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24) —— 强弩势尽攻城日 寻盟早在未战时

发表:2024年03月21日
文/元熙

(接上期)

前文讲到宋真宗在宋辽问题上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澶渊之盟”是否是辽人兵临城下,宋人迫不得已而缔结的城下之盟?这个话题历来也是众说纷纭。首先,需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城下之盟”。“城下之盟”通常是用来形容结盟的其中一方是被动的、迫不得已的。被动的一方,在实力上、在战局上、在心理上都是属于弱势,而另一方,则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属于强势的一方。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方面—— 实力、战局、心理上,来回顾一下当时宋辽双方的情况。

景德元年,宋真宗于澶渊之盟后到北寨与武将宴射。(台北故宫博物院)
景德元年,宋真宗于澶渊之盟后到北寨与武将宴射。(台北故宫博物院)

实力

所谓实力就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北宋的雄厚经济是契丹完全无法相比的。再看军事实力,“澶渊之役”,契丹投入的兵力有二十万,宋朝的兵力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是我们从史书中可以查到三种记录,一种是,宋真宗时继续扩军,将兵员总数增至五、六十万;另一种是,宋真宗晚年的时候,宋朝总共的兵籍在九十万以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当时宋军兵力是辽人5倍,这样算就是百万。此外,各地民众自发组织的抗辽民兵是没有办法统计的。虽然这些记载各有出入,但是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澶渊之役”时,宋朝的兵力是大大超过辽人的,也就是说从实力上讲,北宋不比辽国弱。

战局

在读“澶渊之役”这段历史时,可能会觉得辽人进入宋境之后进展很快。虽然宋真宗在河北方面置军布阵,但是辽人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打到澶州。所以就有了一种印象,觉得辽人很厉害,在战局上辽人是占上风的,但其实这个印象是有偏差的。辽人之所以会长驱深入,这与他们的战术有关。辽人作战有个特点,叫“避实就虚”,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攻城的时候,如果攻不下来,他们就绕道而行,继续往前走。但是他们往前走的时候,城里的宋军怎么不出来阻击它呢?这就又与宋朝的战术有关,宋朝的战术则是“坚壁清野”。所以辽人就能在短时间内长驱深入。

这个打法好像有点怪,其实这与双方的特点有关。辽人是游牧民族,北方民族擅长骑射,而且体力也比中原人更强健,所以辽人擅攻。但宋人擅守,尽量避开辽人兵锋。这个不能说宋人胆小,是有客观原因的。前文提过,王侁非让杨业去正面迎敌,遂有陈家谷之败。所以避开辽人兵锋,是一种智慧、理性的做法,或者说是长期跟辽人作战后,得出的经验总结,因此不能简单的都归于懦弱、胆小。此外,辽人作战还有一个特点,后备保障不足,他们是走一路、抢一路,以劫掠的物资做为供给。所以宋人“坚壁清野”这一招很奏效,让他们抢不到,只有消耗,没有补给,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宋人再出兵。当然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辽人为什么不带足了干粮呢?其实这正是辽人的特点,他们是轻装上阵,打快战,以期速战速决。这就是为什么辽人能够长驱深入,直抵澶州的原因。

也就是说,辽人虽然将战线快速推进,但绝不意味着辽人所过之处,宋人噍类无遗。真正的攻城掠地,就是打掉对方的作战能力、反击力量。而辽人这种打法,最大的弊端就是随着他们长驱深入的同时,也走进了宋人的包围圈。这个时候,如果身后的宋军从军寨中出来,对辽人包抄,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说是兵家之大忌。所以我们如果去看局部的战事,特别是当辽人在接近澶州时又连打了几大胜仗,力挫天雄军、攻陷德清军、再陷通利军,会感觉到辽人占了上风。但是实际上,从开战以来,宋辽双方都是各有胜负。而且最重要的是,从全域上看,辽人已经完全走进宋人的包围圈。也就是说,这种局部战场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整个战略上的短板与整体战局上的被动。

所以欲看当时的战局,不仅要看那些局部的得失,更要从全域看清局势,才能理解为什么澶州城内的寇准能如此淡定自若。史书上记载,当年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后,就返回了行宫,寇准仍留在城上坐镇。宋真宗不放心前线战事,就派人去看寇准在做什么,结果看见寇准拉着杨亿(即杨大年),两个人饮酒博戏,歌笑喧哗,寇准越开心,宋真宗就越放心,所以他说:“准如此,吾复何忧。”有人分析,寇准是为稳定“君心”,不是军队的“军”,而是君主的“君”,刻意做给宋真宗看的。但是不管他刻意为之,还是本来如此,总之,他还真的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宋军确有实力。

所以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仁宗当朝时期,富弼出使契丹,他当时对契丹国主这样说:如果“澶渊之役”的时候,宋真宗同意诸将的意见,当时北宋很多将领主张围剿契丹,那么北朝士卒一个都跑不了。所以当时的战局,宋军是占优势的,是有能力对辽人展开歼灭战的,这一点,对于宋辽双方都是不争的事实。

心理

从心理上讲,就是谁的求和意愿更强,谁更希望讲和。我们看到,从行动上,辽人是刚开打就求和;从意愿上,辽人是还没打就想和。

先说行动上,就是指求和行动。我们知道宋辽双方正式官方议和是在景德元年十二月一日开始的,但最早投石问路是在闰九月。宋辽双方开战没多久,辽国一边交战,一边派使者来见宋朝的莫州部署石普。使者带来了王继忠的书信和给宋真宗的密奏,表达了北朝(辽国)有和解之意,劝宋真宗考虑与辽和解。

王继忠本来是宋朝大将,在澶渊之役前一年,望都与辽人作战时,一战被擒。因为他的职位很高,相当于副司令,所以他的兵败被擒震动朝野。王继忠被擒后,辽人授予他官职,他就趁机劝辽主和萧太后息兵安民,不要再打了。所以到了“澶州之役”时,王继忠就成了一位中间人,他既是宋朝降将,又是辽国重臣,因为他身份特殊,与两边国主都有君臣之谊,所以他就担任起牵线人的角色,劝两边停战讲和。王继忠提议讲和,不只是他自己的意思,是经过辽国主和萧太后的同意。诚如现在的国际事务一样,两国最高元首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会晤前,往往先派一位低级别的官员,去打个前哨站,透透口风,这样即使谈不拢,双方也有个余地。王继忠绝不可能不经辽国国主同意就私自送信给宋朝,那就成通敌了,性质就不一样了。所以,在议和行动上,是辽国先迈出了这一步的。

那么议和这么大的事,单凭王继忠一张嘴,两边一劝就能乐观其成吗?那肯定也不会这么简单。这就说到第二个方面—— 意愿。谁更想求和?我们看到其实萧太后早在“澶渊之役”之前就已经不想再打仗了。古书上的说法是“契丹母老,有厌兵意”,就是说,萧太后此时年事渐高,也不想再攻打下去了。这一点很重要,这不只是一个情绪上、态度上的问题,这关系到辽国萧太后此次发兵的动机。因为既然是不想攻打,为什么还要打呢?目的是什么呢?宋朝后来是派曹利用去辽营议和,曹利用说:“北朝兴师寻盟。”就是说辽国以战逼和,这个寻盟,也就是求和,这就是辽国兴师的原因。听起来有点矛盾,萧太后举国南侵,搞这么大阵仗,目的居然是为了一个“和”字,但事实就是如此。当然这背后是有其原因的,这里先不讲。总之,这场战争,辽国从一开始就是有和解意愿的。

此外,战争开始后,契丹人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顾虑,因他们是举国南侵,虽不至在境内不留一兵一卒,但至少主力部队、精锐部队肯定都出来了,也就是说,此时的辽国,后方空虚,最怕被人直捣黄龙。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因,从意愿上讲,辽人才是更希望尽快达成和解的那一方。

综上所述,无论从实力上、战局上、心理上来讲,宋朝都不是弱势的一方,辽人也不是强势的一方,所以就不能把“澶渊之盟”简单理解为“城下之盟”。恰恰相反,辽人未战之前已有寻盟之意,打到澶州时已成强弩之末,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宋辽讲和。正如标题所云—— 强弩势尽攻城日,寻盟早在未战时。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