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千古典故

发表:2019年11月11日
周文王(公有领域)
周文王(公有领域)

周王师从姜子牙

第一个要说的是文王、武王师从贤者姜子牙的故事。

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中最年长的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知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周文王思贤若渴,他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并且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香、沐浴,以极其诚挚的态度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姜子牙。

在文王与姜子牙的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地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来到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

文王拜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从此西周更加强盛起来。

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嘱咐武王说:“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可请丞相坐而拜之。”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杭州西湖旁的岳飞雕象(123RF)
杭州西湖旁的岳飞雕象(123RF)
岳飞恩师周侗(公有领域)
岳飞恩师周侗(公有领域)

岳飞难忘师恩

第二个要说的是民族大英雄岳飞念念不忘师恩的故事。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的窗外听课,因他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

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决定免费收岳飞为学生,并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不仅如此,私塾老师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奉旨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

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