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 梅兰芳的成才之路(下)
梅兰芳《木兰从军》造型(公有领域)
(接上期)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一句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梅兰芳进行京剧改革,在他成功的幕后有一个智囊团。梅兰芳成名后,有许多京剧爱好者常来给他出谋划策,在多方面支持他。当时在北京,无量大人胡同的梅宅里,有一个《缀玉轩》,这是梅兰芳的书斋,也是他和他的智囊团,经常聚会的地方。当时人们称梅兰芳的智囊团为“梅党”。这个“梅党”里的人,是既有学问又有社会地位、又有实力的人物。比如齐如山,是河北高阳人,17岁就在清朝宫廷总理事物衙门所属的同文书馆学习。他是一个掌握德、英、法等六国外语的文人。他曾两次出游欧美,视野开阔,他广泛接触外国戏剧,他在1913年就结识了梅兰芳,成为忘年之交,一直到1948年分道扬镳。齐如山是“梅党”的核心人物,也是梅剧团的编剧、演出策划、社交兼宣传组织者。他在大陆为梅兰芳编写了几十个演出剧本。
又比如冯耿光,字幼伟,是广东中山人,民国后出任中国银行总裁,后来又任新华银行懂事长。他在经济上给梅兰芳的戏剧改革以强力支持,在梅剧团出国演出经费遭到困难时,他给筹款解困。梅兰芳为人忠厚谦逊,冯耿光送他一个绰号,叫他“傻大爷”,他经常与梅兰芳在一起研究戏剧艺术。其他人如吴震修、李释戡(kan)、黄秋岳、许伯明等,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报馆主笔,有的是戏剧评论家,他们都是梅兰芳成功的推手,他们关于京剧改革的思想和建议,对梅兰芳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梅派唱腔设计得益于王瑶卿;音乐设计得益于他的琴师茹莱卿和徐兰沅;音律得益于樊增祥。教梅兰芳绘画的有齐白石、陈半丁、王梦百。陈德霖常与他探讨昆曲艺术。
梅兰芳(公有领域)
在梅剧团赴美演出时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担任总顾问。
1919年,梅兰芳剧团应邀访问日本,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演出。他们在东京“帝国剧场”演出《天女散花》、《贵妃醉酒》、《御碑亭》等戏。受到东京观众热烈欢迎,随后他们又访问了大阪、神户。
1922年梅兰芳成立承华剧社,他单独挑班演戏,这承华剧社就是梅兰芳剧团的前身。1930年2月,梅剧团应邀到美国作访问演出,在纽约百老汇演出成功后,又到美国各地巡回演出,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梅剧团这次赴美,载誉而归。我在《京剧常识》一文中对这次出访已经做过介绍,此不赘述。在此只补充他与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友谊:1930年5月梅兰芳在洛杉矶演出时,卓别林观看了他的演出,这是两人第一次会见。1936年3月卓别林到上海,梅兰芳陪同他看了马连良演出的《法门寺》。
梅兰芳《天女散花》造型(公有领域)
1931年6月上海《戏剧月刊》举办四大名旦排名投票活动,结果梅兰芳票数高居榜首。四大名旦就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2年梅兰芳举家南迁定居上海。他为鼓舞国人抗日斗志,创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剧并巡演。此后随时局变化,他又举家转赴香港避祸。直到1942年又迁回上海。梅兰芳迁回上海后,日本军队逼他唱戏,他称病不从。从此蓄须明志,闭门习画。梅兰芳的绘画水平很高,前面说过,他的绘画是名师教的,名师出高徒嘛。1945年日本投降后,梅兰芳剃去胡须,复出演戏。首演戏是昆曲《游园惊梦》,他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向人们宣告,他还能演戏,那年他51岁。梅兰芳复出后,倪秋平曾担任他的琴师。梅兰芳晚年的琴师是姜凤山。1946年,他拍了戏曲电影《生死恨》。1951年梅兰芳从上海举家迁回北京,住在护国寺大街9号。中共掌权后,利用他的名望,在文艺界给他官职,要他去朝鲜战场演出,要他“上山下乡”,要他“深入基层”为工农兵演出。他先后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全国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梅兰芳《霸王别姬》造型(公有领域)
梅兰芳曾经四次访苏。时间分别是1935年、1952年至1953年、1957年、1960年。其中以1935年为最值得记录,那年他在莫斯科演出了《贞娥刺虎》、《木兰从军》、《宇宙锋》、《打渔杀家》等戏,并且会见了斯坦尼斯拉夫等戏剧界知名人士。结束苏联访问后,他又到欧洲,去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考察戏剧,并结识了萧伯纳等著名戏剧家。在1952年去苏联时,他以团长身份率团访苏,演出了《思凡》、《霸王别姬》等戏。1957年访苏,他会见了苏联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当时苏联为欢迎他们,特别上演了芭蕾舞剧。两年后乌兰诺娃又来中国北京演出了芭蕾舞《吉赛尔》、《仙女们》和《天鹅之死》,我看过她的演出。
自1951年到1955年,梅兰芳剧团走遍全国十几个省市,巡回演出500余场。他的徒弟李毓芳一直陪伴他。梅兰芳一生的舞台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他教的弟子有115人。其中知名弟子有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马金凤等等。1955年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彩色戏曲片。片中收录了《断桥》、《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演出片段。此后又拍了戏曲记录片影片《霸王别姬》、《游园惊梦》、《贵妃醉酒》、《二堂舍子》、《宇宙锋》。1956年他再次带队出访日本,这是他第三次访日演出。演出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奇双会》、《白蛇传》等。1959年,梅兰芳剧团借鉴豫剧,创编《穆桂英挂帅》,1959年5月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
1961年5月31日在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礼堂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演出。演出结束后他大汗淋漓,此时他已经积劳成疾。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绞痛在北京阜外医院去世,享年67岁。他的墓址在北京香山边的万花山山坡,临近碧云寺和北京植物园。
梅兰芳一生创作了180多个女性形象。他演巾帼英雄人物,英姿飒爽;演闺门秀女,又是非常柔顺美丽。观众看不出这是一个男演员在演戏,这真是其他京剧旦角演员无可比拟的。他给后人留下的艺术财富遗产,也是后来者学习的珍贵资料。尤其是,他在实践忠厚、恕道的家教,在一生的艺术实践中得到的切身体会。
最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是他的人生成功经验。他告诉后人说:“热爱你的工作,老老实实地从事学习,努力艺术实践,不断地劳动,不断地锻练,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接受群众意见,严格地进行自我批评,为人民、为灿烂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热爱京剧,老老实实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应用,在艺术实践中,博采众多的名师所长(chang),接受群众意见,不断创新,这就是梅兰芳的成才秘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