链。
这意味着什么?从iPhone组装等低端制造,再到半导体芯片等精密元器件的高端生产,富士康将全部从中国大陆搬走,不再留恋那块曾经是苹果全球最大的外加工基地了。
那么问题来了,富士康的出走,是否会导致中国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虽然新能源汽车赛道日趋火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崛起迅速,产销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准,但是否能像巨无霸富士康那样广纳员工,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那就很难说了。尽管还有以立讯精密为代表的国内代工厂商,体量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iPhone手机代工厂,但要完全有能力 “ 吃下 ” 富士康空出的份额,目前还难有定论。
客观来说,富士康对现如今的大陆市场并不怎么依赖,反倒是铁了心要在印度发展。印度市场有着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唯一的问题是当地员工素质普遍较低,水、电等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有些核心生产设备还需从中国大陆进口。这可能会在建厂之初导致富士康的产能效率大打折扣,产品良品率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暂时无法与大陆工厂的产能效率相提并论。不过,就像当初刚刚在中国开厂一样,假以时日,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有的说,印度被称作 “ 外资坟场 ” 。而且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比如全球知名巨头,强如谷歌、亚马逊等美企也曾受到过冲击。不过,好在印度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一切纠纷和冲突都会在法律的框架里得到有效沟通和化解,这比中国大陆的 “ 权大于法、人大于法 ” 的法律缺失现状还是要好很多,至少,那也会是一个经济政策相对要稳定得多的国度。所以,连郭台铭这样与中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和交集的资本家都要急着润出这片国土,可想而知他这种义无反顾的抉择有着怎样的历史基础和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