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事件 法国民众还有哪些想法?

发表:2015年01月21日

【记者林莲怡采访报导】今年1月7日发生的法国讽刺媒体《查理周刊》遭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的屠杀事件,以及之后接连发生的巴黎南郊枪杀警察,和巴黎东郊犹太超市劫杀人质等恐怖事件震惊了全法,乃至全世界。1月10日和11日,全法共有400万人走上街头。1月11日,来自56个国家的首脑加也入到巴黎史无前例的150万人游行队伍当中。目前该事件已过去十多日,法国人还思考了些什么,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法国民众。

法国巴黎1月11日的百万人反恐大游行(摄影:林莲怡/看中国)
法国巴黎1月11日的百万人反恐大游行(摄影:林莲怡/看中国)

马克(法国公务员):这次恐怖袭击事件让我特别震惊,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面对一个人因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被杀的事情。在法国,人们已经习惯了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对于一些令人吃惊或敏感的话题也毫无禁忌,所以我们想象不到会因此而丢掉生命。虽然我不常看《查理周刊》,但和大多数的法国人一样,这本杂志是我自由想象空间的一部分。

维奇(进出口公司经理):我觉得这次的恐怖事件,使阿拉伯人和黑人在法国处境更加尴尬。同时,我们西方人不应对所有的穆斯林都抱有敌对的看法。不得不承认,当黑人和阿拉伯人或其他种族的外国人在法国找工作时,是会遇到种族歧视的问题,那么当人们因你的肤色或宗教而带着有色眼镜审视你的时候,这是否也是一种“仇恨”的表现?

皮埃尔(话剧演员):我参加了1月11日的大游行,是因为在《查理周刊》被袭击当天我无法赶到现场表示我的哀悼和支持。这个原本定在周六最后推迟到周日的大游行是民众的决定和意愿,是为了那些不能在周三晚上前往为遇害者哀悼的民众而组织的活动。然而我却遗憾地感到这个游行最终被添加了些政治色彩。

不过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参与,我走上街头,和游行者见面,交谈。在这种最直接的与人沟通中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比在社交网站上互发短信,以及电视屏上展现的大众言论中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

我想说的是,我去参加游行并不是因为总统的号召,也不是为了支持任何党派,我很高兴看到能有那么多人自愿前来参与。

玛德琳娜(企业社会责任及政府关系部经理):我对发生在《查理周刊》办公室的屠杀事件和Hypercasher超市的恐怖事件感到无比震惊。新闻自由是民主体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认为那些对《查理周刊》发表的针对伊斯兰教讽刺言论持异议的人,可以对杂志进行投诉。法国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和加强法国公民以及所有在法国合法居住人的权利和人权。即便有人认为一个媒体触犯了新闻法律,也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采取暴力和谋杀的方式解决问题。

关于Hypercasher的劫杀人质事件,这是一个种族性质明确的反犹太主义罪行。对于这种滥杀周末外出购物的犹太民众的做法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这起万森恐怖袭击与《查理周刊》案密切相关,对新闻言论自由的仇恨和反犹太主义的情绪,使人们很清楚的看到这些犯罪者的极端行为,然而他们正是一些充满愤怒且无法融入法国社会的年轻男女的代表。

法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隔离与歧视现象使许多具有外国血统,特别是有北非以及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区血统的公民和具有这些地区血统与法国混血的公民,产生沮丧和愤怒情绪。我觉得这种情况与他们的贫穷、缺乏社会经济融入感和社会工作成就感综合交错,因此导致了一股极易转化成暴力的动荡因素。

我觉得目前应将这类人群重新安置回法国公民的位置上,与他们共同分享团结和共和国的价值。其次法国应对因种族和宗教歧视及其连带出的社会现象做出自我反思。有些法国公民在法国没有归属感,如果法国不解决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现象,极端主义仍会持续。至于反犹太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则是一项需要不仅在法国,乃至在全世界的穆斯林、犹太人及其他群体之间采取和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