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公司陷困境 / 中国市场交易额暴跌

发表:2023年11月22日
本报综合报导

随着中国经济下滑,外资纷纷撤离,专注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公司也陷入困境。

据彭博社11月14日报导,私募股权公司20年内在中国累积了超过1.5兆美元资产,如今却陷入退出困境,努力出售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投资,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支持的太盟投资集团(PAG)和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 Inc.)等公司。

(123RF)
(123RF)

报导指,由于公开市场低迷,而且估值没有吸引力,私募基金公司正在考虑通过非公开市场转让资产。但是知情人士透露,二级买家要求折价30%至60%以上,而欧洲和美国的折价率接近15%,因为很多人都越来越担心在中国内地投资的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并以策略投资者的角色积极参与投资标的的经营与改造,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中国涉及私募股权公司的交易继去年暴跌50%后,预计将连续第二年下滑。全球私募代理公司Monument Group合伙人尼克拉斯•阿蒙德松(Niklas Amundsson)表示,“中国已经完全失宠,全球投资者将暂时搁置中国。”

总部位于香港的PAG管理着500亿美元的资产,专注于亚洲,几个月来一直在尝试对先前基金中约10亿美元的资产进行要约收购。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凯雷集团和Trustar Capital一直在寻求部分退出对麦当劳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业务的投资。

中信资本控股公司(Citic Capital Holdings)旗下私募股权基金Trustar Capital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日前表示,中国经济摆脱陷入困境的房地产需要时间。与此同时,他认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十分艰难,资金仍然非常紧张。

相反地,客户对中国以外其它地区的融资交易机会表现出更大兴趣,例如印度、越南、韩国、澳洲和日本。

《华尔街日报》早前也报导,主要投资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美元融资已几乎枯竭。根据Preqin公司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这样的私募股权公司只募集了14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约89%。

私募股权公司的运作方式,一般是从机构筹集资金,然后投资一些有望增值的企业,等这些企业做大后上市或被收购,或者出售企业股份来获利。

除了对中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忧虑,政治风险也是一个令人担心的因素。例如轰轰烈烈的蚂蚁金服上市,私募股权基金凯雷(Carlyle Group, CG)和华平(Warburg Pincus LLC)等投资者原本期待从中大赚一笔,但上市在最后一刻被北京当局叫停,蚂蚁还遭到当局重拳整顿。

外国直接投资者也在撤离

《华尔街日报》报导称,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紧绷,外国企业正重新考虑在中国的投资。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外资连续6季汇出在中国的利润,总金额超过1600亿美元(约台币5.13兆),规模惊人。

英国《金融时报》11月4日报导,美国民调与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正在撤出中国。

报导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称,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公司已告知其客户,它将关闭在中国的业务,并建议客户将一些项目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

报导还指出,在盖洛普撤出中国的同时,其它一些跨国咨询公司也在减少在中国的业务。

以技术为重点的咨询公司福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已裁减了大部分在华分析师;专家平台GLG格理集团(Gerson Lehrman Group)也在今年夏天开始裁减在华员工,而该公司原本计划今年在中国扩张。

彭博社11月2日报导,美国资产管理巨头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也正在解散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团队。

彭博社今年3月就曾报导指,先锋集团通知中国政府,有意关闭其在上海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3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国际收支统计,外资第三季度直接投资总额为“负118亿美元”,这是1998年建立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值。

外国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对中国的经济投资。正值代表外资的新投资大于资金撤出,负值则代表撤资大于新增投资。

今年第二季度,外资在中国直接投资为4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87%,几乎相当于“归零”;第三季度则出现负值,说明外资对中国减少投资的同时,外资撤离仍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