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首次访华 中南海内唱对台

发表:2015年06月16日

【本报综合报导】缅甸最大在野党的领袖昂山素姬6月10日抵达北京。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享誉世界的民主和人权斗士,她的5天访华,受到国际媒体的热切关注,而东道主中国的官方媒体却鲜有报导。种种迹象表明,习近平、李克强对昂山素姬此行高度重视。在此外事活动中,突显了中南海内部的分裂。

昂山素姬 (维基百科)
昂山素姬 (维基百科)

这里的新闻静悄悄   中宣部禁令电话记录

10日晚,大陆各门户网站转发了新华社一条仅60个字的通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10日在北京会见了由主席昂山素姬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就深化两党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一个新闻网站在专题网页贴出昂山素姬的多幅照片,记录了她被软禁多年的情况,不久后被删除。

官媒的低调,引起热衷报导此事的西方媒体的关注。美国之音指出:“对于这样一位拥有极高国际声望的人物访华,中国主流官方媒体却鲜有报导。”

这似乎验证了日前中宣部对昂山访华报导发禁令的传闻。海外“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公布的一纸电话记录披露了该密令:“所有媒体一律不报导:1、缅甸代表团访华;2、《穹顶之下》纪录片获生态奖一事;3、关于东方之星宣传安排有3条……”

媒体报导一夜之间转向

昂山素季抵达北京首日,大陆除了官媒新华社报导,为她访华营造一种低调的气氛外,再没有一家媒体追踪报导。怎料事隔一夜,11日习近平与昂山素季会面,立马登上大陆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等新闻专页还大幅报导。

《明报》引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的分析认为,昂山素季访华让人感到意外。星期三晚,中国各门户网站转发了新华社一条仅60个字的通稿,媒体没有大张旗鼓地报导;而11日“习近平出场就不一样了”。

有分析指,中宣部与中联部明显对着干,正好反映中共高层权力斗争白热化。

习李要高调会面昂山

海外“博闻社”报导,这次外事活动中共高层分歧,外交部对邀请昂山来访持否定态度,习近平踢开外交部,改由中联部出面邀请,采取党际交流的方式。习近平就此批示:“不光要请,还要公开宣传!”

该报导引述北京知情消息人士透露,有中央级领导在提及这件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缅甸的问题,涉及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打贪工作的成就。”这显示缅甸问题不仅是外交问题,而且涉及国内时政。

 据报,对缅甸的外交工作政出多门,外交部、军方情报部门、云南省地方政府都有伸手,都自以为是,居功自傲。而这些部门过往多年曾屡被举报,有关机构和负责人涉嫌在缅甸有重大经济利益和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