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开会谈经济困境 地方政府相继喊穷

发表:2023年05月10日
本报综合报导

近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困境。随着中国经济下滑,地方政府身陷债务危机。这段时间以来,贵州、云南当局相继公开喊穷。面对经济困境,当局又将如何应对?

政治局会议谈经济困境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峻

据官媒新华社报导,4月28日,习近平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该会议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正在恢复,但当前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并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其中还提到“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中国财政部(公有领域)
中国财政部(公有领域)

据路透社3月10日报导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堆积,且持续增加,地方政府还要求银行展延债务或下调贷款利率。前者的目的是争取腾挪的时间,推迟违约发生的时间,后者是降低偿还贷款利息的数额。

《华尔街日报》之前曾报导,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在疫情期间持续增加。标普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未偿还债务已超过总收入的120%,导致中国有2/3的地方政府可能超过中央设定的债务门槛,1/3的地方政府连利息都无法支付。习近平的“清零”防疫政策使地方政府要为大规模检测和封控作出巨额开支;中国为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杠杆,导致卖地量急剧下降,也大大减少了地方政府的收入。

2021年12月,黑龙江鹤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因该市政府实施财政重整计划,财力发生重大变化,决定取消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计划,引发财政暴雷揣测。

另外,贵州是中国一个相对贫困的省,债务压力一直很大。据网络信息,2018年,贵州独山县的外债就已经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而该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仅10亿元。也就是说,不算利息的话,这些债务不吃不喝也要40年才能偿还。

贵州省政府发展中心4月11日在官网发文表示,债务问题“重大而又亟需解决”,但财力水平有限,贵州仅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因此准备向国务院争取支持。截至去年年底,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至1.247万亿元。在中共中央多次表示谁家孩子谁家抱之后,贵州这个举动,被认为是贵州地方政府挑战中央,也曝光中国地方债务问题严峻。
近来,云南省也公开喊话说地方债务压力巨大。

据财联网报导引述万得资讯发布的金融数据,以云南永平县为例,去年负债率45.59%,债务率991.01%,财政自给率仅15.66%。

另据云南省公布的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永平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人民币34.4亿万元,其中一般债余额6.2亿元,专项债余额28.2亿元。

同属云南省的腾冲市财政也不乐观。当地市委书记马子兴24日表示,务必看清当前财税金融工作面临的压力,全市财政保障能力较低,本级财力仅能勉强保障工资发放。

一位云南西双版纳居民化名小泰在接受自由亚洲采访时表示,当地每个县欠债都很严重,西双版纳政府欠下160亿人民币,欠款对象包括一般老百姓、有钱人,以及工程开发商。政府普遍拖欠基层工资,有些基层甚至好几年不发薪水,需要向银行借钱度日。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已经持续了5、6年,而导致地方贫穷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中央政府在云南省大搞扶贫,由此衍生出来的贪腐问题,“愈扶愈贫”。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表示,云南本身是贫穷地区,债台高筑的情况并不意外。而从云南的情况可以佐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绝非偶然。而直接公开向外界释放求救信号,则反映出地方债务问题已走到绝路,相信已经蔓延全国,并危害中国经济体。

如何应对经济困境?

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在4月初接受 “端传媒”采访时指出,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程度,不管是外贸、国内的消费、投资、房地产市场,都比预期要低。中国在过去三年,特别是2022年,政府并没有通过财政给企业,尤其是没有给那些小微企业任何实质性的补贴,所以在去年,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都倒闭了。

“澎湃新闻”网引述“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的创始院长贾康的观点称,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关键要坚决、实质性地贯彻保护产权、公平竞争。要解决他们在与管理和金融部门打交道时受到的歧视问题。

对于外资、外贸,政治局提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最近,贵州当局宣布,国有不良债务管理公司“中国信达”将派出一个50人的专家小组进驻贵州,帮助“预防和化解风险”并“拯救”房地产业。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可能开始拯救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以免威胁国家金融和政治稳定。

据路透社报导,在最近几个月里,中国政府出于经济复苏的需要取消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许多限制,出台了一些扶植性措施,但尚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疲软的状态。

中国政经事务专家程晓农博士2月底曾在“自由亚洲电台”评论指,在中国,财政困境要看地方,所有的困难会首先集中在地方财政这个层级,地方财政全面陷入困境后,即使中央财政能勉强自保,全国各地都会爆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当地方政府没钱还债时,就要借新债,地方政府一向是向银行、证券公司等借钱,这些钱其实都是民众的储蓄,所以最终地方政府债滚债,会逼到银行难以为继,百姓存款消失,金融危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