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数据之争 腾讯投诉华为 引入人工智能 用户隐私堪忧

发表:2017年08月15日
【记者岳超报导】8月3日晚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最大的科技巨头华为和最大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腾讯就用户数据使用一事发生争执。双方目前互不让步,腾讯已向监管部门投诉华为,而华为方面则认为产品通过检测,不存在争议。
 
事件的导火索是腾讯指控华为2016年底发布的一款以人工智能为卖点的手机——荣耀Magic收集包括微信聊天信息在内的用户数据,“实际上夺取了腾讯的数据,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腾讯已就此事要求中国政府介入。

(123RF)
(123RF)

 
而华为则否认侵犯了用户隐私,称仅在用户通过手机设置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活动信息,并且所有用户数据都属于用户,而不属于微信或者荣耀Magic。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发生在两个中国巨头之间的用户数据之争,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对于使用华为手机和微信应用的全球用户来说,则是再一次敲响了用户隐私数据安全的警钟。
 
争夺用户数据 两巨头翻脸
 
据悉,腾讯和华为总部都在深圳。微信目前拥有近10亿用户,而华为旗下的华为手机目前是中国出货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根据数字联盟提供的分析数据,目前,在中国安卓(Andriod)用户中,华为在网手机占比约13%,仅次于三星。华为手机用户中,有超过6000万微信用户,庞大的用户流量成为了双方博弈的基础。
 
据媒体报道,华为、腾讯双方纠纷起因源于华为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在2016年12月发布的荣耀Magic手机,这是荣耀发布的首款概念机,也是华为手机首次尝试人工智能应用。
 
报道称,荣耀Magic本身是华为在手机人工智能上的一次抢滩,验证它关于未来手机的理念,以人脸识别作为身份认证和手机敏感信息的定向展示,与支付宝、航旅纵横、滴滴、携程、顺风速运、大众点评、科大讯飞、格瓦拉电影、有道词典、tobii等合作,打通App间数据,提供流畅一体的手机服务。具体到微信上,把聊天中的时间、地点、电影等关键信息提取和转化为可点击操作的超链接,用于指定待办事项、行车路线、订票信息等等。
 
说白了,就是用户在华为荣耀Magic手机上使用微信,那么在微信上沟通的一切数据都会被华为手机传送到华为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用来训练华为手机的人工智能“了解和掌握用户的习惯”,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例如,用户如果在手机的微信上讨论有关于泰国食品的短信,手机则可以自动推荐附近的泰国餐馆。
 
而正是这一点,彻底扯动了也在大力开发人工智能的腾讯公司(微信应用的拥有者)的神经。在普通人的印象里,腾讯无疑是一个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左手QQ、右手微信,手握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内容、应用以及分发的主流渠道,所有和互联网沾边的公司几乎都对其忌惮三分。但在华为手机制造商面前,腾讯的这些优势却都没了用武之地。
 
对于华为这样的手机硬件生产商,腾讯在商业生态上处于下游,腾讯是微信这个房子的房主,但华为却是荣耀手机这块地的地主,房子还是要建在地上的,微信用户体验好,粘性大,腾讯作为内容和应用的分发渠道很强,但这些优势在和手机生产商博弈时,还是胳膊也拧不过大腿。所以之前腾讯就小程序和微信文章打赏和另一家手机公司苹果的博弈,也都以腾讯退让告终。
 
在和华为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腾讯向工信部进行了投诉,但没有选择到法院起诉华为,实际上也表明处于商业生态链下游的腾讯,拿处于生态链上游的华为没有办法,而目前工信部尚未就此进行公开回应。
 
人工智能大战 谁为隐私负责?
 
用户数据价值在今天毋庸赘述。它可以帮助设备制造商构建有效的人工智能数据基础,还能像腾讯这样追踪用户习惯,更好地销售产品和服务。因此,华为、腾讯都对用户数据锱铢必较。
 
从目前形势来看,用户在使用手机应用时产生的用户数据,一直都被应用的提供商——互联网公司牢牢掌握。然而此次华为和腾讯之争,说明华为已经开始利用自己掌控手机硬件平台的优势,希望打破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的垄断。
 
实际上除了华为以外,中国其它的手机品牌OPPO和小米等都开始以人工智能为卖点,期望将人工智能作为帮助手机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小米刚刚发布的MIUI 9系统中,它已经开始像荣耀Magic那样,调度各应用内的数据,包括微信。
 
比如你收到朋友分享的一条淘宝信息,小米手机可以直接在底部显示淘宝链接;比如你跟朋友讨论吃什么,可以长按该信息调出大众点评的页面。随着时间推移,以国内手机品牌的学习能力和执行效率,这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上。
 
这意味着用户数据争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一方是手握海量用户和海量数据的互联网巨头;另一方是咄咄逼人的手机品牌和智能手机的未来。
 
然而真正的关键问题——用户数据的归属以及手机对用户信息掌握的边界在哪里,却是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公司都避而不谈的话题。
 
随着这场争夺战的不断扩大,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会被越来越多的掌控在更多的公司手中,而生产这些数据的用户,却恰恰成了最被忽视的对象;而用户在追求更好的使用体验时,也完全将自己的隐私曝光给更多的公司;一旦因隐私泄露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用户也更难找到谁是泄露隐私的真正“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