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暑假六成宅在家 上网打发时间

发表:2016年08月23日
【本报综合报导】大陆一份针对大学生如何过暑假的调查报告显示,近6成的大学生暑期很少外出或从不外出,以手机和网络打发时间。
 
中央社援引搜狐网报导,这份报告由大学生消费分期服务平台“潮贷”提供,针对大陆500多所大专院校、3,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日前发布,是首次针对大学生暑期“宅”情做的调查。

约60%的中国大学生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上网打发时间。(中央社图片)
约60%的中国大学生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上网打发时间。(中央社图片)
 
调查显示,只有12.95%的大学生在暑期有详细的计划并能够坚持执行;59.83%的大学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这些大学生每天睡到自然醒,不按时就餐,依靠外卖、零食等度日;将近7成大学生表示对假期满意度较低,时常会产生无聊、懊悔等情绪。
 
暑期依靠网络、手机等打发时间的学生很多。调查资料显示,47.08%的大学生每天上网5个小时以上,20%每天上网时长高达8小时以上,其中,在社群网站或软件、看影片、听音乐这三个方面花费时间最多。
 
四川一高校大三学生陈靖(化名)告诉记者,他在家的生活几乎每天都是吃饭、睡觉、上网打游戏,还好最近可以看看奥运会比赛。
 
“我早上10点起床,吃完早饭后,主要是看比赛,偶尔出去逛一逛,其它时间都是在玩手机。”陈靖说。
 
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罗娇(化名)说,回家之后,父母平时都忙着上班,她一个人待在家里,每天抱着手机和朋友聊天。晚上和父母聊天的时间也不多,聊的话题除了上学也没有别的了。时间长了,罗娇觉得无聊,父母看着她每天玩手机也心烦。罗娇希望早点开学回学校,免得和父母起冲突。
 
温州大学副教授、国家心理谘询师高级考评员朱浩亮认为,“90后(1990年后出生)”宅群体愈来愈多,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当面交流,这些人容易形成社交恐惧,变得封闭、孤僻,甚至引发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