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13) —— 斧声烛影三更梦 太平兴国一朝春

发表:2023年10月17日
文/元曦

(接上期)

宋朝人喜欢说“祖宗之法”,这个“祖”就是指宋太祖,“宗”是指宋太宗,宋朝人很喜欢把宋太祖朝与宋太宗朝相提并举。但是在这两朝的交接过程中,却因为一桩疑案,显得扑朔迷离,这就是“斧声烛影”,也叫“烛影斧声”。

公元976年,宋太祖驾崩。当时,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晋王。宋太祖在驾崩前,自己有预感,感觉到自己天命已尽。在他去世的当晚,天降大雪,宋太祖就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嘱以大事。期间,宋太祖让宦官、宫女都出去,就剩他和晋王赵光义两人,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人们在外面守着,可以看到映在窗前或帘幕上的烛影。就看见两个人的身影,赵光义“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意思是赵光义时不时地起身离席,好像在谦让什么。然后又看到宋太祖“引柱斧敲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这个柱斧,有人说是文具,有人说是礼器,有人说是手杖,它的形制就是上端是一块玉片,做成斧子的形状。

宋太宗(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太宗(台北故宫博物院)

手杖上端镶的玉是斧形,这应该是象征斧钺,斧钺是代表的帝王威仪。所以,虽然具体形制不得而知,但宋太祖拿的这个柱斧肯定不是李逵拿的那个东西。

宋太祖拿着柱斧敲地,边敲边说:“好好做,好好做。”也有的版本说是“好为之,好为之”。总之就是好好干,要做好的意思。

“斧声烛影”的故事最早是出自于野史《续湘山野录》。这段故事为什么会成为疑案呢?它先说宋太祖睡着了,而宋太宗留宿禁中,然后宋太祖驾崩,宋太宗即位。字里行间,会让人在宋太祖之死与宋太宗留宿禁中之间建立起一种联想。

但是很多史家并不认同,特别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有明确记载,可以证明宋太祖驾崩时,宋太宗并不在宫中。而是宋太祖驾崩后,宦官王继恩去晋王府把赵光义找进宫。因为司马光本身是史学家,他的史料是很具参考价值的。后面的史家治史,多采《涑水纪闻》的说法,认为宋太祖驾崩时,宋太宗并不在场。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宋太宗无论是否在宫中,换句话说,即便他当时在宫中,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更没有理由跟弑君篡位之类的联想相联系。

特别是宋太祖打算传位给他,那他就更没有理由做出这样的事。所以,关于“斧声烛影”的故事,如果从有限的史料出发,以及从常情常理的角度去做一些分析,会比较客观。

接下来,大宋就进入了宋太宗一朝。宋太宗的第一个年号是太平兴国,从这个年号中可以看出宋太宗登基时,怀着一种希望,就是能够缔造一个太平之世的理想。

首先,宋太宗对于宋太祖朝的诸多制度,继续发扬,使之完善。前文提到,宋朝人喜言“祖宗之法”、“祖宗之制”、“祖宗故事”,把太祖朝、太宗朝相提并举。

当然这种现象历朝历代都有,但是这种提法被强调出来,是在宋朝。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宋太宗即位后,他的施政方向与宋太祖完全是一脉相承。

举例说,前文讲到宋太祖削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一个措施很重要,就是让藩镇所辖的支郡都脱离藩镇,直属朝廷。但是在太祖朝,这一举措的落实,还只限于宋在一统列国的过程中,那些新攻打下来的地方,比如:荆湖或南方诸国,并没有应用于宋原有的地方,就是它所继承的后周版图中的这些地方。

直到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以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都实现了藩镇节度不再下辖支郡,史书称之“天下节镇无复领支郡者矣”。

再比如:宋太祖削藩时,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派朝臣出任知州代替节度使。但是在太祖朝时,这一举措的落实,主要是在新攻打下来的地方;而在本土,也就是之前后周版图中的这些地方,只在节度使入朝时,朝廷才派出知州去藩镇暂为管理。所以当时的知州叫权知州事,权就是暂时,是一种临时的差遣。等节度使归镇后,这个知州还要回来,所以其地位是低于节度使的。而到了太宗朝,一方面是朝廷派朝臣知州的现象更加普及;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州不再是权知,这个“权”字去掉了,不再是临时差遣,而是正式成为州级最高长官。

宋太宗对太祖朝的诸多制度继续推行与完善。正如宋太宗在即位时的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他还曾对大臣说:“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可以看出,宋太宗对宋太祖制度的态度是“谨当遵承”、“遵守旧规”。这个就是后人将两朝制度并举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在此基础上,宋太宗又走到了更远的一步。我们知道宋朝是一个以文治著称的朝代,而这一方面的基础奠定,则主要是在宋太宗一朝完成。

所以,宋人吕中曾评价两朝施政风格,他说“太祖规模广大”、“太宗规模繁密”。宋人陈傅良也评价说:“艺祖治大而不治细。”艺祖就是宋太祖,就是说宋太祖做的事是构建起一个大的框架。但是只有框架还不行,还有很多事要具备、完备,才能形成一套有效运行的机制,这些事情就是在太宗朝完成的。所以宋太宗做事就是“规模繁密”,从史料记载上看,宋太宗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

当时有一位大臣叫田锡,他曾说宋太宗每天早上在崇德殿与百官议政;中午又去讲武殿处理军事军务,从兵器装备,到士卒训练都要过问。此外,还要亲自过问刑狱之事,有没有冤情?有没有积压的案件?还要亲自审阅财税帐本。田锡说宋太宗是“视事太勤,忧民太过”。还有一位大臣,名叫张洎,也曾劝宋太宗减少上朝时间,提到宋太宗自登基后“十有五年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张洎这话是在淳化二年说的,所以距宋太宗初登基正好是十五年。宋太宗自己在晚年时也说过:“朕自君临,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听四方之政,至于百司庶务,虽微细者,朕亦常与询访。”说这话的时候是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他驾崩是在两年后。由此可知,宋太宗这一生都是非常勤政的。

宋太宗之所以这样勤政,是因为有他的政治理想,他希望自己通过广施德政,而感召和气,并由此实现天下大治。中国古人的世界观是天人合一,他们认为人事与天意是相通的,能够互相影响。史书中记载,有一次,宋太宗亲自过问处理刑狱案件,一直办公到了傍晚,宋太宗就对宰相说,大臣们如果都能留心政务,何患天下不治。然后,他就以飞蝗避境、猛虎渡江为例,都是一些关于良吏的典故。古时侯,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闹蝗灾的时候,某地长官非常贤德,那么蝗虫都避开他所在的郡,路过飞走;或者是某地有恶虎伤人,如果被派到这里的长官有德政,那么老虎也都渡江而去,不再危害当地百姓。宋太宗举这些例子,对宰相说,一个地方官都可以做到这样,那我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够爱民勤政,难道不能感召和气吗?并说“朕每自勤不怠,此志必无改易”。这就是他为何勤政不怠的原因。

反之,如果出现天灾,宋太宗都会非常惶恐,认为是自己的德行不够。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发生蝗灾。宋太宗下了一道诏书给宰相吕蒙正。诏书是这样写的 ——“元元何罪!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意思是百姓何罪,罪在我的德行不够,所以遭此天谴,你们在文德殿前筑台,我要登台请罪三天,如果还不下雨,你们就将我焚烧,以答天谴。大家接到这份诏书,可想而知是万分惶恐,也都纷纷反省,认为是自己德行有亏。也许是精诚所至,上达天听,诏书下达的第二天,天降大雨,蝗虫尽死。所以,从这些故事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宋太宗希望以德致治的那份决心。

讲到“斧声烛影”的故事,再跟大家分享一点读史心得。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这套讲史系列,关注的是什么?五千年的历史浩如烟海,我们会更关注于历史大的脉络与走向。虽然有时也会讲到这些历史疑案,但是重点并不在此。我们更希望能在一个大的框架中,去体会古人的思想文化、精神状态,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的风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气象。比如:宋太宗即位风波,其实在宋史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当历史过去后,宋太宗是如何太平兴国,以德致治,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