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韩琦的故事 / 历任三朝宰相 宽厚容忍

发表:2022年07月01日

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本篇为读者介绍三则《忍经》中有关北宋名相韩琦的故事。

韩琦,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韩琦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对北宋的政治影响很大。

《四相簪花图》局部。四位丞相分别为韩琦、王珪、王安石、陈升之。(明•仇英/公有领域)
《四相簪花图》局部。四位丞相分别为韩琦、
王珪、王安石、陈升之。(明•仇英/公有领域)

【一】非毁反己

韩琦曾说:“小人不一定到远处才能找到,三户人家中就有一家。应该寻求和小人相处的方法。”“千万不可以跟小人计较,如果跟小人计较,自己也就成为小人了。如有人诋毁你,只需要反省自己。不要和别人坚持自己是对的,如果有理的是我,没理的是他,又何必和人去计较对错呢?” 

韩琦稳重宽厚有器量,什么都可以容忍,还在馆阁任职时,他的名望就已传遍天下。他曾经与同馆的王拱辰以及御史叶定基,一起赴开封府,主持科举考试。王拱辰、叶定基经常发生争吵,而韩琦坐在幕室中批阅试卷,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王拱辰埋怨韩琦不帮助自己,到韩琦的幕室,对韩琦讥讽地说:“你是在幕室中修养气度吧?”韩琦和颜悦色地认错。 

韩琦在陕西征讨叛军时,师鲁与英公不和,师鲁在韩琦那里就说英公的坏话,而英公在韩琦那里也说师鲁的坏话。韩琦听到后,却从不将这些话说出去,所以师鲁和英公才没有闹起来,否则不得安宁了。 

根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一》,韩琦军功赫赫,名震西夏和契丹。

韩琦与范仲淹在军中很长时间,名声显赫,人心归向,朝廷依靠他们作为重臣,因此天下人称之为“韩范”。 

当时边区民有歌唱:“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可见民间对韩琦与范仲淹是多么地倚重。 

韩琦曾在魏都很长时间,辽国使者每次经过,递交文书都写上姓名,说:“由于韩公在这里的缘故。”韩忠彦出使辽国,辽国君主询问得知他的相貌像他的父亲,就命令工匠画下来,韩琦在国外也是如此被看重。 

【二】未尝峻折 

欧阳修在官府为官时,每遇到不讲道理的人,就严加斥责,所以有很多人怨恨他。韩琦却不是这样,总是从容不迫地用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道理来教导人,从来不严厉地斥责他人。 

读到这段的时候,也许有人会想,难道韩琦是个“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非也!史书中关于韩琦的其它记载会让您大开眼界。笔者读《宋史》关于韩琦的传记时,真的是大为惊讶。韩琦在为政上从来就不是“老好人”,他只是在个人修身上极为严格要求自己,气量宽宏,是个高尚而有德行的人。 

韩琦以宝元元年(1038年)所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最为知名。当时灾异频发,流民大批出现,而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及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却束手无策。韩琦连疏四人庸碌,痛陈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绝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毁坏”,使四人同日罢职,即所谓“片纸落去四宰执”。他自此名闻京师。 

由于韩琦的不断上疏而使四位宰执同日被罢免。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有些空前绝后的意味。 

在担任谏官的三年时间内,韩琦敢于直谏,诤言谠议。他举荐当时的名臣杜衍、范仲淹等。 

韩琦又请求停止宫中降旨,抑制侥幸奸佞之人。只要是对百姓和国家有益的,韩琦没有不上奏的,每次上奏都是将察明得失、端正纲纪、亲近忠诚正直、疏远邪恶奸佞作为重要内容,前前后后共上奏七十余次。其建议多被朝廷采纳。 

韩琦管理军队恩威并重,并能造福一方百姓。起初,定州士兵贪平定贝州之功,索要赏赐,发出怨言,以至于打算到城下喧哗。

韩琦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不治理将发生混乱,要运用军法进行约束,诛杀那些行为十分不良的人。士兵死于攻战,则奖赏资助他的家人,将其孤寡的姓名进行登记并提供救济,威严恩爱并重。

韩琦又仿照古代三阵法,每日进行训练,这样中山军队的精锐强劲超过河朔。京师调遣龙猛卒戍守保州,沿途成为百姓的祸害,到定州,韩琦将他们全部留下不再派遣,让素有训练者到北方,又赈济救活饥民数百万。 

韩琦处理国家大事果断,以公心对之。在当谏官期间,对于不法为恶之徒,直接上奏朝廷述其过失,救万民于水火。另一方面,韩琦在自身修为上又宽容大度,能忍辱修身。

【三】持烛燃鬓

韩琦统率军队镇守定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要写信,让一位侍兵在他的身旁手持蜡烛照明。侍兵四下里张望看别的地方,蜡烛烧着了韩琦的鬓发,韩琦急忙用衣袖拂灭火苗,然后还像刚才一样,继续写信。

过了一会儿,韩琦回头,发现举蜡烛的侍兵被换成了别人。韩琦担心主管官员鞭打那名侍兵,于是立即把原来那位侍兵叫来亲自看看他,并说:“不要换掉他,他已经知道怎样拿蜡烛了。”整个军队中的兵士都很佩服韩琦的气量。 

韩琦度量过人,性情浑厚纯朴,从不兀傲孤高,与人过不去。他功盖天下,位居大臣之首,但没见他为此而高兴;他担负巨大的责任,面临难以预料的祸事,生命危于累卵,面临危难,也从未见他忧愁。怡然自乐,从来没有因为事物的变化而迁动改变,一生说话毫不伪饰。他做事为人,上朝时站着与其他官员说话,回来以后,休息时与家里的人说话,都是出于诚心。

有一个跟随韩琦几十年的人,记下了他的言行,反复对照,其言行一致,没有不相符的地方。 

根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一》,益州、利州曾发生饥荒,韩琦当时任体量安抚使。过去郡县催促赋调频繁急迫,市上供给的丝织品等其它物品都不给钱,韩琦为了缓解赋调,在这年免除了赋调并让老百姓自己拥有,驱逐不称职的官吏和贪婪残暴的官,减少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万。 

赵元昊叛乱,韩琦刚好从蜀州归来,因他对西边军队的情形十分熟悉,当即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刘平与敌贼交战,战败,被敌人俘获,这时宰相听信了别人对他的诬蔑,于是捉拿了刘平的家属,韩琦辩白了他蒙受的冤屈。 

常言道“身在公门好修行”!韩琦器量过人,在朝为官又做了许多好事、善行,拯救了众多的老百姓,积下了天大的福报!韩琦最终成为北宋的三朝宰相,位列三公,功勋彪炳,为后世所景仰! 

希望韩琦的故事能给您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