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官吃什么? 解密“特供”内幕

发表:2016年08月02日
【本报综合报导】大陆官员享受“特供”服务,在中国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专为中共高官提供各类特供品,特供商店门口都有人把守,普通百姓不得入内。近年来,大陆各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有毒食品泛滥,高官们却享受着有严格的“安全、营养”指标的各种各样的特供,品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2005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专门为94个部委高官提供优质有机食品。(网络图片)
2005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专门为94个部委高官提供优质有机食品。(网络图片)
 
官员享受特供的制度 由来已久
 
陆媒《南方周末》曾报导称,中共的特供制度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1942年3月,在延安从事翻译工作的高级知识份子王实味,在目睹了延安“衣分三色、食分九等”的等级供给制度后,撰文感叹说,一方面是病人喝不到一口面汤,青年学生一天只得到两餐稀粥,但另一方面“有些颇为健康的‘大人物’”却一直在“非常不必要不合理的享受”。
 
据其披露,当时延安有非常严格的等级供给制,机关食堂的小灶,仅面向部长级别及以上的官员或十年以上党龄者开放。
 
提供特供产品的农场
 
1949年后,各式各样的“特供”有增无减,从政府出资运营的特供食品,到依口味定制的香菸,到只为领导人制衣的裁缝,还大张旗鼓地搞起了专门给中共高官提供特供产品的农场。
 
据党媒《国家人文历史》2011年第15期刊发的《香山农场:为中央首长特供农产品》一文披露,当年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当局筹办了一个专门供应副总理以上高官和部份老中央委员需要的香山农场。
 
一张存留至今的“香山农场区划图”显示,当时各类作物区的种植情况是:青贮玉米260亩;青割玉米15亩;打籽玉米10亩;白薯110亩;燕麦、大麦、冬小麦50亩;苜蓿(重要牧草)80亩、苏丹草10亩,蔬菜40余亩等。
 
香山农场建成后归中共中央警卫局管理,产品由局属供应科收购。农场职工每天早起采摘新鲜蔬菜、细心分装、及时送达,其干净新鲜程度,绝非一般渠道的蔬菜可比。
 
随着香山农场的规模日渐扩大,农场能提供的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警卫局开始着重研究毛泽东等少数人在饮食方面的特殊需要。农场的人曾专为毛泽东试种了几样平时他爱吃的反季蔬菜和瓜果。如:苦瓜、青椒、木耳菜、南油菜、无籽小西瓜等等。对于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有人解释为“专供中的特供”。
 
据报导,毛泽东特别喜欢吃长沙东方红渔场的活鱼,有关部门就安排专机每周定期往返北京与长沙,专门为他空运活鱼。为防止被破坏,还挑选“三代贫下中农组成基干民兵连”,专门负责活鱼的捕捞、挑选、装箱、押运。
 
在毛泽东时代,特供商店必须凭中共老干部证才能进去,平民百姓是禁止入内的。在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老百姓只能上到三楼,四层以上是特权专供。
 
特供制度从中央蔓延至基层
 
近年来,特供不再是中南海的专利而是已经蔓延至市县乡,各级官员都在利用他们的权力建立自己的“特供”产品供应圈。
 
中国新闻周刊网曾引述北京某农场负责人披露,北京二商集团是目前掌管为(北京)中共中央特供食品的几个主要部门之一。该集团旗下的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及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给中共当局及其客户提供猪肉及羊肉。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供应室,室内不计成本地精心控制着温度及环境条件。
 
报导还称,位于北京的留民营新世纪养鸡场曾被选定为“两会”代表大会提供鸡蛋。据农场人员透露,他们对农场的水和饲料的质量及鸡的健康都非常慎重,相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定期会来检查该农场的环境。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2008年,有位名叫祝咏兰的女官员公开宣布:2005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专门为94个部委高官提供优质有机食品。而那些特供食品分别来自于“国务院后勤基地、中央警卫局农场、武警边防后勤基地和遍布全国13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生产基地”。
 
祝咏兰正是这个庞大机构的主任。她在盛大的中央特供产品授牌仪式上表示:特供食品的条件非常严格,重点在“安全性”和“营养性”,都是真正的有机食品,蔬菜水果家畜一律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使用化肥、农药、激素、无污染,不使用化学添加剂、防腐剂,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一个环节不达标就不能入选为“中央国家机关特供”产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