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魅力足 中文传承不是梦 中文课程风靡马德里89所西人学校
随着时代的变迁,旅居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一些早期移民的海外华侨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人群。而中国社会的富豪们也在近几年陆续涌出国门,定居海外。
这些海外华侨用投资移民的方式或者是辛勤工作为西方社会经济创造了很高的价值,而许多外国人也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世界三大语言之一
在马德里郊外富人区Pozuelo的某个学校,几位西班牙父母正在欣慰的看着他们的孩子唱着五指歌,一首传统的中国童谣。
这与20年前的情景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的小孩子唱的是英文歌,而现在多了一种来自亚洲的外语——中文。
这些通常是来自私立和有国家补贴学校的孩子,他们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同时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好的英语水平,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再多掌握一门语言。家长们认为这是对小孩未来的最佳的投资,毕竟英文、西班牙文和中文是世界三大语言。
“这是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最佳礼物,”伊黛戈(Manuela Hidalgo)说,她是一名银行业者,她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七岁,目前都在私立学校上学并且学习中文。
伊黛戈承认不管是家长和孩子都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同时她认为这是值得的。“这是未来的语言”,她说。
中文越来越普及
中文课程在马德里的学校越来越受欢迎。就在10年前,在私立和公立学校开中文普通话课程还是极罕见的,但据西班牙媒体5月28日的报导,目前有89所学校设有中文课程,有些甚至将其列为必修课。
对于西方人,学习中文并非易事,一些家长采取密集的方式,聘请私人教师,甚至找语伴,以提高他们的孩子的中文流利程度。
中文教师协会主任蔡(Nestor Tsai)表示,随着大学和国际公司对这项技能的评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想法,尤其是上流阶层。
中国学院院长庄(Ya-Lan Chuang)在2009年从台湾抵达西班牙后不久就开始为两三个孩子上私人课程,到现在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企业,专门教授汉语。
她聘请了11名汉语教师,在La Moraleja、Aravaca、Pozuelo和Serrano地区开班上课。
中华文化传承不能忘
除了西方人之外,华裔移民学习中文的需求也很大。
随着第一代移民在海外扎了根,他们的孩子也都有学习中文的需求。海外中国人想要子女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最主要是依靠中文
学校。
在欧洲华人人数较多的城市,很多大大小小的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学校通常是周末学校,主要集中在华人聚集的社区。
一些学校除了教授中文外,还开设一些比如书法、中国画等课程,并且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会有庆祝活动,让那些在海外长大的华裔小孩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海外传承中国的文化很难,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哥哥全家移民到美国,现在我的小侄子几乎完全不会讲西班牙语了,但是我看到你们中国人有些已经是第三代移民,仍旧可以用中文沟通,还能看得懂中文甚至会写,这让我很感慨,”马德里某奢侈品牌店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离开了中国,但你们的文化仍在传承,我很欣赏这一点。”
与众不同的中文
中国的汉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
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拼音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和“音形意统一”的方块字特点。
跟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最大的长处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汉语是全世界唯一的三维文字,既有表音,又有表意,还有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体系。
也正因如此,汉字简洁、生动、准确的表达是其它语言无法相比的。在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一定是用汉字书写的。在相同的时间里阅读汉字获得的信息也是最多的。
此外相对英语只有语调的升降之分,中文是多声调语言,讲究平仄,声音高低错落,抑扬起伏,具备其它语言不可替代的音韵美。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学中文可以说不是一桩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且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这是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
中文的历史
当代社会提到的“中文”通常特指汉语及其书写系统(汉字)。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数已达到十七亿以上。在中国,大陆使用简体汉字,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汉字。其它亚洲地区多使用繁体汉字。
汉字的起源,有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还有我们现在能够确认距今约3000多年的甲骨文,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于1899年被发现。
可以考证的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汉隶、楷书、行书、草书等过程。其中,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流传至今的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