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惨案背后深层原因的反思

发表:2024年12月13日
文/Li Shiting

11月11日,中国广东珠海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撞人事件,官方通报显示,事件已造成35人死亡。据悉,凶手因对离婚财产分割不满而实施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这样的惨案不仅是个体情绪失控的结果,更是当今中国社会“互害型生态”催生的悲剧。

近年来,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从公共场所的蓄意袭击到无辜群体的无差别伤害,类似事件一再上演,让社会痛心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背后深层原因的反思。是什么让普通人的矛盾不断激化,进而选择极端手段?

11月19日早上,湖南常德永安小学门前发生一起撞人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多人倒地不起。(视频截图)
11月19日早上,湖南常德永安小学门前发生一起撞人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多人倒地不起。(视频截图)

“互害型社会”的构建:制度的不作为与冷漠

“互害型社会”并非偶然生成,而是多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得不到有效化解的结果。这种社会结构,根植于制度对个体权益的漠视和对常见社会问题的不作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乱停车问题泛滥

城市乱停车现象长期得不到治理,法律缺失导致车主之间冲突频发,矛盾常因小事升级。

物业管理矛盾激化

业主与物业之间因收费与服务争端日益尖锐,但法律未对此进行明确规范,冲突一再升级。

“扶老人被讹”现象

当善意行为可能被恶意利用时,社会道德逐渐冷漠,倒地的老人无人敢扶,受害者得不到保护,反而成为被讹诈的目标。

缺乏对见义勇为的保护

见义勇为者不仅可能遭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面临法律上的风险,这让更多人选择袖手旁观。

邻里噪音纠纷

楼上楼下的噪音问题成为常见矛盾,但长期缺乏有效治理,冲突时有升级为暴力事件。

欠薪问题频发

在中共治理下,讨薪者因“扰乱社会秩序”被抓的现象层出不穷,弱势群体维权之路艰难无比。

医患纠纷恶化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与医患关系紧张,导致病患维权无门,甚至陷入“人财两空”的困境。

这些问题看似零散,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事实:在中国社会,政府对底层问题的解决不是积极作为,而是刻意无视,甚至纵容。中共始终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但实际上,它只选择性解决那些威胁自身统治的问题,而对普通民众的生存困境漠不关心。

治理逻辑:削弱社会凝聚力

中共为何不愿意积极化解这些矛盾?答案可能在于其治理逻辑:一盘散沙才好管理。

当社会陷入“互害型”循环时,人们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身边的矛盾,而无暇思考更深层的制度性问题。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社会的凝聚力被不断削弱。每个人都变得冷漠、自私,只顾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他人的不幸漠不关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冷漠社会的塑造,间接为中共的统治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如果人们能够团结起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公,他们也可能团结起来对抗更大的不公,比如中共的专制体制。因此,当局不仅不支持见义勇为,还通过法律与舆论打压那些试图“多管闲事”的人。

惨剧何时不再重演?

珠海惨案提醒我们,社会矛盾的积累从来不会无声无息。个体的不满与绝望一旦得不到有效疏导,就可能酝酿出更大的悲剧。中共试图以高压维稳的方式掩盖这些矛盾,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互害型社会”并非普通民众的选择,而是制度性问题的产物。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与体制不能保护弱者,不能合理化解矛盾,那么受害者与被压迫者只会选择更极端的方式反击。这种恶性循环究竟还会持续多久?

社会不是靠冷漠与恐惧维持平衡的。真正的稳定,应以信任、合作与正义为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