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的共振效应

发表:2014年12月11日

文/平路

12月1日清晨,香港旺角街头的占中现场,警棍、水柱、胡椒喷雾齐飞,在香港警方一波波的清理行动中多,人被打到头破血流。继旺角之后,港岛占领区的民众是否面临强力清场?接下去,街头抗争反而升级?镇压的力道会不会催化冲突?……台湾选举的同一时段,香港街头要求“真普选”的年轻学生以及前仆后继的小市民,他们正面临着抗争行动的抉择点。

11月29日,台北市民为候选人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欢呼。(摄影:Ashley Pon/Getty Images)
11月29日,台北市民为候选人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欢呼。(摄影:Ashley Pon/Getty Images)

关键的此刻,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提供几点启示。

第一、激励以历史方向为主导

从“太阳花”到“雨伞运动”,站在抗争第一线的两地年轻人,分享的是互相学习的成长经验。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对香港来说,更证实年轻世代的主导力与全民普选的正当性。对占中现场以肉身对抗警棍的香港市民,即使面临短期挫败,将时间轴拉长,未来,引台湾的例子,确知自己站在正确的历史方向!简言之,以前景而言,在“父母听孩子的话”,还是“孩子听父母的话”的拉锯中,台湾的选举结果,提供了清楚的答案。

第二、证实台湾民主与港澳民主的连动关系

对台湾人,一句“今日香港、明日台湾”,言简意赅,脑海中浮现可能的阴郁前景。选举期间,更是隐然的提示,想到占中现场还在继续,香港小市民坚持立场,争的只是最基本的民主权利,这句话的有效程度,不输任何竞选广告。

换言之,香港人以己身处境提供的参考坐标,让台湾民众更愿意走出来投票,也更珍重手中宝贵的一票。

反过来看,九合一的选举结果,某个意义上,也是呼应着香港人的诉求,而对过度倾大陆的马政府明确地说“不”。

第三、对北京、代理人自居的亲大陆权贵警示

以北京的角度,对待台湾如同对待港澳,手法如出一辙。上策是在亲大陆人士之间拔擢可靠的代理人,以利为诱饵,借代理人之手以商逼政。如同台湾的现况,香港也不乏亲大陆资本家以及他们的第二代,忙着穿梭中南海,急于向北京交心兼表功。这次台北市长选举中的相关话题,国民党候选人任职过的香港中环金融机构亦是个隐喻,权力与财富的互相贯穿,这类跨境的机制,乃是太子党、海归派与港澳台权贵子弟错综关系勾织之地……

这次台湾选举却清楚看出,以结果而论,权贵们替北京代言的心态愈急切,愈引起选民反感。这一回,尽管各种资源加持,连家家族被台湾选民彻底排拒,对北京领导人乃是活生生的教训,而此后兔死狐悲,对红顶商人也是莫大的教训。在台湾或在香港,权贵巨贾竞相以北京代理人自居的心态,或许会做出一些调整。

第四、透明vs黑箱的明显对比

柯文哲的高票胜选,尤其政见标榜的开放、透明、海选幕僚、全民政府等,足以显示选民期待的是权力下放与直接参与。相对香港政改端出的鸟笼选举,其中继续了功能组选举机制由一别的小圈圈以及选小撮人把持等设计,透明vs黑箱的对比不言而喻。为什么台湾能而香港不能?对困在鸟笼民主中的香港人,将引发有意思的类比与反思。

台湾经过“岛屿天光”,香港经过“海阔天空”,撞破一扇窗之后,堵堵高墙接着倒下来,经过这场九合一选举的共振效应,香港的抗争能量与民主诉求势必越来越“台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