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25) —— 盟定澶渊和戎计 福泽宋辽百世功

发表:2024年03月28日
文/元熙

(接上期)

前文我们讲到“澶渊之盟”不能简单视为“城下之盟”,它是一种战略选择。那么这个选择是失算,还是划算呢?首先回顾一下“澶渊之盟”签订的过程及内容。

景德元年十二月,宋辽两国开始议和。辽国开出的条件是收回关南之地。宋真宗则认为:如果对方要求割地,这个是不可以谈的,土地是“祖宗基业,不敢失坠”,如果辽国要坚持,“朕当决战”。可以看到,宋真宗在土地问题上很坚决。但是宋真宗也认为,如果对方是要钱,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在汉朝时,朝廷赐给单于玉帛,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那么最多可以给多少呢?当时,宋真宗告诉派去辽国谈判的使臣曹利用“百万亦可”。寇准听说后,就把曹利用找去,告诉他说:不许超过三十万,如果超过三十万,皇上虽然不杀你,我会杀你。就这样,曹利用赴辽营谈判。

契丹使朝聘(台北故宫博物院)
契丹使朝聘(台北故宫博物院)

最后双方罢兵结盟,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两国签订了誓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澶渊之盟”。誓书的内容除了互不侵犯的基本约定之外,最突出的内容是岁币,就是宋朝每年给辽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土地方面,誓书约定两国“各守疆界”,实际上就是宋朝不再索要燕蓟之地,辽国也不再索要关南之地。并且还强调了一句“誓书之外,各无所求”。

后人对“澶渊之盟”的看法众说纷纭,有人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其实不止是后世人,就是宋朝人对于“澶渊之盟”的态度也不一致。比如:宋辽定盟后,宋真宗很高兴,写下《回銮诗》,令群臣相和,可见当时宋朝对“澶渊之盟”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认为是立下大功一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比如:宋神宗和宋徽宗。宋神宗有意用兵北方,对“澶渊之盟”就持否定态度。到了宋徽宗时,因为宋徽宗也想在北方用兵,所以他对“澶渊之盟”也持否定态度,而反对他用兵的朝臣们则对“澶渊之盟”持肯定态度。

所以由此看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澶渊之盟”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就像硬币一样,有正面、有反面。我们并不能因其正面,而否定反面,也不能因其反面,而否定正面,所以就两面都说一说。

先说反方。反对“澶渊之盟”的一方,主张将燕蓟收回,使契丹臣服,认为这样做才是长久之计。也就是说反方观点主要是觉得用岁币换和平,不能长久。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在定盟之前,寇准就是这个观点。寇准向宋真宗献策,收回燕蓟之地,令辽国称臣,寇准这样说:“收燕蓟才是长久之道,用岁币换和平,也就能保几十年的太平。”后来的史实证明寇准的预测是对的,仁宗朝时,契丹果然提出割地,割地未果,就增加岁币,史称“庆历增币”。相去“澶渊之盟”只有三十八年。

接下来再说正方。就是对“澶渊之盟”持正面看法的一方,理由也很充足。首先是关于岁币,虽然宋人给辽国岁币三十万,但是这些岁币与对辽开战的军费相比,则是微不足道。比如真宗朝宰相王旦就说:“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就是说战争军费是岁币的百倍不止,数量相当庞大。所以从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宋人宁可用岁币换和平,也不想用战争取和平了。

此外,“澶渊之盟”后,宋朝设置榷场,双方进行贸易,通过这种贸易活动,岁币之赐基本都能通过贸易再赚回来。哪怕是到后来的“庆历增币”,岁币增加到五十万,仍然能从与对辽贸易中,把这笔钱再赚回来。所以宋人认为在这场交易中,自己是毫发无损的。

那么围绕岁币,还有一个争议,就是该不该给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我是否付得起,而是我应不应该付”,或者有人认为赠岁币是国耻。这个问题该如何去认识呢?还是那句话,历史的问题要回到历史中去认识。在历史上,岁币并不是宋朝的首创或独创,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玉帛赐匈奴的先例。在汉朝时,有汉武帝征匈奴,但是在汉武帝征匈奴之前,汉朝采取了赐给财货玉帛之类的软性手法,维持与匈奴之间的关系。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还要征匈奴呢?是因为赠给玉帛这个方法已经不管用了,匈奴仍然是年年侵扰汉朝,玉帛之赐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汉武帝一改前朝旧例,开始厉兵秣马,征讨匈奴。但是反过来看,如果玉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匈奴真的因为得到了玉帛,而与汉朝和平相处,互不侵扰,那么汉武帝大概就不需要再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了。所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那么回过头来看宋朝,如果玉帛能解决问题,战争就会成为退而次之的选项。而事实证明,岁币是相当起作用的,三十万岁币,虽然后来增到五十万,但的确保了宋辽百年太平。如果不是宋徽宗毁约,也许还会继续太平下去。至于战争,当战争写在史书中时,我们会觉得它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当战争发生在现实中时,比如现在发生的俄乌战争,我们就会看到它的残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只要能找到别的方法解决问题,战争永远是最后选项,这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宋真宗不以战争取和平,而以岁币换和平了。

以上是对岁币的认识。此外,我们还看到“澶渊之盟”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双方互市,这对于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宋朝的茶叶、瓷器、香料、丝织品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辽国;而辽国的牛、马、羊等输入宋朝,互通有无。再就是军费方面,不仅节省了庞大的战争军费开支,宋朝还进一步裁军,减少日常的防务开支。这些都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接下来就是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辽人非常向往中华文化,从对中国典章礼仪制度的学习,到大批的儒家经典、史书、诗文等引进和翻译,都被译成契丹文字,在辽国流传。此外,辽国也开科举、设学校。中华文化在辽国的影响极为深远、重大,这方面内容在之后谈辽国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当然还有一点最基本的,就是“澶渊之盟”的确换来了两国的友好相处。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宋辽结盟只是一种战略选择、政治需要,但是从古籍中,我们看到的是超越于政治之外的一份深厚的情义。古书中记载,宋真宗驾崩的消息传到辽国后,辽圣宗非常伤心,他率领番汉大臣举哀,又为宋真宗建祈福道场,做法事做了一百天。他流着泪对宰相说:“吾与兄皇未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洎约为兄弟二十余年,兄皇升遐,况与吾同月生,年大两岁,吾又得几时也。”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所以说“吾与兄皇”,说他们未结盟前,互相征伐,各有胜负,结盟后,约为兄弟二十多年,可以说这既是对两国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彼此人生的回顾。

人生在世,冥冥中似乎皆有使命,也许宋辽休兵结盟这件事,无论是对于宋真宗,还是对于辽圣宗而言,都是他们这一生中的头等大事。虽然这两个人一生都没有见过面,但是两个人因为国家的命运、因为历史的安排,他们的人生在这一个点上有了某种联系,似乎这一生就是为了共同成就这件事情而来。宋真宗大辽圣宗两岁,同月生,因此当宋真宗驾崩时,辽圣宗才会不胜感慨,他说:“吾又能得几时也。”这里面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伤感,又有一份大功已成,褰裳去之的超脱。

以上就是关于“澶渊之盟”的正反两方面的看法。总之,“澶渊之盟”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一面而否定另一面,或者因为另一面而否定这一面,这才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价。而且“澶渊之盟”的确是换来了宋辽两国的百年和平与繁荣,正如标题所云 —— 盟定澶渊和戎计,福泽宋辽百世功。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