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为何爱穿旧衣?

发表:2025年02月27日

明成祖朱棣,是秉承天命的圣明君主,为后世留下了不逊汉唐的大明盛世,被称为“永乐大帝”。只是,这样的明朝大帝为什么会爱穿旧衣呢?难道不怕跟身份不符而遭到文武百官蔑视吗?

在成祖朱棣短短二十二年的统治期间,明朝不仅国力达到鼎盛,天下得以大治,声名亦远播海外,仰慕中华文明者不计其数,六十多国与明朝存在朝贡关系。除此之外,成祖还做了好几件了不起的大事:营造北京城、大建武当山宫观、派郑和下西洋、重开丝路古道、五征漠北、下令编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等等。为后世留下不少伟大政绩的成祖,怎不令人仰望?

明成祖朱棣(公有领域)
明成祖朱棣(公有领域)

雄才大略的成祖,非常注重自己德行的修养,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尤其以节俭著称。成祖曾说:“天立君以养民,君不恤民,是不敬天。”他还经常对臣下说,内库所存的财物是用来赏赐功臣的,自己不敢妄费。

永乐二年(1404)八月的一天,成祖对翰林院学士解缙等人说到:“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大意是帝王对宫室车马、服饰、玩乐等的喜好适可而止,对天下人无疑是幸事。如果帝王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大,甚至追求奢靡,就会增加百姓负担,届时也会引起百姓反感,社会就难以安定。

明成祖不只如此想,亦身体力行。永乐十二年(1414)二月的一天,成祖和几个大臣商议事情时,“所服里衣袖敝垢,纳而复出”,就是说他里衣的袖子又破又脏,露在外面,他觉得不雅观,几次把它塞进去,可是手一动,又露了出来。大臣们看到皇上的里衣袖如此破旧,深受感动,有人便颂扬圣德。

成祖却道:“朕虽日十易,新衣未尝无,但自念当惜福,故每汗濯更进。昔皇妣躬补缉古衣,皇考见而喜曰:‘皇后居富贵,勤俭如此,正可以为子孙法。’朕常守先训不忘。”说罢面露悲伤之意。大意是,自己哪怕一天换十件新衣,也是有的。但是,人在福中要惜福,要懂得节俭。以前,他的母后总是缝补旧衣服穿,父皇(朱元璋)也非常赞赏,所以成祖不敢忘记先人的训导。

据《明代史话》载,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在做皇帝后,汲取之前帝王奢靡亡国的教训,“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过奢,伤财害民”。他的皇后也亲自缝补旧衣服。朱元璋还经常告诫大臣们牢记元末江浙义军领袖张士诚因“口甘天下至味,犹未厌足”而败亡的事例,认为“奢侈乃丧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