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9) —— 修文垂统 千古一碑

发表:2023年09月04日
文/元曦

(接上期)

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开头很关键。比如:盖房子,开始要打地基;射箭,开始要先瞄准。开始做不好,后面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是在讲平常人做平常事的道理。那么对于一个开国之君要开创一个朝代,就更是如此。他的治国理念、学术倾向,甚至是爱好都会影响一代之规范、一朝之气象。

那么宋朝所呈现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象呢?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是“积贫积弱”,其实这是对宋朝的一种偏颇印象。事实上,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个高度文明富庶的时代 —— 它的文化非常繁荣,无论是思想、文学、音乐、绘画、学术、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成就都非常高。此外,宋朝的士大夫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像。他们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彼此以气节相高,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们非常务实,讲求知行合一,去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赵匡胤留下不杀言事人的祖训,才出现了政治清明、思想自由、文明繁荣的宋世风华。(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匡胤留下不杀言事人的祖训,才出现了政治清明、思想自由、文明繁荣的宋世风华。(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么宋朝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派繁荣的文明气象呢?这与宋太祖有极大关系。他“修文垂统”,就是说宋太祖要广修文德,并以此垂范后世,让后世帝王也都注重文治教化。

宋太祖生长于五代乱世,出生于武人世家,他和父亲一起在后周中央禁军中供职、带兵,这在当时也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却有着与一般武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史书中记载,他在早年的军旅之中,就是手不释卷。如果听说哪里有奇书、好书,他就会不惜重金求购。

有一次,赵匡胤随周世宗出征,有人向周世宗进谗言,说赵匡胤攻下寿州时,拉走了好几车东西,分量不轻,都是重货。周世宗一听,也开始怀疑赵匡胤私藏了什么东西,于是就派人去检查。结果发现,赵匡胤拉走的几车东西,全部都是书,数千卷的书。周世宗有些意外,因为那个时候的武人,攻城掠地后,大多都是抢钱、抢物,作为战利品,赵匡胤却忙着“抢”书。于是周世宗就问赵匡胤:“你是朕的将帅,开疆拓土,应当留意于打造兵器,训练士卒,要书有什么用呢?”赵匡胤回答:“臣没有什么奇谋善策,却担任了这样重要的职位,很担心能力不足,所以就广聚图书,希望能够开拓见闻,增长见识。”周世宗听了之后,觉得很满意。

赵匡胤称帝之后,在乾德四年曾经下诏求书,于是民间的一些珍贵藏书纷纷出世,被献至朝廷。宋太祖把这些书置于史馆,藏于书府,也就是皇家图书馆。

由于此时的赵匡胤已经身为帝王,搜集图书的意义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不仅是为了自己阅读,增长见识,他更是继五代兵戈扰攘之后,一次对前代书籍、对中华文化的挽救行动。

历史上很多明君圣主都做过这样的事,史家的评价也一向很高。五代军阀安重荣说过:“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很显然,宋太祖与他说的不是同一种人,宋太祖可不认为兵强马壮就可以搞定一切,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文明的运化与传承才是久长之计,所以才会在戎马倥偬之际,不忘重金求购图书。

除了搜集图书,宋太祖在文治教化方面还有诸多举措。比如:他登基后没几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视察学校,下诏修葺祠宇,就是供奉着先贤大儒的祠堂,命人给先圣、先贤造像,又亲自为孔子、颜回撰写赞书,然后又让群臣分别为其他先贤大儒作赞以示尊礼。

在施政方面,宋太祖很重视任用文臣。他曾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在任命官员时,用文臣知州事;让武臣多读书。他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从此以后,宋朝从大臣到士庶都开始重视文学。这个文学不是今天所说的诗词文章之类的那种狭义的文学,这个“文”,是相对于“武”来讲的,是文德之文,是文治之学,不只是吟诗作对,更要去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知道做人与为政的道理。

此外,宋太祖在开科取士、制礼作乐、整顿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善政;他还注重修史、修前代帝王陵。这些事情被记录在史书中,虽然只是琐碎的只言片语,但其实都是文治教化的具体表现,都承载着重大的意义。

那么种种善政之中,有一项于有宋一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太祖誓碑的故事。

宋太祖立国第三年,密刻一碑,立于太庙夹室之中。夹室就是太庙内堂的厢房中。这块碑,被称为誓碑,平时是用金黄色的幔帐遮蔽起来。门外上着锁、贴着封,禁止任何人出入。什么时候这个安放誓碑的房间才会被打开呢?一个是在太庙举行四时祭祀之时,再一个就是新君即位的时候。全程有礼官主持,皇帝走在前头,后面是百官。然后由皇帝带领百官行礼跪拜,之后百官留在原地,皇帝走上台阶,走到这个夹室门口,身边只有一个小黄门跟从,小黄门就是宫内做事的宦官,而且还得找个不识字的,因为碑文要保密。这个小黄门先要检验封识,就是看这门有没有被打开过,确认没有人动过,再用钥匙开门。开了门后,小黄门先进去焚香、燃烛,做些准备工作,最后揭开幔帐,揭的时候不敢抬头去看,揭开之后,马上转身快速走出夹室,全程不可仰视,可见碑文至为机密。小黄门出去后,皇帝一个人进门,对着誓碑跪拜,然后一边仰瞻誓碑,一边默念碑文。念完之后,再次跪拜,然后才出门离开。等候在外面的群臣,没有人知道碑文上的誓词内容。

北宋历代帝王在拜谒这块碑时,都要按此程序,严格执行,所以一直都没有人知道这块碑的内容。一直到“靖康之难”,金人南侵,汴京城破的那一天,金人进入太庙,把祭祀所用的礼器、乐器全拿走,所有的门都被打开,夹室自然不能幸免,人们这才得亲睹誓碑的真容。这块碑,高七、八尺,宽四尺多,上面刻着三行字:一行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这讲的是后周皇室,周世宗柴荣的后代;一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言事人”;最后一行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就是说后世子孙要是有违誓言,那就会遭致天谴。这个太祖誓碑的故事,因为年代久远,流传的版本也不同,但大体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关于第二行,各种版本都高度相似,只是用词不同,比如:有的版本纪录是不杀言事官;有的纪录是不杀士大夫;还有的纪录是不杀谏臣。

关于太祖誓碑,并不见载于正史,所以有人说这是出自野史,而质疑它的可信度。但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其实只是诸多史籍中的一种。所谓官修正史,它是朝廷组织人修撰的,仅此而已。所以,并不是说只有正史是正的,别的都是歪的;也不是说,只有正史才是真的,别的都是假的。中国史学成就非常之高,每一朝除了正史之外,都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史学纪录,以补正史之阙。像“太祖誓碑”的故事就是这种情况,除了正史以外,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

另外,说到这个誓碑的故事,可能现代人不太容易理解,说一块碑,刻几行字,照着念,念完了就这么管用吗?其实它还真的这么管用,真的就能对皇帝起到约束作用。举个例子,在宋哲宗时,宰相章惇想要诛杀元佑党人,宋哲宗虽然在政治立场上与元佑党人针锋相对,但要诛杀他们,宋哲宗却是一口否决,他说:“朕遵祖宗遗制,未尝杀戮大臣。”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发誓这种事,哪怕是天子,也不敢违背自己的誓言。而现代人则不然,很多人会觉得海誓山盟是一种浪漫,信誓旦旦可能是作秀,指天发誓是一种决心的表达而已,但是在古人看来,不是这样。古人真的会把誓言看得非常重,要言而有信,当誓言说出口,就是有天地神明为之见证,如果有违誓言,就会遭致不祥。

其实,当我们看到古人如此重视誓言,我们也应以古为鉴。在古人看来,首先,这个誓是不能随便发的,说出来要兑现的;第二,即便发誓,也应该是为着某种正义的事情而发,如果是为了一种非正义的事情而发,那在古人看来,就是在发毒誓。如果不能够及时反省,虔诚悔过,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总之,正因为宋太祖种种修文德、重教化的举措,使得宋朝在文化方面成就非常丰硕,可以说是文德炳焕,如星汉之灿烂;正因为宋太祖留下了不杀言事人的祖训,才使得宋朝涌现出许多以气节相高的读书人。也才有了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政治清明、思想自由、文明繁荣的宋世风华。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