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孙立平: 驱赶外来人口和煤改气事件的荒唐
【编者按】北京时间12月12日,网络开始传播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先生的文章。孙先生在文章中质疑北京市政府驱赶外来人口和河北煤改气事件。孙先生指出:最近几年中,用脚走路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有钱的,一部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来说,资本和知识的流失意味着什么。而这背后,就是安全感和确定性的问题。很遗憾,这篇文章传播不久就被大陆网信办删除。
北京市以拆除违章建筑为名,驱逐“低端人口”。(AFP/Getty Images)
北京市以拆除违章建筑为名,驱逐“低端人口”。(AFP/Getty Images)
孙先生文章的原题目是《还是有点好奇,乱象背后的那些逻辑》,下面是原文:
2017-12-12
忽如一夜那什么风来,一连串的事情惊得人们目瞪口呆。接着,鸡毛一地,乱象丛生。有人谓之曰:怪政。除了鸡毛之外,也给我们留下一堆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问号:所有这超出常识、匪夷所思的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问号一:这些决定是怎么做出的?
这几件事情,都是规模宏大,影响面广,而且相当的一些都涉及基本民生。这些决定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比如煤改气,一个家庭主妇都会想到的事情,总不会没有想到吧?气源有多少,够不够用,够多少家庭用,如果不够用怎么办?煤改气也好,煤改电也好,增加的费用是多少,即使是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居民,尤其是收入较低的农民,能不能承担得起?这当中万一出现问题,出现大面积取暖问题怎么办,尤其是把人冻坏了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没有研究过吗?在庄重的会议室里都没讨论过吗?
更重要的是,这样关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决策的主体是谁?决策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出了问题责任谁来负?看到一组农村天然气凌乱纵横管道的照片,这将来会是多大的安全隐患?这里特别要提醒一句,今年过年期间燃放鞭炮,弄不好很可能会出事情。
问号二:法律的依据是什么?
仔细想想,这些事情不但关涉国计民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涉及法律和契约。最简单地说,不许卖煤,不许用煤取暖,法律依据是什么?摘掉那些牌匾,尤其是摘掉那些原来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的牌匾,法律依据是什么?这当中必然会涉及到合同、租约、产权、债务、押金等一系列的环节,而这些都与法律有着密切关系。最简单的,一个洗车场被清理了,那些买了长期洗车卡的客户怎么办?其损失如何解决?
这当中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下面两点。第一,私人财产的保护。小到百八十块钱的煤炉子,大到几十万的广告牌,都是受到法律同样保护的财产。但在这几件事情中,故意毁坏的财物有多少?从烧煤的炉子,到经过批准的匾牌,再到被砸的铺面,有关的法律还有效吗?还有用吗?第二,执法权的赋予。那些粗暴疯狂的执法权力是经过什么途径和程序赋予的?谁给了他们毁坏别人财产甚至对他人身体进行侵犯的权力?
问号三:突然爆发的执行力是哪里来的?
这几件事情,都如狂风扫落叶一样,气势磅礴,摧枯拉朽。在这当中,仿佛蕴含着一股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执行力吧。然而,这股强大的执行力是很令人好奇的,它是哪里来的呢?
因为对现实不太陌生的人都知道,这些年许多官员的心态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动则得咎,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能不惹的麻烦就不惹。换句话说,是不作为。至多做做没什么用处但你也说不出什么的事情,比如安排个人新婚之夜抄抄那什么。但这一次不同,你感觉到不但是作为,而且是疯了一样地作为。这力量来自哪里呢?更重要的是,这当中的逻辑是什么?驱动力是什么?这力量将来再次迸发出来会怎么样呢?
问号四:保护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机制在哪里?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这个社会生活的环境如何来保护?社会生活要有必需的秩序,这个社会秩序如何来维护?在经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这都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我们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我们似乎还没有这种机制。面对寒风中默默离去的人群,人们会更加感到这种机制的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在生活中有多方面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对确定性的需求,就是说,我们想生活在一个确定的、有章可循的、可预期的环境当中。换言之,这就是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这种需求都不是一种奢侈。
说得离题一点,最近几年中,用脚走路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有钱的,一部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来说,资本和知识的流失意味着什么。而这背后,就是安全感和确定性的问题。中国经济要恢复活力,中国社会要发展进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就在这篇文章刚刚写完的时候,又传来新的消息:海淀区停止拆除违规广告牌匾。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究竟意味着什么。原来是不违规的也要拆除,现在是违规的也不拆除了?在又一个突然转变发生的时候,再重新思考一下上面的四个问题,可能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