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8) —— 治乱抑武 三策削藩(下)

发表:2023年08月08日
文/元曦
宋•匿名 《景德四图》(节选)(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匿名 《景德四图》(节选)(台北故宫博物院)

(接上期)

在削夺军权的方面还有一个重大举措,就是罢方镇所领支郡,意思就是除了方镇的驻地之外,周边地区所辖的支郡,都直接隶属京师。

朝廷派朝臣做这些州县的长官,三年一任,直接向朝廷奏事,不再听命于藩镇。

总之这些“削夺其权”的做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以知州替代藩镇。但是相应又有新的问题,我们知道知州的全称是某知州军州事,军指军政,州指民政,就是说知州既管军政,也管民政,权力也是非常大。那怎么保证知州不会演变成另外一种藩镇呢?于是朝廷又在诸州设置通判。通判的权力也很大,一州军民之政都可以管,有事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通判的性质相当于今天的监察机构,知州的性质相当于行政机构。后来,宋太祖又要求地方文书必须既要有知州的签字,也要有通判的签字,才能生效。这种互相制约的形势就形成了一种权力监督的机制。通过上述这些举措,藩镇势力被大大削减,节度使仅成虚名。

削藩:制其钱谷

前文提到赵普献了三策,一是削夺其权,二是制其钱谷,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经济方面,宋太祖是怎么做的。五代时,方镇控制着地方的财赋税收,大部分财税都被他们截留自用了。宋太祖就规定各州的税收,除了留下必要的开支之外,全部输送京师。此外,朝廷又在各地设置转运使,也叫漕司,专管地方的财赋之事,又派京师官员到各地监临场务。场务是指征收各种商税的机构。我们知道宋朝的商业很发达,五代时的场务很混乱,常常是藩镇派牙校(一种级别较低的武官)去管理,没有什么章法,税收也不合理。宋朝派京朝官去负责各地场务后,不仅是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相关的税收也都归于国家所有了,节度使无权过问。

削藩:收其精兵

最后,再看削藩的第三个方面,收其精兵。之前提到过,通过直接撤免节度使之职,其兵权自然就被解除。除此之外,宋太祖还挑选强壮士卒作为兵样,送到各方镇或州郡,让各地的长吏以此为标准挑选强壮士兵,送到京师,加入禁军。这样一来,地方精兵就被编入了中央禁军,中央禁军自然成为精锐部队,而地方军队的力量就被弱化,无法再与中央抗衡。

综上所述,宋太祖通过“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顺利完成了宋初的削藩行动。当然,这些举措并非一蹴而就,都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比如:罢方镇所领支郡,这一步的完成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时;以文臣知州,是到了宋真宗,甚至宋仁宗时期才全部完成。

以上就是北宋初年如何以五代为鉴,治乱抑武,成功削藩的过程。这件事带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知道五代之世,禁军兵骄,藩镇权重,谁都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但是宋太祖却能够从容收之于杯酒宴笑之间,看起来好像很容易。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容易,没有看到容易背后的原因,我们以史为鉴可能会看得更清楚。我们知道,藩镇如果追溯上去,往远看,相当于周代时的封建诸侯,往近处看,也可追溯到唐朝后期。那么问题来了,周朝为什么会变弱,是因为封建不好吗?唐朝为什么会终结,是因为藩镇不好吗?可是封建诸侯再不好,周朝却有着相当长的盛世阶段;藩镇节度再不好,却曾经起到了勤王平叛,保卫大唐的作用。那么也就是说,周之败,其罪非在诸侯;唐之败,其罪非在藩镇,那么其罪何在呢?其实是在于周朝、大唐自身的衰落。当朝廷出于某种原因,比如:天子失德,德不配位,造成上下失序,纲纪大乱时,这个时候,周围的诸侯也好,藩镇也好,就会失控。也就是说,根本原因是朝廷,或者是天子自身出了问题。

那么,再回到宋朝,宋太祖收兵权,不管是收中央禁军的兵权,还是削藩中收节度使的兵权,为什么看起来这么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呢?就是因为宋太祖无论是取天下、坐天下,还是在私德修养上,都做到了以德配天、以德配位;相应的,朝廷也重建了其应有的威望。无论是禁军将领,还是藩镇节度使,莫不臣服。于是朝廷发号施令,地方令行禁止,上下相协,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势成一统。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