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一生最爱她?

发表:2019年09月07日
文/Yi-hsin Lu

话说富察氏的德行有何独特,使得乾隆皇帝一生难忘这位大皇后。小编在此特挑了几则小故事,让大家一睹富察氏的真貌。

一、装饰简朴  不御珠翠而戴绒花

根据《清史稿•列传一》所载:“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乾隆二年,册为皇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恸,兼程还京师,殡于长春宫,服缟素十二日。”

乾隆皇帝(左)和富察皇后(右)(公有领域)
乾隆皇帝(左)和富察皇后(右)(公有领域)

“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从这几句的描述中,就可以知道,出生富贵的富察氏在打扮上居然相当简朴,素来爱以绒花为饰。

虽然富察氏是镶黄旗人,又贵为皇后,但她却不喜以金钗银钿装饰自身。当六宫之主以节俭来引领众雌,并深获乾隆的欣赏之后,试问还有哪个嫔妃胆敢奢华更胜皇后,倘若真的仗侍自己亦得乾隆宠爱而铺张浪费,那岂非不知恪守女德,并一味地在消耗帝王对自己的情感而不懂得建构、积累。况且,乾隆与皇后的感情甚笃,又有谁能否定说这与皇后素来生活简朴、恭敬守礼无关呢?

二、亲制佩囊  深懂君意的体贴

要能成为帝王敬爱的皇后并不容易,因为她得能察言观色,得统御好六宫,还得能真正理解太后与帝王的心思。

历史上的这位富察皇后就真的同时把皇后、妻子、媳妇、女人的角色通通打理得顺妥稳当。使得后人对于她的小故事津津乐道。

据悉,有一次,乾隆要外出巡视,临行前,他对皇后提及自己并不喜欢八旗弟子如此奢侈铺张,并回忆起先祖在关外创帝业时的小习惯:先祖的衣服袖口是以鹿尾绒毛搓成的线所缝制的,并非如今大清宫内呈现的昂贵装饰——以金丝银线来精工绣制。富察皇后听闻先祖的这一项小事迹后,回去之后特地以鹿尾绒毛搓成了线来缝制佩囊,并将这一个佩囊赠送给了乾隆,意谓夫妻齐心,共示不忘满族本色。

乾隆见到皇后如此有心,不仅牢记他先前所言,而且还亲自缝制简朴的佩囊,龙心大悦,故总随身携带此佩囊。

三、事必躬亲  凭着贤惠淑德照拂夫婿

富察氏既然生性温柔体贴,当她碰上太后与乾隆有事,自然是事必躬亲,不愿假他人之手了。

有一年乾隆生病了,全身长了小疮,后来虽然逐渐治愈了,可是,御医自然是不敢大意,特地叮嘱乾隆一定要好好歇息,修养百日方能身体无碍、病根皆除。富察皇后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不放心把尚未痊愈的乾隆交给奴才们侍候,特地从长春宫搬到了皇帝的寝宫外居住,她就是要自己亲自照顾皇帝,直到他完全康复后方能安心。

当皇帝再无病痛,太后自当是安稳无忧了。况且,皇帝有疾,自然是希望陪伴着自己的是他最体己之人,而非仍是成天在身边侍候着的太监与侍仆了。

你说说,这样善解人意又体恤人意的皇后,岂能不得夫家疼爱、万众仰视?

所以,百姓皆知富察皇后凭借着柔顺的性情与高洁的品德照拂着后宫与帝王,故被民间认证为“多情天子”的乾隆对她向来不吝展露恩宠,自始至终对外一致表明自己最爱的、最难忘的女子是富察皇后。

乾隆十一年(1746年)正月,乾隆还因为富察皇后怀有身孕,而打破惯例:乾隆取消了去圆明园山高水长处欢度上元节,破例留在宫内陪伴他的富察皇后。

雍正在位的十一年至十三年的时间里(1733年~1735年),曾赐第四子弘历号“长春居士”,并封他为“和硕宝亲王”。当弘历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后,即为富察皇后在紫禁城赐居长春宫,而圆明园的长春仙馆亦属于富察皇后的。

就算乾隆再多情,他从头到尾都难忘富察氏,屡屡对富察氏表露情义。否则一个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怎么不多雨露均沾,而是大动作地让天下知晓:凡是有我名号之地,有资格入住的,唯独富察氏一人。

乾隆甚至在富察氏37岁过世的时候,一度失了往日的帝王风范:乾隆不仅高规格地消耗巨资来为她举行葬礼,还怒斥皇长子和皇三子在服丧期间不够悲痛,亟欲剥夺两人的皇位继承权。

乾隆在富察氏逝世后所展现的种种失控,样样都揭示了这位帝王对于唯一知己之逝的痛心。

不过,那又是一段段足以让后人啧啧称奇的事迹了……