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 一位父亲的教育心得(42)
父母跟子女的有效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栏目将刊登《亲子之间》系列文章,一位父亲记录了在不同场景中跟孩子的沟通,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启迪孩子正面思考,不仅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还增进彼此的感情,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启发。

(图:清玉/看中国)
毕业季
今天是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早上我背着相机到学校,帮他跟同学留下一些最后的校园回忆。
其中在大家进礼堂开始典礼之前,有个行程是所有毕业生绕巡校园一圈做最后的巡礼,当师生们在走道上排队准备时,儿子的班导师看到了我,主动走过来跟我聊了一些事。
他说,他很期许儿子上国中之后,可以好好改进师生关系。因为这两年来,导师因为儿子的一些行为感到头痛,所以也常针对他进行一些处罚,例如禁止下课、禁止打球或抄写课文等等。
其实,我跟老师回复说这些事我都知道,知子莫若父,儿子平时在家中跟我们相处,也是偶尔会有令人头痛的行为与态度,所以我也常跟他引导与指正。
而且儿子在学校的事情,大部分我也都会请他讲给我听,这也是我们父子互动较令人欣慰的一点,所以我对他在校的言行基本都能掌握。关于态度、言语与品性,我们在家会继续关注与要求。
接着,老师也提到儿子的学业成绩不是很出色。其中老师说他感觉不到儿子对课业的目标,但是他认为儿子是有潜力与能力的,只是动机上不够强烈。
这部分确实我也很清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没有特别要求儿子要在成绩上达到优等的程度,我只希望他可以认知到学习其实是对自己负责,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能自己找出学习的热诚与动机,而不只是追求表面的分数。
经过小学这几年下来,总算在最后这个学期,儿子借由英文先自主学习把成绩提升起来之后,也开始带动对其它科目的兴趣与企图心。
所以我感谢老师的提醒,也跟老师说上国中后我会持续加强儿子对学习的态度。
最后,老师提到儿子的交友。他说儿子很容易受同学影响,虽然这也是这些准青春期的小孩常有的现象,加上儿子比其他同学早熟,已经比较会有一些自我的想法,所以未来交友上得多帮他注意一下,以免受朋友影响到不好的方面。
我再次谢谢老师的关心,也同意老师讲的,所以我打算利用暑假期间比较多的亲子相处时候,可以好好引导儿子对交友的认知与培养良好的态度。
虽然这段谈话时间不长,但以当天紧凑的行程来说,导师几乎就只有找我聊小孩的事,也就没其他时间可以跟其他家长互动沟通,我也很感动导师可以在他们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天,仍如此殷切的对儿子予以期许及勉励。
最后我也请儿子过来跟导师合影一张,结果回家整理照片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张合影,是我今天帮儿子拍照的照片中,他笑得最灿烂、最开心的一张照片。
我传给导师分享,也会好好珍藏这张照片,希望有天,儿子可以感受到,他的小学导师中,曾经有一个真诚的关心他、期许他的导师。
希望有天儿子回到母校时,可以骄傲地跟导师说,导师所对他期许的那几个方面,他都表现得很好。我想,这也会是身为人师最欣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