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烈传】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

发表:2020年05月08日
文/云中君
左图:戚继光雕像(公有领域);右图:台州之战地图(公有领域)
左图:戚继光雕像(公有领域);右图:台州之战地图(公有领域)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符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諡武毅。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拜左都督,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他出身将门,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调浙江抵抗倭寇。他招募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

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10余年,大小80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1561年在台州大胜倭寇,次年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解除东南倭患。 

1567年戚继光被内阁首辅张居正调到北方,担任蓟州总兵十四年,重修长城,建造塔楼,加强防务。

张居正死后,戚继光也被排挤而去。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1588年1月5日逝世于山东蓬莱。 

少年时代风流倜傥  山东备倭治军有方 

戚继光的少年时代风流倜傥,很有抱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家经典、历史典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其父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成为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被分工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至三十一年(1552年),他奉命率领卫所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戚继光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大改观。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指挥佥事,充任参将,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岑港之战劳而无功  招募新军练成精锐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兴兵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道路隔绝而未来得及,朝廷也因此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未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朝廷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朝廷令其守备台州、金华、严州三府。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并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一马当先手刃敌酋  台州之战大破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官升三级。而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此后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军转战福建,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再次入犯福建,占据平海卫,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又斩杀三千多人。朝廷以戚继光战功,升戚继光为都督同知,世荫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斩首五百多人。同年,海盗吴平纠合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干、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镇守蓟门固若金汤  增援辽东击退北蛮 

明万历元年(1573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大明,并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

同年夏天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董狐狸多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万历二年(1574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长秃侵犯边境。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小王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明万历十年(1582年),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书朝廷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调往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朝廷罢免,回乡后病故。 

足智多谋允文允武  著书立说名传后世

戚继光一生足智多谋、智勇兼备,允文允武。为了了解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他下苦功去钻研,写成一首通俗易懂的《风涛歌》,由于对气候预测准确度相当高,因此当时在军民中广为流传。此外,他还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皆为后世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