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灵鹫山九顶塔 / 中国著名古佛塔之二十三

发表:2023年05月12日

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来供奉、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现在留下来的中国古塔,经过千年的风雨,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定格。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多以“塔”为中心。孤高耸天的佛塔,是佛陀“涅槃”神圣的象征。

济南灵鹫山九顶塔(公有领域)
济南灵鹫山九顶塔(公有领域)

九顶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郊历城区柳埠街道东南的灵鹫山腰的九塔观音寺内,除了观音殿和九顶塔,寺庙的其它建筑无存。因其塔身一塔起,九顶出而得名。其始建于唐代。

九顶塔历史

据立于九塔观音寺的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许邦才撰文、李攀龙手书的《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碑载:“泰山北下,麓野之间,有地曰齐城,有山曰灵鹫,有川曰锦阳,峰峦复合,林荟苍郁,周距郡邑皆百里余,称异境云……寺建于此,莫知其始。历考寺碑,惟得唐天宝、大历之文为古,然曰重修,则犹非其始也,意必建于隋梁之间。”

亦有传说九塔观音寺系唐初名将尉迟敬德所建。

又据《山东通志》载:“柳埠东南5里许,有九塔寺在焉,乃唐尉迟敬德公所造……”

寺内大殿门外台下,现存两株古柏,一曰烟柏,一曰茶柏,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据碑文载“殿前柏树亦公(敬德)手植。”

20世纪40年代末,九塔观音寺寺院建筑虽多倾圮,院内尚存九顶塔、观音堂及明清石碑七通。当时,九顶塔年久失修,塔顶之众小塔多倒塌或残缺不全,主塔下半部亦被淤土所埋,砖亦多损坏。

1962年,当地部门对九顶塔进行了维修;1974年,又调用附近一古桥的旧砖,对塔身进行了维修。

九顶塔建筑特点

明代著名诗人许邦才撰文、李攀龙手书的碑文《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称:“其塔一茎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末经有。”

九顶塔形制属亭阁式塔,为单层,全为砖筑,高13.3米。平面作等边八角形,塔基粗砌,缝宽约1分米,有三层须弥座。

塔身至檐顶,全为水磨对缝筑法。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涩收进16层。其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也很适用于砖材料结构的性能。

它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三层叠涩挑檐小塔8座,高2.84米,8座小塔中央(面南)筑有中心小塔,高5.33米,形成塔林之势。

文物遗存

塔身南面距地面高约3.16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二僧,佛高1.2米,跏趺而坐,面额丰圆,螺形发髻,眉间有白毫相,外着敷搭双肩下垂的袈裟,下为束腰佛座,刻工精细。

佛室四壁有残存的壁画,尚可认出的有天王、佛等,多采用黑绿颜色。上有天花藻井(已残)。该塔造型华美柔和,实为国内罕见。日本人所编《世界美术全集》称该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它无能及。”

九顶塔前还保存有金大定十五年和明重修碑记3通。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对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区金代砖塔结构特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从塔的造型和内部结构来看,该塔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九塔寺观音殿中原来有一座钟,当地的老人回忆道,这口大钟很大,“三个成年人才能抱过来,大钟的厚度有10厘米,大钟一敲,声音浑厚,能传出20多里地,北边的四门塔都能听到”。

可惜的是,1958年大炼钢铁,大钟被毁。

寺后山崖间有唐代摩崖造像三处,共有佛像80余尊,大多残缺不全。一座造像题记为:“天宝十一载七月二十四日,李舍那上军都尉,为亡父母造阿弥陀佛一体……”

寺下面有一泉,曰“金鸡泉”,原供憎人饮用,因泉水旺盛,水质甘冽,附近村民也皆用此水。现今九塔寺前后左右,均是果树,春季花香四溢,秋天果实累累,加之满山的苍松翠柏,将灵鹫山装扮得重峦叠翠,九塔寺便被掩映在这一胜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