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钢铁人自卫 乌首富反抗 重创普京

发表:2014年05月28日
【本报综合报导】据《纽约时报》报导,被称为分离派大本营的乌克兰顿涅茨克省的第二大城马里乌波尔港市伊里奇与阿佐夫钢铁工厂的上万名员工,在不久前与警方共同成立了一个自卫队组织。他们不分昼夜的巡视该港市的大小街道,还成功击退了数周前打算夺取控制权的亲俄武装人员。这些无薪志愿巡逻组成员表示:“人们要自发地组织起来,在艰难时刻,就要这么办。我们必须给这座城市带来秩序”。他们同时还说服码头工人加入港口区巡逻行列。
 
5月20日,顿涅茨克省的第二大城马里乌波尔港市伊里奇与阿佐夫钢铁工厂的上万名员工,组建钢铁自卫队,不分昼夜的巡视该港市的大小街道。(AFP/Getty Imag
5月20日,顿涅茨克省的第二大城马里乌波尔港市伊里奇与阿佐夫钢铁工厂的上万名员工,组建钢铁自卫队,不分昼夜的巡视该港市的大小街道。(AFP/Getty Images)
 
反独立 首富动员28万员工
报导指出,这些钢铁工厂的老板,正是乌克兰首富艾哈迈托夫,一改往昔态度,转而支持基辅中央的统一路线。他发布声明指出,他拒绝接受分离派自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运动,不过他支持扩大地方自治。他在声明中谈到,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承认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也因此当地重要的重工业产品及其关联性产业势必遭到制裁,最终让这个地区陷入贫困。
 
艾哈迈托夫所属的金属与采矿企业,在乌克兰东部共计雇有28万名员工,他动用了这笔庞大的影响力,完全支持基辅的临时政府,对分离派势力造成了重大打击。《纽约时报》指出,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前已表现出不再对分离派全面支持的态度后,艾哈迈托夫的声明,已让分离派份子进退失据。
 
纽时表示,艾哈迈托夫的这28万名员工对东部地区政治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影响力,而此一影响力可以追溯到1989年导致苏联解体的矿工大罢工事件。当时处境最为艰难的煤炭工人,在理性争取福利却未获当局正视下,部分矿区开始发动罢工,同时引发全苏联各大煤矿业相继跟进的连锁反应,最终延伸到各类大型企事业,造成全苏联670家企业(其中388家为煤矿业)近46万工人罢工的局面,并延烧至1991年达到最高潮,也因此促成了1991年苏联保守派不成功的八一九政变,并导致苏联正式解体。
 
伊里奇钢铁厂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工厂之一,每年生产500万吨钢条,工厂成员都心照不宣地支持乌克兰统一,因为他们深知,同样大量生产钢铁的俄罗斯并不向欧洲那般需要他们的产品,一旦分离派胜利,向欧洲出口的大门就会关闭,工厂甚至整个城市都会垮掉。马里乌波尔有46万名居民,其中约有5万人从事钢铁工作,几乎马里乌波尔市每个家庭都跟钢铁工业有所关联。据估计,马里乌波尔目前已经有1.8万名钢铁工人报名参加了巡逻队,而由于他们成功的终结了分离武装份子所带来烧杀劫掠的混乱局面,因此深获市民的支持与欢迎。
 
伊里奇钢铁厂的自卫模式已延伸到顿省其它5个城市的重要工业区,虽然尚未取得如该厂般的掌控权,但也正在快速的扩张中,让亲俄份子在顿省大本营的势力逐渐溃散。换句话说,对乌克兰东区政治取向具有指标性的艾哈迈托夫及其企事业,似乎已重创了普京的“新苏联”主义,动摇了他以俄罗斯GDP换取乌东投俄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