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翡翠收藏需要把握住这7个重点2017-04-05历史文化【本报讯】遇见精品别留遗憾。有的东西,一眼好看,二眼还是好看,甚至再看、多次看还是漂亮,就是值得一留的好东西。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喜欢的、适
- 战国错金银人形足青铜盘2017-04-05历史文化中国青铜器错金银装饰工艺出现在春秋早期,到了战国时期发展到顶峰。青铜器上凿刻浅槽图纹,镶嵌金银丝片,改变了铜器的单一色泽,使整个器皿清新活泼,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 卓别林:从悲惨童年崛起的喜剧之王2017-04-05历史文化文/肖婷提及无声电影时期的大明星,有谁没听说过这位身兼导演、编剧、演员、配乐多职,深受大家喜爱,同时也饱受批评与质疑的卓别林。他藉借作品传播欢乐,创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小楷登峰造极 拒做汉奸2017-04-05历史文化文/林枫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德
- 美国人在战场上 把敌人变成“人”2017-04-05历史文化文/准林美国籍华人作家林达在《一路走来一路读》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后期,罗伯特•李将军率领的南军主力,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已深感没有
- 捡漏 收藏家最大的敌人 也是成功的标志!(中)2017-03-28历史文化(接上期)故事二也是在1949年前的北京。一个老太太卖酸梅汤,盛汤用的是一个明朝的大海碗。老太太当然不知道了。这时,一个路过的骨董商看到
-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代金银器珍品2017-03-28历史文化图&文/卓然堂&赵睿中国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到唐代达到巅峰,在中土传统工艺制作基础上,融入西域的金银细工工艺及纹饰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盛
- 捡漏 收藏家最大的敌人 也是成功的标志!(上)2017-03-22历史文化【本报综合报导】捡漏,说俗一点就是捡便宜。一件藏品人家没有发现其价值,而你发现了,且以很低的价钱买下来,收入自己囊中,这就是捡漏。捡漏,是收藏之人最喜欢、最激动
- 唐代天王双龙纹鎏金银背铜镜 唐代金银器珍品2017-03-22历史文化镜背内曲身昂首的双龙文/卓然堂 赵睿中国青铜镜历史自从齐家文化起,历时近五千年,经过战国、两汉、唐代三个高峰期,直至清代被玻璃制品取代,是沿用时间最
- 典藏悟语 收藏,贵在坚持2017-03-15历史文化【本报讯】收藏是一种兴趣爱好,收藏既能陶冶情操,也能为生活增添兴致,当然也可让收藏者的生活更丰富。收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半途而废,
- 仿古瓷器巧识别2017-03-15历史文化【本报讯】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 银鎏金镶宝石瑞兽 汉代金银器珍品2017-03-15历史文化图/卓然堂文/赵睿先秦时期的中国金银器处于萌发阶段,制作技术尚依附于青铜器铸造工艺。到了两汉时期,随着金银冶炼技术的进步发展,原材料来源
- 三十六计系列 第七计“无中生有”2017-03-15历史文化文/官晓彤“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是指先通过假的、虚的行动,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我方再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迅速采取真的、实的行动,以迅猛的
- 中医取虫治病的神奇事例2017-03-15历史文化文/钟医古代中医治病的手段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内容也许现代人难以接受,然而它却是存在着的,还在重要的医学典籍中留下了记载。在中医
- 识别真假紫砂壶 只需三分钟2017-03-09历史文化【本报综合报导】对于很多市民来说,紫砂壶可能透着神秘。其实如果掌握了方法,只需花个三两分钟即可辨别真假。一是看。首先看表面。由于是陶土而且不上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